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雯琪 《新闻窗》2011,(3):64-65
2011年春节期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行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广大博友中迅速传开。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建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搅动着网络社会,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行动。网友、明星、公安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种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不遗余力地  相似文献   

3.
经历     
一个人一生中有许多经历,有的平平淡淡,有的撼天动地,有的过后即忘,有的永久记忆。 有人问我,做“焦点”记者这么些年中,哪些经历记得最深?我说,关于孩子——被劫持的孩子,被拐卖的孩子,被解救的孩子。 这是实话。 这几年,我采制的“焦点”节目将近两百期,涉及面很广,经历的事情应当说很多。但说起来,还是解救被拐卖的孩子及解救被歹徒劫持的孩子的节目最令我刻骨铭心。因为,那每一次都让人经受一次感情的“炼狱”……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上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旨在以微博为平台借助网友的力量,帮助很多丢失孩子的父母找回被拐的儿童。据于教授介绍,事情源于1月17日,一位福建泉州的母亲写信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够帮助其寻找被拐走的儿子杨伟鑫。  相似文献   

5.
傅洋 《传媒》2011,(7):64-65
"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事件"、"网络打拐解救儿童"……不数不知道,近一年内很多热门新闻事件最先是由微博爆出的。面对微博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有人表示,传统媒体已经大限将至。其实,早在互联网、博客风头正劲之时,也有人提出这种论断,而事实却证明不同传播媒介其实并不相悖,只是运用不同传播方式吸引不同的受众。同样,微博对于纸媒来说并不是"狼"来了。应用微博寻找发现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1月25日,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在新浪微博呼吁"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得到了网友热烈回应.一些被拐卖儿童已经被顺利解救. 我们首先关注一下在这起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媒体--微博.在去年著名的浙江"钱云会案"中出现的公民观察团,以微博小试牛刀,公民观察团赴现场考察,充分发挥了公民的监督作用,是媒体促使公民参与的一个范例.而此次的"微博打拐",也是社会力量借助微博,与传统媒体一起救助乞讨儿童的公民行动.  相似文献   

7.
陈镜荣 《大观周刊》2012,(45):155-155
基于2011年初“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活动,因为初步建立起的“微博打拐”微博平台已在逐渐失去其吸引力,本片文章主要分析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的原因和意义,并提出6条改善现状的措施,从而力争将此项公益事业推向第二个高潮。  相似文献   

8.
林腾 《新闻实践》2014,(5):34-35
许多人会留言给我说:纸媒君,纸媒到底该怎么解救啊?面对这种问题,我只会回答:不要死磕那张纸。这并不是在敷衍粉丝。我非常推崇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技术"的观点,当下的纸媒正处于技术滞后、媒介形态趋于淘汰的变革时代,纸媒唯有在固有品牌的基础上延伸其他行业的业务,方是解救之正道。无论对于媒体还是媒体人来说,死磕这张纸只会走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档案》2009,(5):64-64
江西省民政厅、公安厅等五个部门,就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以及流浪未成年人的解救保护出台了相关规定。对于街头流浪乞讨和被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一律要进行采血.经DNA检验后,将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同时将其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地》2011,(8):11-12
当联合国开始在新浪微博含蓄地向中国催款,当美国驻华新大使来华前先对中国的微博产生兴趣,我们有必要在2011年刚刚过半的时候,回头看看这些日子微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人好事微博打拐这恐怕是微博在2011年的第一声呐喊,也是迄今最有力的微博行动之一。从春节前开始.著名学者于建嵘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倡议网友拍城市街头的年轻乞讨者.解救其中的被拐儿童。  相似文献   

11.
王璇  曹坤 《新闻前哨》2011,(7):28-31
一场"微博打拐"行动掀起了中国新一轮的舆论浪潮,"微博"俨然成为时下新媒体中最时尚的热门标签。在这次来势汹涌的公共事件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协作创造了一次网络公民行动。本文从"微博打拐"行动说开来,试分析微博传播过程的特点,并与都市报这一传统纸质媒体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传播模式的不同。异质昭示着融合的应然与必然,笔者重点探析都市报与微博媒介融合的意义,并从"线上合作"与"线下合作"两个维度提供媒介融合的策略,以期对都市报与微博的媒体经营模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韩峰  高红超 《新闻世界》2012,(4):102-103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微博赋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拓展了公众话语空间。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通过对"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进行案例研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微博这种新媒体对网络公共领域构建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微博写作:迈向人性与正义——对"微博打拐"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成为了一起全民关注的公共事件.事件起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经社会名人和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各方媒体的跟进与关注.不仅有大量民众参与街拍,还有多个慈善基金会参与进来,以求建立数据库和培训志愿者,各地警方也接连出警调查核实,公安部以及许多地方公安机关都明确表态支持这样的民间行动,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还表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此提案.各种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小视的力量,微博促成政府与民间行为的合力,共同推进"打拐"行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每年两会,中央媒体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报道。为了突出民生色彩,2010年3月3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新闻60分》中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板块,策划者首创性地使用了"网络播报员"这一全新名词,让"网络播报员胡蝶"直接走进主流新闻节目,传达来自网友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刘荔 《新闻世界》2011,(8):120-121
作为网络传播最新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形式,微博通过发现与分享这两个基本的传播态势,以其自身开放的交流平台、多元化的思想观点和推动公民社会建立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推动了公共事件的发展。本文以"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这一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对公共事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盛行,国内不少官员尝试"网络问政",地方政府和部门对网络信息的回应方式也屡次受到关注。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建立了一个名为"网络舆情处置联席会议会商"的制度,每日举行例会,对网络舆情进行"直接议决,直接交办,直接督  相似文献   

17.
李伟 《新闻天地》2011,(4):27-29
迄今为止,仙桃体操学校培养出了4名体操世界冠军。这座小城也因此赢得了"体操之乡"的称号。很多孩子从4岁开始,就在这里接受专业的体操训练。在"举国体制"的末端,体校、孩子、家长与城市构成了"体操效应"的传导链。  相似文献   

18.
网易发来很有创意的2011十大儿童权利事件备选资料,我的遴选结果是: 1.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为解救被拐儿童建微博:“如果您走在路边,看到有乞讨的儿童,请您拿出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微博,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许他们就是被拐儿童,或许他们的父母正在天涯海角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透支上大学,无奈的选择 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很多长年从事高考招生工作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象:越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越大,人数也越多。而陕西省合阳县的现象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胡琍 《新闻通讯》2011,(2):14-16
2010年8月23日发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劫持人质事件,最终以悲剧收场。此事件中媒体行为备受争议,不少人士认为媒体应对此事件负一定责任,菲律宾政府方面更是指责媒体报道是直接导致解救失利的重要原因。突发事件中的媒体报道,尤其是电视媒体现场直播的"破坏作用"被激烈讨论,再一次掀起社会各界对媒体职责与道德的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