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建设的思政课互动式学习型网络课程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本文着重从“交互式”、“学习型”这两个最基本特点入手,对思政课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指标、架构设计、应用方法以及设计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对策,探索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思政课是对学生予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主要方式,近年来互联网已经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并且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面对新形势,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将网络有效的利用起来,为思政课的教学服务是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纲要》课网站建设与利用为例,从高校思政课网络平台资源的学生共享对策出发,着重分析了高校思政课网络平台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内在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融入资源缺乏整合、融入过程缺乏保障、融入方法缺乏创新、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等问题影响着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打造优质教学基地”“加强协同联动,提供系统支持保障”“创新融入形式,提升教师融入能力”“依托网络平台,推动网络教学赋能”等措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学校思政课堂而言,“大思政课”之“大”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内容、对象和方式等方面,及其与社会生活实现有机结合。在教学主体实现上从单一的思政课教师转向多元主体和多部门协同育人;在教学内容上,在统一的教学体系中融入本土特色的思政教学资源;在教学和传播对象上,促进思政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从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公众;在教学传播方式上,实现从线下课堂教学为主转向结合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授课。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思政课面临的现实困境也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在信息时代,运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高校思政课SP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性发展,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思政课“金课”内涵及标准基础上,借助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授课平台选用、翻转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反馈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打造一堂思政课在线“金课”。  相似文献   

7.
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建设的思政课网络平台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型、教学资源共享型、网络课程型三类。从教学效果角度看,资源展示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的网络课程应是思政课网络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大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工程教育课程为例,设计了交互式网络平台。并详细介绍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交互式网络平台之间优势互补的实现过程。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即通过网络实现全方位的师生交流,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范式创新。“大思政课”的出场既遵循了课程发展规律、回应了思政课的现实挑战,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最新动力。相比传统思政课、“课程思政”和“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在育人理念上的视野格局更加宏大,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利于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要通过善用“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和思政全课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使“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初中思政课授课资源的需要,是促进初中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思政课之间的相互包容性、初中生自身个性特点、初中思政课课程特点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初中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以及新媒体信息交流平台的"新型课堂"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提供了高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建设思政“新课堂”应聚焦两个关键要素:思政课与思政教师。“新课堂”之所以“新”就在于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去呈现,思政课与思政教师联动共进才能实现课堂的真正创新。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从“学思践悟”四个维度,通过思政课与思政教师联动,提升思政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的敏感力、示范力、施教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传统课堂教学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实践,总结了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三个层次及其特点,并从“功能供给与课堂交互”的视角出发,依据交互白板应用的三个层次.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教学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生物化学课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生物化学4a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井阐述了利用该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视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受到挑战。思政课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增强对新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教学方式,搭建网络平台,拓宽思政教育领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注意力经济背景下,各网络平台和商家借助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博取受众的"眼球".热衷于网络生活的大学生,更是他们重点"围猎"的对象.在此背景下,要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提高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需要高校紧贴时代发展,在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上下功夫;紧抓根本任务,在用足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上下功夫;紧贴大学生实际,在不断...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要素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具有较强相似性,前者可被创造性应用于后者,开发“谈话节目式思政课”。我们可利用电视谈话节目“光环”效应,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融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多级信息流模式转变传统思政课堂的单一信息流模式,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实效性;通过运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形式,拓展思政课知识广度与思考深度,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供实践路径。应用策略包括教师对自我能力的审视及提高,对课程进行整合策划、主题策划,选择与邀请嘉宾、设计谈话路径及用语等,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因交互式微课具有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提供更大自由选择空间等特点,为因材施教、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本文在阐述精准教学含义与交互式微课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交互式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具体做法,期望对交互式微课设计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育人目标出发,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坚持多措并举、发挥思政课关键作用,立足课程建设、构设思政课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提升融入时效性,重在知行合一、优化融合路径。由此,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将促进社会和谐谱写成时代的最强音.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中,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怎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环节作为“思政课”课程的中心环节,在新时期有机遇更具有挑战.本文将从增强课堂“互动”环节入手,着眼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要在“大”上下功夫,以“大时代”“大文章”“大先生”“大情怀”来引导学生,助推学生发展,切实担当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在“大”上下功夫,目的还是在“善用”,如果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大思政课的“善用”,就在于注重“以学习为本”“学习者为本”和“学习者公民”的育人工作,以“善用”助推未来学习型大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