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鹏 《教学与管理》2006,(11):35-35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我认为,能达到心与心交流的课才是好课,即上到孩子心里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呢?  相似文献   

2.
庄云霞 《考试周刊》2012,(24):41-41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孩子步人“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得到一些实惠……  相似文献   

3.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  相似文献   

4.
一、善于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师要是演唱家,要会煽情的语言,来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昂地参与学习;教师要是童话家,要会讲孩子的语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和孩子平等交流;教师要是小品家,要会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活化课堂。我们的课堂上应多一些"我们一起来好吗?""你敢来试一试吗?""你敢和他比吗?""你真了不  相似文献   

5.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一、课要上得质朴实效时下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语文课,孩子的课文还没读上几遍,教师便开讲起来。或教师自己“唱独角戏”,或任由孩子“东拉西扯”,或多媒体“一灌到底”,或师生“才艺展示”……真可谓“热热…  相似文献   

6.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精彩艺术。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激起他们心底的涟漪,激起他们智慧的浪花,唤起他们澎湃的激情,才是高效语文教学课堂,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孩子"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以语文课为"一石",激  相似文献   

7.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小学语文教材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导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之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说得滔滔……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呢?  相似文献   

8.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精彩艺术。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激起他们心底的涟漪,激起他们智慧的浪花,唤起他们澎湃的激情,才是高效语文教学课堂,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孩子“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以语文课为“一石”,激起孩子心中“千层浪”。  相似文献   

9.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小学语文教材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导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之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说得滔滔……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呢?如果仅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相似文献   

10.
刘强 《考试周刊》2013,(41):127-127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呢?本文认为课前教师要备好课,课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杨玉梅 《文教资料》2005,(5):190-191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以爱为前提,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情感的交流,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心灵的对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文定教,以学定教,以生定教。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我们在欣赏中教学;在教学中欣赏,用更多的人文关怀去滋润孩子的心灵。把课上到每个孩子的心里,让他们享受课堂,享受语文,享受学…  相似文献   

12.
<正>做教师就离不开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师的职业支点;进课堂就务必要把课上好,因为课堂的指向是与学生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到底该怎样才能把课上好?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呢?大家都知道,一堂课的好坏并不在于其是否上得中听引人上,洪宗礼先生将"扎实又不乏灵活"当作理想语文课堂的十种境界之一,由  相似文献   

13.
薄祥梅 《时代教育》2009,(10):201-201
做教师的都知道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伤,自信心不可灭,可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情绪一激动就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了,恨不得把一下子就把学生扳得直直的,身上找不到一点缺点才好.孩子是需要去教育的,可也需要我们去关爱.教师们都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常常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常常反省自己,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学生的朋友,让心与心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把课上好。受到学生的欢迎。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这可谓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好课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喜欢,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是教师的立“教”之本。要让学生喜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让历史课堂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与学的目标所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的共同活动,所以它既是教师课前预设的合理展现,又不免会碰到课堂"意外"的发生.能够出现课堂"意外"的课算是好课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有句评课的行话,叫做"过分顺畅和完美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能够难住老师的课才是好课".这话很有道理,它折射出"以学为本""还学于生"的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因为前者是立足教师的教,而后者是偏重学生的学,所以只有有效把握课堂"意外",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点,才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与女儿对话     
不知怎的,我竟然觉得有了与女儿对话的必要。意识到有这样的必要,第一个反应是心里不那么平衡。养孩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吃了多少苦咱就不说它,反正自从有了她,咱就暗地里使劲一天天地盼她长大。谁知女儿才上到高中,就变得这样地难以交流,就变得需要你跟她对话,你说说这心里好不好受?  相似文献   

17.
《宣武教育》2005,(4):46-4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应该是“实惠课”。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画龙与点睛存在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有龙才能点睛,点睛需要画龙,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画龙点睛才能给人以气势,给人以震撼。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都让人为之困惑。或许此举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教师画龙,学生点睛,画龙点睛造就活生生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激起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给学生写评语时,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面对学生,换一种说法,用孩子的语言,朋友的口吻,和蔼可亲地和学生、家长交流呢 ?   一、改换称呼,突出个性。在称呼中,我把冷漠、生硬的“该生”改为“你”,让学生和家长有一种亲切感,无形当中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则好的评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切忌千人一面。同样是调皮的学生,可他们却各有所长。吴凡的评语是:“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你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你也爱亲自动手做一些只有中学生才敢尝试的实验……”陈默的评语是:“你是我们班有名的‘小画家’,你的人物系列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