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省内几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不高,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引起的。高职院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加强情商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一项必要的教学责任,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上有着自身特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在面对社会环境时,能够针对社会复杂的性质对自身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进行调整,使自己在短时间内融入社会环境中,适应社会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鲜明的个性、创造意识及竞争意识。笔者阐述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日益变革的社会,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故高职院校需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静 《华章》2012,(36)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式下,职业教育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发展人才.由于全国高校处在扩招的新发展态势下,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职学生在社会就业大背景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高职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进行初步阐释和研究,作出相应的培养建议,以期对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于葵 《河南教育》2007,(12):68-69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职教育成功与括社会适应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适应能力等,培养高职学生的适应能力应该遵循首要性、日常性、针对性、实效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功能.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有功能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77):141-142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主体人才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高低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弱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好坏。本文从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最后提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方法,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并最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择业动机与心理、身体素质、家庭社会资本、学校品牌与就业支持等9项因素的影响。它们又可分为个体因素、个人环境、外部环境三类。其中,个人因素对就业能力所占总权重最高(55%),个人环境次之(29%),外部环境最低(16%)。藉此可以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社会支持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社会实践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考量了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心理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深入实际,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适应能力培养适应能力指毕业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主要是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和适应企业环境能力。职业学校毕业生跨出校门走上社会时,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表现出不适应。因为原来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处于被监护、被照顾、被教育的地位,对社会的复杂、生活的艰辛不甚了解,一下子要求他们自立、自主、自律、自爱,可能会不适应。如嫌生活环境恶劣,怪工作制度苛刻,恨人际关系无情等。另外,他们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在谋职、就业方面还存在幻想,缺乏自谋职业意识和谋职能力。毕业生初到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铸  梁光第 《文教资料》2011,(18):230-232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是高职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明确办学目标、营造教育氛围和人文教育素质环境三方面就职业院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面临社会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改变环境的能力。转型期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教育;促进人性健全教育;强化自信自立教育;创新社会实践教育;培育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适应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职业心理适应动向及变化,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的就业和市场导向性,对培养职业技能过硬,职业心理适应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高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职学生产生职业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在于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存在障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养成环境,深化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多方位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和适宜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敏 《成人教育》2012,(4):34-36
重视和加强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对于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通过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现状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利用长株潭区域优势为高职创业教育搭建平台;优化高职创业教育外部环境;打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软技能作为反映个人能力特质的技能系统,是高职学生就业与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高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自信力不足、理解沟通和管理类能力缺乏等软技能问题,是引发高职学生离职和发展受阻的深层原因。切实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软技能,要求学校营造环境、创设条件,学生则积极参与、努力改变,从天赋层、修炼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采取有效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否符合现代企业优秀文化对人才的价值取向要求,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加强企业优秀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更有利于他们了解现代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 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外实训基地是建设在高职院校外部,依托与高职院校有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和社会资源进行建设,主要承担学生生产性实习和岗位见习任务,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的公司、企业,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生产型与实战训练平台,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既"银领",现有的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职业实用性的锻炼和帮助,提高学生职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从运动处方模式的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给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小娟 《教师》2020,(11):91-92
作为特殊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是培智学校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由于培智学生和普通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培智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培养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从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职业技能三个角度来思考培养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