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名人文化——七贤文化资源的物质实体元素和非物质实体元素的基础上,寻绎开发七贤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七贤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应该是以非物质实体元素为基础,进行以特色为主的品牌开发;在优化外在物质条件和融入整体旅游环境的配合下,开发多样性的旅游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流,以往所作的研究有许多错失处,对之重新作一番新视维的彻照和阐析,加深对魏晋人物精神内涵的理解。《世说新语》中的“七贤”与“八达”既有深情的“殉美”者,又有伪情的“秀丑”者。  相似文献   

3.
熊禾是宋代建阳"七贤"之一,宋末元初著名的闽学传人。常用的几种诗(词)文总集、工具书记载其出生年份及享年多有分歧。据其《本传》及郭沧边《跋退斋熊先生乡贡程文草册》可知,熊禾生于1247年,卒于1312年,寿六十六。  相似文献   

4.
竹林七贤得名的缘由、过程,竹林七贤的性质和领袖等基本问题都是应重新探讨的问题。竹林"七贤"的由来不是《论语》"作者七人",而是汉末"七贤";竹林七贤的得名经历了从竹林之游、竹林名士到竹林七贤的历史过程;竹林七贤是在阴谋集团篡国夺权形势下知识分子避世隐居的集团,七贤的中心是嵇、阮、山三人,而领袖是嵇康。  相似文献   

5.
关于秦汉时期的乡亭制度,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历史研究》一九五四年第二期发表了王毓铨先生的《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系统说》,对乡亭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先生根据大量历史资料,从设亭目的、建亭背景、户籍制度、书刺(名帖)格式等方面,论证了汉代的“亭”与“乡”是属于不同性质、不同系统的政治机构。一九五五年三月三十一日,王先生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汉代“亭”的性质和它  相似文献   

6.
熊禾是宋代建阳"七贤"之一,宋末元初著名的闽学传人。常用的几种诗(词)文总集、工具书记载其出生年份及享年多有分歧。据其《本传》及郭沧边《跋退斋熊先生乡贡程文草册》可知,熊禾生于1247年,卒于1312年,寿六十六。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不能够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表扬,减少了学生心理上成功和自信的体验。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供给学生全方位的立体评价,从小学生的心理入手,深入观察他们的做事动机,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再利用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与激励。基于此,七贤小学设计出"七星少年"的评价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次我如期去乡小送教,课前我精心设计并准备好课件,可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引发我思考的事件。上课伊始我便问同学,"在动物王国里,有没有你认识的朋友?你认识谁?"同学们纷纷参与汇报。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想说说他的朋友。这时,有的同学就说他很喜欢青蛙。我便顺势地问:"同学们,青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我们应如何做?"同学们都踊跃地伸出手,抢着要说。这时我叫起了坐在后排的调皮小男孩,他站起便说:"青蛙不好,因为青蛙  相似文献   

9.
"中国性"是华人学者热衷探讨的一个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也产生许多争议。中华文明源流的争辩、"文化中国说"、后现代理论的解构这三种针对"中国性"的不同论述,说明了人们对现代中国与其传统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今,教育改革百花齐放,对教育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追求,会用不同的方法,最终培养出不同的人才。近年来,我们从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出发,努力建构"成长教育",探究"教育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1.
会计职能主要观点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者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最具权威性的表述为核算、监督,但也有从"一职能说"到"十职能说"等各种不同的提法.笔者从介绍和评述会计职能的核算监督论入手,着重探讨了我国会计监督职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会计职能的一般观点做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术界所倡导的“乡镇撤销说”、“乡镇自治说”、“乡政自治说”、“乡派说”等均为乡镇政府的改革提供了不同的理论依据。综合学术界的各种学说,文章提出了“新乡派说”,即对乡镇党委及政府作全面彻底的改革,将乡镇政府改设为县级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这一学说融入柔性建制的理念。但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规模和建制,更适合中国国情,也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13.
"说"作为文体的一种,最早是在六朝被陆机、刘勰等人认识与命名的。后世的说体论继承的往往只是六朝立说为文之一体的结论,却很少有人关注此体的提出者。对作为这一文体概括基础的先秦"说"态文本认识上存在偏差。这些偏差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对其存在形态上的认识含混不清;二是对其文本形态完整性认识的缺失;三是对其文体属于记言还是记事分类的忽略。导致既立说体,又与"论"体区别甚微,难以自立;同时也掩盖了先秦时期说体文包括叙述功能在内的真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好课没有固定标准。对不同的课(如比赛课、常态课、公开课等)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人说,好课是能让学生感兴趣、喜欢,能触动学生思维灵感,让学生有所思的课;有人说,好课就是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一气呵成的课;有人说,好课可以不是完美的课,但一定是有特色的课。可见,对好课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观阅了众多的评优课和研讨课,结合自己开课、磨课的经历后,笔者对什么是好课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认为  相似文献   

15.
"经传""经说""经解"三种解经文体均宗经而出,是先秦最为重要的三大解经文体。但是目前学界对三种先秦解经文体并没有足够重视,对于三种解经文体的差异也没有清晰认识,常出现"经说""经解""经传"文体名称混用、误用的现象。文章从文字学和文体学两个角度论述"经说""经解"与"经传"三种解经文体在阐释目的与文体特点上的不同,以此区分三种不同的解经文体。  相似文献   

16.
"言志"说与"摹仿"说出自中、西方不同的诗学话语体系,在美学内涵和价值追求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某些本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都很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其终极价值关怀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为人生而艺术"的.  相似文献   

17.
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儒家对身体的建构与改造,"身体"的审美主要呈现出伦理性特点,这种对身体的片面性认识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感性诉求。东汉中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高潮是魏正始年间"竹林七贤"的出现。他们重新发掘了身体的感性之美,从而以此来解除伦理理性对身体的压迫;同时,他们也承认理性的话语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审美中也包含理性的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从现实层面看,身体表达了对文化规训、政治威权的反抗;从文化层面看,七贤以"身体"为手段激烈地讽刺了当时虚伪的伦理道德,高扬了真善美的追求;从哲学层面看,身体表现出精神在形而下层面上的升华。由此,竹林七贤恢复了身体作为感性和理性结合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有趣老师,搞怪同学……赶快为他们"拍照",让大家从这里的"共享空间"认识他们。小档案姓名:俞玉琴出生年月: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这生日可是我们全家上下最大的了)身高:158cm(据她本人说年轻时比这高一些)体重:不详(据她本人说年轻时很苗条)昵称:"太皇太后"(这点,大概她本人有所不知)爱好:烹饪(退休前不会做饭),看京剧,晨练职业:原姜堰乡横埭小学校长,曾做过老妈的数学老师  相似文献   

19.
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认识分数"内容分三、五两个学段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教学"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来初步认识分数,为以后扩展到"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和抽象的分数概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说数学"的含义"说数学"属于口头交流活动,是指个体用口头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具体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情感、体会等数学学习活动.它包括"说知识"、"说过程"、"说异见"和"说体会",分别指口头表达具体的数学知识,个体解决某数学问题的过程,口头表达个体对数学问题的结果的不同看法,个体探究某数学问题后的情感体会.通过"说数学"活动,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