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君子以致命遂志",不同学派所看重的"志"不同,相应的如何"遂志"也是不同。从《论语》一书中谈及何谓"遂志"与何为"遂志"。在《论语》中,"遂志"中的"志"指"志于道",而"道"的核心是"仁",也就是说"遂"的"志"是"仁"。那何为"遂志"呢?其一,认为"孝"是"为仁"的根本;其二,将"忠"和"恕"视为"成为仁"的功夫和方法;其三,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四,认为"勇"是统摄于"仁";其五,将"仁"落实到具体的现实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2.
《史记.秦本纪第五》中"新城"条,正文和张守节引《括地志》对之的注释均有误。考证先从与"新城"相关的"榆次"和"狼孟"开始,确定其在今山西境内;接着从《史记》和先秦的文献以及注释记载,指出新城无小平城别名之说,小平城始建于北魏;最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大胆推断。  相似文献   

3.
两晋之际虽说没有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但由北而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连锁反应式的各族人民起义,实际上波及全国。张昌在荆楚地区的起义,以其巨大的号召力,广泛的影响,彪炳史册,如《晋书·五行志》所谓“百姓从之如归”,《抱朴子外篇·自叙》所谓“六州之地,柯振叶靡”一类的记载,文献中举不胜举。张昌本是义阳蛮人,平氏县吏。他的起义,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广泛的影响,除了一般的原因即西晋王朝对荆楚各族百姓残酷的压迫剥削,强征“壬午兵”去镇压巴(?)李氏起义外,还与他本人无意有意地因袭了并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以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从第一篇《原道》到第五篇《辨骚》都是讲"文之枢纽"。刘勰"辨骚"之辨应有三方面的意思:其一刘勰以班固对《骚》的非议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故"辨"有辨别,辩解的意思。其二"辨"又有"分"的意思,是分《骚》与《风》、《雅》等经典的异同。其三辨即变,也就是《序志》里说的"变乎骚"。  相似文献   

5.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技术,丰富详赡,具发展之能,二者均为一代文化之大成。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与郭沫若曾先后就认为系“先汉纪录”的一条史料,研究过司马迁的生平。这条史料出自唐人司马贞《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所引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其文称: 太史公,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二位学者分别在其著作《太史公行年考》和《<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中,都认为这条“先汉纪录”所说的“三年”,当为汉武帝元封三年,当时司马迁始任太史令,这条史料是指司马迁而言,文中的“司马”下所夺者应是“迁”字。  相似文献   

7.
轩辕谷简论     
轩辕谷,又名三皇沟,为轩辕黄帝诞生之地;儿时,祖父就这样讲。及长,阅《清水县志.人物志》(康熙版),证实老人所述并非虚言。《水经》云:黄帝“生于上邦轩辕谷,今城东南七十里有谷与溪焉。”《秦州直隶新志》亦有载。当今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谓: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清水。”清水,古称上土■。余少年时,见城中央建有钟鼓楼,形同当今西安钟楼,上书“右上■”三个苍劲雄朴之大字,如今犹记忆颇深。《清水县志.舆地志》日;“清水为古成纪之一隅,夏商属雍州,周代沦于西戎,秦始祖开辟之。秦皇废封建,变郡…  相似文献   

8.
《定势》篇是《文心雕龙》中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篇,而前人对"势"的解释往往具有片面性,直接影响了对整篇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实际上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势"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势"的含义具有多重性,系统的解释,应包含"自然之势"、"文体之势"、"作家之势"、"作品之势"等;"势"在全书的重要性,应加以全面深刻地剖析。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中华书局 1982年版 )卷九《魏书·曹真传》载 :“诸葛亮围祁山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眉阝 ,遣张合阝击亮将马谡 ,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 ,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 :‘大将军自来 ,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安定民杨条是以“自缚”的方式向魏大将曹真投降的 ,那么 ,“自缚”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 ,“自缚”就是“面缚” ,这由本证法可以说明。《三国志》卷 2 8《魏书·王凌传》载 :“(嘉平 )三年春 ,吴贼塞涂水。凌欲因此发 ,大严诸军 ,表求讨贼 ;诏报不听。凌阴谋滋甚 ,遣将军…  相似文献   

10.
《千唐志斋藏志》存唐志之纪年未详者10方,考得年代可确知及约知者凡五,计;《孙公亡妻李氏墓志》为大中九年;《郑鲁墓志》为元和十五年或长庆元年;《元衮夫人张氏墓志》约为元和中后期;《苗含液墓志》约为天宝间;《杨公……志铭》残志为贞元二十年。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为通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了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社会转变期的尖锐对立.但事实上,它们是互动、辨证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甄别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内涵、关系,剖析它们的现状与走向,以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同样如此.无论通俗与精英,都应在时代急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析儒家文化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章对民族性格、价值标准、伦理观念、教育观念进行浅析,以改善体育运动健康发展之文化背景,促进体育运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以解释学的理路,对理学崛起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具体考察,依次分析了古文运动、经学复苏与理学奠基三个阶段思想先驱的致思趋向,从而认为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就是理学的问题意识,也是推动理学发展、演变乃至分化的基本坐标.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一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把握理学并借以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生命道德中“真善美”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得到了完善性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的生命道德精神赋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追寻生命真善美的意义。生命本能的自然体现与自我超越、生命权利与生命价值的伦理维护和生命力量的丰盈与美的展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了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求索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唐代夹城建置,至玄宗时期大盛,通过禁中宫门与复道互相联络,三宫防卫与政治构成管理的整体。夹城于武后时期已在上阳宫启用,玄宗经历重重复杂政治而得位,宫廷护卫的安全意识更为强烈。夹城除方便君主游幸与潜逃之外,且有监察诸王的功能,宦官作为帝王耳目,在夹城内外的活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16.
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性别、长期参加不同项目锻炼老年人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肺通气功能进行测试对比.研究结果: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锻炼对降低SP的作用大于DP,男子SP下降的幅度大于女子,而女子DP下降的幅度大于男子.男子长跑组的HR是最低的,男女舞蹈组的SP最低.各锻炼组肺通气功能排列的顺序为:舞蹈组、长跑组、太极拳组.体育锻炼对老年女子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不如男子大.研究表明,老年人健身锻炼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健身项目的选择和运动量特别是运动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的功能是转运氧,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运动训练会造成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是影响红细胞功能和破坏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进行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运动引起大鼠红细胞中刺状细胞显著增多,异常率显著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是引起运动大鼠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过7周中药干预同样运动大鼠的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刺状细胞数显著降低,表明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运动大鼠红细胞形态以及功能,对减少运动造成的红细胞破坏、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坚持党的性质,就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牢牢把握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从而增强党的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和江泽民关于党的生命的两个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两大命题是密切联系和一脉相承的科学结论。研究和落实党的生命观对党的生存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元散曲的时代旋律与元代文人的生命感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存元散曲中写得最多的题材可分为四类怀古、叹世、隐逸和情爱.这四大主题形成元散曲的时代旋律.元代文人在思考现实时习惯于以历史为参照物,以古探今,寻求生存的最佳方式.他们对历史人物屈原、陶渊明、韩信、伯夷等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元散曲叹世之作普遍流露出一种仕途险恶的意识,表现出对功名富贵的否定.在对现实和历史的观照中,元代文人认为人生最高的生存境界是“适意”,倘佯山水,留连诗酒,沉醉情爱是“适意”的最好方式.这使得元散曲中隐逸和情爱之作最耀人眼目.可以看出,怀古、叹世、隐逸、情爱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