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它们会热吗》一课中,有一个对比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棉花、毛皮、丝绸等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是否一样。教学时,教师通常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棉花、毛皮、丝绸等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谁强谁弱,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组  相似文献   

2.
张同权 《物理教师》2008,29(2):60-60
对于电荷的电性,中学物理教材中都是这样定义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但是,如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做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实验,玻璃棒却有可能带负电荷,请看下面的实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十八、电磁学实验(五)14.放电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一手拿橡胶棒,一手拿玻璃棒,使它们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观察是否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④左手拿橡胶棒的一端,右手拿玻璃棒的一端,使两棒的另一端慢慢地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听是否有声音发出。  相似文献   

4.
对于《电荷》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摩擦实验做了一遍又一遍,课本上说毛皮摩擦橡胶棒、丝绸摩擦玻璃棒,学生可不仅仅满足于它们之间的摩擦,又拿毛皮去摩擦玻璃棒,丝绸摩擦橡胶棒,结果都带电哪!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在做实验"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由于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很难实现,于是我们改变了具体的实验操作,直接用导体棒把两个  相似文献   

5.
1 精心准备材料 实验课前,老师必须将实验材料逐个测试后分发给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为学生准备了干燥的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材料经过摩擦后,却怎么也吸不起纸屑,导致实验课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这些玻璃棒、橡胶棒使用时间长久,人的汗水、皮脂和灰尘等污物粘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才使棒不带电.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是铸件或锻件在进一步加工前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钢的热处理实验是机械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将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的组织结构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该实验的加热温度高,油冷时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实验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电能、机油、钢材试样等材料。基于以上缘由,开发了基于虚拟技术的钢的热处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7.
《摩擦起电》一课,要求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概括得出结论。然而广大农村,能够开出这一学生分组实验的学校却不多见,原因是做摩擦起电的传统材料(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不但要花钱,而且效果差。遇上阴雨天气,若无法烤晒,则实验效果很差。现在化纤与塑料是随时可以找到的材料,笔者用这些材料进行试验,效果甚佳。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精心准备材料  实验课前,老师必须将实验材料逐个测试后分发给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为学生准备了干燥的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材料经过摩擦后,却怎么也吸不起纸屑,导致实验课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这些玻璃棒、橡胶棒使用时间长久,人的汗水、皮脂和灰尘等污物粘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才使棒不带电。对于需要自制教具的实验,教师要精心选择材料,精心制作教具。教学《声音的传播》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拴…  相似文献   

9.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动手做“摩擦起电”实验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肖素芳(431500)小学自然教材第六册里的"摩擦起电"的第二个实验,按书中设计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近氖管,氖管能发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难成功。我们同行改用毛皮或丝绸会摩擦塑料文具盒、塑料尺或唱片...  相似文献   

11.
以前上《摩擦起电》这一课,总是照本宣科地指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得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的结论,这样的教法似乎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初中生物学“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从材料选择、装置保温、燃烧安全性、经济环保等方面改良教材实验,以期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创新体验。  相似文献   

13.
沥青材料是《道路工程材料》课程重点讲授的内容,受教学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只能进行最精华部分的测试。虚拟实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具有不计成本反复演练等优点。依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发了沥青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沥青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实际沥青实验密切结合,涵盖了沥青最为基本的三大指标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学习沥青性能测试方法,理解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黏弹性能和延展性能,具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1.橡胶棒、有机玻璃棒用久后,因仪器表面老化而使电阻降低,影响起电效果。可用丝绸沾牙膏包在起电棒上,握紧后加速来回拉,去掉老化层后可恢复起电性能。演示时,用塑料薄膜代替丝绸或毛皮摩擦起电棒,起电效果会更好。做静电学实验时,用红外灯边烘烤边  相似文献   

15.
1 摩擦起电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P44图4-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实验,是学习电学观察的第一个演示实验。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毛皮跟橡胶棒摩擦带电,实验很难成功,原因是天气潮湿,丝绸和毛皮不干燥。用烘干设备,对实验器材进行干燥处理的方法,虽然效果显著些,但费事费力。用以下方法演示摩擦起电,效果显著。a.用长约0.8m,宽0.2m的农用薄膜,对拆后与桌面摩擦,薄膜能吸引大量的轻小物体,效果非常显著。b.手掌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摩擦,起电的效果很好,泡沫塑料带负电荷,手掌带正电荷,人要站在绝缘的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6.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是材料类本科生的专业入门课程,同时也是材料设计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遵循材料加工和处理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质、进一步决定材料性能的规律。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内容从实验材料选择、操作简易化、实验现象明显生动等方面进行了逐步优化设计。学生评教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实验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加工处理→结构→性能"规律的理解,而且有些学生能基于实验数据独立地做出材料设计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一个探究性实验。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装置的多种设计和改进,特别是从保温、安全操作方面进行设计。绝对保温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相对简单、易操作的材料开展实验,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尹盛  夏杰祥  许晖 《考试周刊》2012,(54):136-136
微型化实验是现代实验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作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一步法合成MCNT/BiOCl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并以此负载型光催化荆以罗丹明B为模型化合物、氙灯为模拟自然光光源.探索了其光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降解处理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化学、环境化学、无机材料合成、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实验内容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型实验。以钼酸钠和硫脲为原料,硅钨酸、四丁基溴化铵、草酸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光催化剂二硫化钼纳米片。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设计实验将材料合成技术、材料表征、催化性能测试等专业知识贯穿起来,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拓展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分子模拟技术多孔材料反渗透性能研究"的实验教学项目。实验设计包括基础知识回顾、计算模型构建及任务提交、计算结果与讨论和实验内容拓展4部分。介绍了模型设计和模拟方法,分别对不同亲水性孔反渗透膜和不同亲水性表面反渗透膜进行了透水性与脱盐率实验,对渗透机理进行了分析。该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