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院长曹禺说过:“他在北京人艺尽心致力于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创造,奠定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他创造了赋有诗情画意、洋溢着中国民族情调的话剧。他是北京人艺风格的探索者,也是创始者。”他是谁?焦菊隐先生。 焦先生生前是北京人艺的第一副院长,也是总导演。 焦先生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既是中国戏曲家,又是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还是话剧的导演。在话剧导演当中,他是一位大家。当年,有这样  相似文献   

2.
余锎 《新闻天地》2009,(12):45-46
英若诚一生近于传奇。他蹲过3年大牢,做过3年的文化部副部长。他是北京人艺黄金时代的台柱之一,也是翻译阿瑟·米勒等人戏剧作品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3.
赵兴红 《现代传播》2003,(6):102-103
近期在北京戏剧舞台上 ,两台大型话剧《赵氏孤儿》前后登台亮相 ,其导演分别是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林兆华和国家话剧新锐田沁鑫。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同时关注同一题材 ,同时推出同名话剧 ,使《赵氏孤儿》一时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目前 ,还有一部 30集的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准备开拍 ,《赵氏孤儿》悄然火热起来 ,成为一种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 2 0 0 3年 11月 13日 ,北京广播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杨燕教授组织下 ,举办了研究生论坛。六七十位师生就“《赵氏孤儿》现象”展开了热烈讨论 ,戏剧戏曲学导师路应昆、姚小鸥、刘…  相似文献   

4.
《北京档案》2012,(6):60
正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首任院长为戏剧大师曹禺。1953年,国家拨款建"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坚持现实主义和民族特色,创作演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并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的先河,1980年起话剧《茶馆》先后出访了多个国家获得巨大成功。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人艺还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为中国的话剧艺术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说说赵起扬     
提起赵起扬来,读者可能不大知道。然而,他却是北京人艺不可多得的一位好领导。 曹禺曾经说过:“在北京人艺的发展史里,必须提起两个应该长久被我们记住的名字——焦菊隐和赵起扬。前者是北京人艺的总导演,后者是北京人艺的组织者和创办者之一。” 1954年的秋天,曹禺写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新作《明朗的天》。北京人艺决定作为重点剧目排练,并由焦菊隐先生导演。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初,我编辑过《布莱希特戏剧选》和《迪伦马特喜剧选》,前者重印过一次,后者却没有,几次征订,印数寥寥,尽管北京人艺演出了《老妇还乡》,《物理学家》、《天使来到巴比伦》等也先后搬上国内舞台,不知是爱看戏的人不爱读剧本呢还是各地新华书店只认一个莎士比亚并认为剧本都是滞销书呢。两位译者是我的同窗,尤其是叶廷芳,一有机会就抱怨人民文学出版社不重印这本书,而我也无可奈何。不久前,几位朋友在孙绳武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家聚谈。谈到戏剧,谈到戏剧文学出版的不景气。孙老对现在的一代青年不爱读戏剧文学感到不解。  相似文献   

7.
正一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剧协与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协商,每两年两国各派一戏剧家代表团互访。第二次派团是在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团长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团员有曹禺夫人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吕复,戏曲作家顾铴东,话剧演员兼翻译于黛琴,我也忝列骥尾。此外,日方还特邀北京人艺两位老演员朱琳和蓝天野,以及《马兰花》  相似文献   

8.
9月24日,原北京人艺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苏民先生及夫人和北京人艺摄制组一行八人,在县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领导陪同下,来到溧水县档案馆查阅宗谱档案,搜集《著名艺术家——苏民先生》人物专题片素材。苏民先生原名濮思洵,祖籍江苏溧水柘塘镇,自幼随父迁居北京,一生从事话剧、电影事业,在北京人艺期间,主演过《茶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话剧舞台受到文化市场各种浪潮的冲击,或不景气,或跌入低谷,而北京人艺却依然故我,新戏不断,好戏连台,观众爆满,不少话剧剧目的演出都超过百场,声誉传扬国内外,成为话剧舞台上的一颗长青树,中国话剧的骄傲。其中奥妙何在?笔者近日对现任北京人艺的第一副院长刘锦云进行了一次专访。 北京人艺的魂 在周恩来总理、彭真等中央领导和北京市委的关怀下,于1952年成  相似文献   

10.
六十岁的北京人艺为中国话剧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演员与观众。如今,一甲子之后它必须直面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好导演好演员需要持续的现实86岁的黄宗洛走了,北京人艺又失去了一位老演员。而此时,人艺六十周年庆才刚结束不久。"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凭借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上看到一台中秋诗歌朗诵晚会,诵诗者都是一些头顶“著名艺术家”头衔的人物,朗诵涉及到的也是古今以“月”为主题的名篇,我便把频道锁定了。 唉!这些“著名艺术家”呀!你让我说他们什么好呢?当我看到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苏民在朗诵一首吟月的古诗时,我瞬间想到的还是一个人都不愿再提的老问题:关于演员的文化素质——而这个问题是过去“老一辈艺术家”们经常数落年轻演员时爱谈的话题。北京人艺是类似于“国家话剧院”的地方吧?苏民也算北京人艺中的著名演员吧?但我所看到的那个他不具备把一首完整的诗前后读顺的能  相似文献   

12.
“我不认为创作是北京人艺第一位的任务,继承才是。其实人艺的辉煌在于你能不能把剧目和它承载的传统、风格、精神继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北京人艺迎来建院40周年院庆,人艺经典名剧《茶馆》的演出将庆典活动推向高潮。当于是之、英若诚、童超、朱琳、蓝大野等一大批老艺术家在热烈的掌声中一次次谢幕,向观众做舞台生涯的告别时,一阵阵忧虑的情丝不禁涌向许多人的心头:由于年龄的原因,几十位艺术家退出人艺舞台后,人艺还会再现辉煌吗? 在那近乎悲壮的大幕落下10年以后,北京人艺迎来建院5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装饰一新的首都剧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元旦,北京人艺上演了郭沫若先生的名剧《虎符》。 为了庆贺演出的成功,剧院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除了戏组的全体演职员参加以外,还特别邀请了剧作者郭沫若和老舍先生。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大家坐着大轿车兴致极高地来到房山县的周口店,参观北京猿人遗址。 在参观的过程中,朱琳、于是之、戴涯和王望等主要演员——当时还都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有的簇拥在郭老身旁,学习历史知识;有的簇拥在曹头儿(剧院的人都这样亲切地称呼自己的院长曹禺)的身旁,交谈戏剧创作;也有的簇拥在老舍的身旁,与之谈天说地。 在不知不觉当中到了中午,我们来到山下的一间小礼堂共进午餐。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赤子之心掏出家底捧出大戏的北京人艺来说,《窝头会馆》的台词、节奏等等,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推敲打磨,而明显不足的演员后备,更是其成为经典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相似文献   

16.
作为今年大型系列活动《永远的莎士比亚》的重点参演剧目,由北京人艺和日本四季剧团联合打造,浅利庆太执导。人艺当家小生王斑领衔主演的版本《哈姆雷特》将在国庆首先亮相首都剧场,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别样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7.
读书感言     
我先交待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本人上学不多,只有小学的文化程度。我的知识积累主要是在18岁来到北京人艺以后,通过自学取得的。提到读书的“指导老师”,就不能不说说剧作家曹禺和演员于是之。  相似文献   

18.
过士行中国戏剧“凶猛”的旁观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与100多名女性有过性关系的单身汉女人日起故事与一位擅自闯进单身汉公寓的神秘两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10月11编剧过士行带着名为《备忘录》的踏入北京人艺小剧场。  相似文献   

19.
人艺2008年原创开年大戏《莲花》将于春节期间亮相,该剧是编剧邹静之继《我爱桃花》后再度与北京人艺合作,导演还是任鸣和徐昂。邹静之用京味语言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一对古玩夫妇的悲喜人生。该剧展示  相似文献   

20.
演出     
中日联手打造《哈姆雷特》 作为今年大型系列活动《永远的莎士比亚》的重点参演剧目,由北京人艺和日本四季剧团联合打造.浅利庆太执导。人艺当家小生王斑领衔主演的版本《哈姆雷特》将在国庆首先亮相首都剧场.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别样“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