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琼 《东南传播》2010,(7):11-12
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混为一谈,这种情形直接影响到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本文在分别考察上述两概念的基础上,再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中国的"媒介公信力"与"媒介可信度"概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前者比后者指涉范围更广,且通常采用定量方法加以测量,而后者则同时采用思辨和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温军超 《今传媒》2013,(2):147-149
老子文化的海外传播迄今已经历了两个时期:"西渐"和"西送"。在第一时期的前两个阶段主要由西方人承担传主角色,带有不同程度的西方宗教、文化中心色彩,在第三个阶段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增强,老子文化逐渐进入了"西送"时期。参照孔子文化西传中出现的问题,借鉴拉斯韦尔的传播五要素理论,再加上老子文化自身的优势和对传播思想的阐释,建构与时俱进的系统化老子文化"西送"模式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方法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国内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富二代"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被赋予众多含义,媒体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公众"仇富"心态,接二连三地披露"富二代"问题,用倾向性和定义性的修辞,着重刻画少数"富二代"身上存在的劣迹,给"富二代"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上贴上了一张负面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与导向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与解决,而媒体报道受其新闻观念影响至深。从"灾难新闻"到"危机报道",中国媒体报道观念及媒体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康秋洁 《现代传播》2016,(4):158-160
在既往的研究中,对"中国形象"的所有探讨和研究,都在本质上归结为"他"对于"我"的看法(认知和评价)。对于"他国认知的中国形象"的关照,起始于自我认知而又回归至自我认知。正如雷默在《淡色中国》中所阐释,"中国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大相径庭"①。问题在于,与他者认知的中国形象形成对照,  相似文献   

6.
韦倩茹  李阳 《大观周刊》2012,(45):223-225
天然气是21世界非常有潜力的清洁能源,然而在我国天然气定价模式与日益壮大的天然气市场不相称。鉴于我国目前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天然气现状以及定价模式的分析,结合北京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总结了北京天然气定价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丽  李本乾 《东南传播》2011,(4):112-114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媒体形象,而上海世博会使中国继奥运会后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和"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下简称CNN)两家媒体有关上海世博会报道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然后从报道功能,报道立场等方面对西方媒体有关世博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作者分析了西方媒体报道对于我国媒体对大事件报道的借鉴性。全文意在通过对西方媒体"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下简称CNN)有关上海世博会报道内容的对比分析,给中国媒体未来大事件报道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9.
任晓兰 《兰台世界》2011,(10):63-64
张之洞的"西学中源"论多强调中国旧学的渊博高深,包含着西方近代学术。我们肯定张之洞寻求中西文化同质性努力探索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以中学牵强附会西学的做法,在事实上既扭曲了西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中学。  相似文献   

10.
彭昆 《新闻窗》2012,(2):76-76
中国电视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电视节目内容观念不断转变的历史。虽然在中国,电视媒体一直扮演着政府"喉舌"的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的身份没有改变过,但是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电视节目内容定位也在不断变化,由1978年以前的意识形态"宣传品"为主导阶段,到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的"作品"为主导阶段,直到现在的"产品"为主导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在强调"中国特色"时容易忽略从全球的背景和世界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问题和中国的经验,容易把中国问题当作中国自己的事情,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形成于本世纪初。在英国和美国,深度报道被称为"大标题后报道",法国则称之为"大报道"。如今,深度报道已成为了西方报刊的"报坛霸主"。在中国,深度报道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也渐渐在新闻界扎下了根,并随着媒体的激烈竞争日渐"枝繁叶茂"。可以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的深度报道,虽然是西方的舶来品,但在中国新闻改革的浪潮中极具生命力,它不但没有昙花一现,反而活得很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去年夏天,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用符合电视规律的合理合情和富于创意的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之美,在一定程度上就弘扬民族文化和谋求商业价值寻找到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开放获取"运动作为一种新的学术交流和出版模式,已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在我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图书馆应加大"开放获取"的力度。文中分析了"开放获取"在大学图书馆实践中产生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各级政治舞台上,一批批个性官员以鲜明的施政风格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中国政坛上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对于"个性化官员",人们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为此,本刊客观反应几位"个性化官员"的"个性事"。  相似文献   

16.
本月初,由中国报协电子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报社信息技术规划与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回顾和展望为主旋律,全面回顾总结中国报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应用、新经验,展望交流中国报业"十二五"信息化建设以及新媒体时代报业转型的新趋势、新发展、新规划,并讨论通过《中国报业"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议》。会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孙宝传发表了这篇演讲,与会代表听后很受启发,本刊特此刊发。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新闻"自上世纪末在美国发端以来,引发了我国新闻界的思考和实践。"公共新闻"植根于公民社会,其诞生地的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全面了解"公共新闻"内涵,紧密结合中国文化和制度环境,深切关照当下国情和公共事务,恰当定位其在我国新闻实践中的角色,将是我国"公共新闻"实践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解读“媒介审判”现象的中国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媒介审判"一词频繁地被专家学者和广大公众讨论。无论是专家还是非专业人士,他们大多讨论的是"媒介审判"对于司法独立的破坏,却忘记了"媒介审判"本身就是一个舶来词,它的理论来源都是西方学者的学说。所以本文从"媒介审判"现象的中国化特色角度来探讨其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力图寻求适合于中国社会的解决冲突之道。  相似文献   

19.
许万全 《新闻前哨》2014,(10):10-11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获奖作品代表着中国新闻界对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最高评价。因此,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业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许多新闻工作者都非常注意学习研究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从中寻找自己新闻业务改进的方向。对于新闻版面,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的要求是:"体现政治性、新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标题准确生动,照片、文字与图示兼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中美图书馆交流史上发生了一个大事件,那就是美国图书馆学专家鲍士伟博士来华。本文介绍了鲍士伟博士其人,其来华经过,来华交流的内容,以及此次来华的影响,最后指出了鲍士伟的来华,促进了中国的"新图书馆运动",推动了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理念的发展,从而极大程度上具备了20世纪中美图书馆交流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