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通过食指著名诗歌《相信未来》的版本问题,依据史料,结合食指的诗歌创作,重新探讨食指诗歌的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廓清食指是不是"新诗歌第一人"这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诗人食指被誉为中国的“惠特曼”,其所创作的著名诗作《相信未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矢志不渝的热爱和坚定信念,诗歌以“蜘蛛网”,“余烟”,“失望的灰烬”等意象开篇,仿佛叫读者回到那个贫穷而艰难的年代,而“相信未来”就像无言的呐喊,呼唤着人们内心深处永远不屈的信念,“相信未来”是那个迷茫而痛苦的年代的一束光芒,她以一股独特的...  相似文献   

3.
读<相信未来>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在读诗中,体味到了诗人的品质,也看到了一颗颗不灭的诗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37):1-2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情感传达、文化传承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越性。如许多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都与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脉相承或者由古诗词意象发展演变而来。其中,现代诗意象对于古诗词意象的传承与借鉴尤为明显。本论文基于对《相信未来》意象的分析,从探究《相信未来》中的意象在古代和现代的变化入手分析,着重探寻古诗词与现代诗歌意象的意境统一、思想统一以及现代诗歌对于古诗词意象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等,以确保读者能够通过形式、内在等方面的差别对古诗词产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进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诗作,也是当代中国朦胧诗的发轫之作。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固然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但笔者以为更因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品位。下面就着重谈谈这首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诗歌的代表作,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审美意象,有独特的浪漫柔媚风格和对生活的赞叹。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挚爱与追求,抒发其浪漫之情、幽远之情、深沉之情;彰显了文学艺术的美——设计之意、绘画之意和音乐之意。  相似文献   

7.
张耀明的诗集《心草集》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人生旅途上的跋涉者和奋斗者;《心草集》中淌流着的是汩汩的诗情;《心草集》常常给人以哲理的启示。人格、诗情、哲理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张耀明诗歌美学主体框架的三维建构。  相似文献   

8.
案例 在学习<牛郎织女>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他上山放牛,有时心里闷得慌,便随口哼几支小曲"这句话时,一个学生把"闷得慌"的"闷"读成"mēn".另一学生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读"mèn".这下一投石引起千层浪,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应该读"mēn",有的认为应该读"mèn".我正想告诉学生我的想法,但反过来一想,就这样告诉学生答案不是让学生丧失了探究的权利吗?于是,我把绣球抛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郝建生的诗作《诗情人间》穿过岁月的隧道,回顾自己的峥嵘岁月,情感真切,意味悠长;在对祖国名胜古迹的沉吟中立意高远,通过独特的视角中国文化进行富于历史深度的解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其诗作既呈现了中国古诗的传统性,又体现了时代性,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情操。  相似文献   

10.
《相信未来》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那样一个特定岁月里的支撑起一代人心中执著信念的诗。今天当我们带着新时代成长着的高一新生走进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被诗中跳动着的顽强探索、火热激情、不折信念激荡得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理念。个性化阅读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的阅读活动。张鹏举教授认为,个性化阅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独立阅读并思考,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交流”。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请你相信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相似文献   

13.
14.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中……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巨大挑战。它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张扬学生个性。现我就教学实践的体会和感悟,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的做法。一、在说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阐释,不同的读者与同一部作品对话,也有不同的收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不是由教师从课文中提取出来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作为读者去发现与创造的,这种发现与创造谁也不能替代,只能由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来完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并不是要学生按他定的调来"唱  相似文献   

15.
16.
管霞 《教育艺术》2015,(1):62-63,66
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在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漂泊在诗歌的旅途中,用灵魂唱歌;然而,他又是一个精神病院的疯子,在福利院擦了十几年楼道,刷了多年的碗;他就像一只荆棘鸟,用流血的喉咙、嘶哑的声音,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他就是当代诗人食指。今天我们要学  相似文献   

17.
倡导个性化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一个显著体现。这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巨大挑战,它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张扬学生个性。众所周知,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8.
人情诗情悲情--论《红楼梦》的"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和明清情欲美学思潮出发,透视了<红楼梦>的"情"的体现;从人情、诗情、悲情三个方面论证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极致.  相似文献   

19.
20.
林兵 《湖北教育》2004,(7):26-27
确认学生是有着鲜活思想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确认学生因其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的不同,而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必然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这种学生与文本独立对话的个性反映,应该而且必须关注。较之于传统教学,这是与本次课程改革“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课改主旋律相呼应的体现在语文学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