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要成为一门科学,需要引入科学的研究范式,以探求教育领域的因果关系为研究目的。然而,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实验的方法获得因果推论。本文通过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推论的获得方式,进一步分析在社会科学中获得因果推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以及相应的科学与统计的解决方法,指出教育科学中获得因果推论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怀芳 《文教资料》2010,(27):20-22
《醒世姻缘传》是近代汉语末期的一部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重要语料,本文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因果连词进行了穷尽性考察。以了解因果连词在该书中的运用情况。对因果关联词在因果句中的搭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各关联词语的出现频率,从历时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求较清晰地描述出因果连词在近代汉语末期的这一语料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书面言语是最精心组织的言语形式,要求儿童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是一种复杂而又真实的思维活动。本研究以我国1800名小学生的作文为研究样本,使用人工标注、信息自动检索技术和描述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儿童的因果表达特征,并以此探究儿童因果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儿童的因果复句表达虽然整体上随年级递增呈上升趋势,但各年级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第二,面对不同认知复杂度的因果表达,儿童在书面言语中倾向于说明性因果表达;第三,儿童在因果表达上存在"五年级现象",即五年级儿童对因果逻辑表达更为敏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学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进化的研究者认为文化同基因一样存在累积性的进化,可以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进行解释。文化的累积性进化是通过文化传递,即文化学习机制实现的,可以使用实验(包括传递链方法、置换方法和固定组方法)与非实验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比较法和计算机模拟)进行研究。历史研究方法、比较法具有较高的本土文化契合性,但难以提供因果解释;计算机模拟可以对各种变量进行控制,但易缺少生态效度;实验方法通过对文化传递的情境模拟,能获得具有较高的因果解释力和生态效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过程追踪法是新时代比较教育因果机制研究的一种新式质性实证方法。过程追踪法通过持续追踪比较教育个案的因果机制、深入剖析教育实体的因果痕迹,科学验证教育情境的因果规律,既能为解释不同国别特定教育现象提供多种灵活的理论机制,又能推动教育规律因果分析的科学化发展。匈牙利教师能力框架的发展过程与动力、以色列教育治理变革的发展过程和拉美国家教育私有化政策扩散的作用机制三个案例说明了如何在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以因果机制、痕迹证据和贝叶斯推断为方法逻辑的过程追踪分析,揭示了不同时空与场景的教育实践“何以为是”的命题。这些研究探索了比较教育的因果过程、因果链条和因果机制,丰富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工具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因果原理内涵的剖析,指出因果原理的内涵包括四层含义:由因知果、由果知因、因果转化和因果区分。论文在因果原理指导下解决了高原矿井通风技术难题,分析了技术方案设计中的因果分析过程,并总结了因果原理对安全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量化研究旨在通过测量、统计、推论分析教育现象,探究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能否正确运用教育统计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科学性和指导教育实践有效性。本研究以35种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版)234篇教育量化研究论文为样本文献,设计《教育统计方法应用检核表》,记录文献中涉及的教育统计方法和归纳常见的统计“误区”。结果发现,当前教育量化研究存在误用统计方法、参数报告不完整和不规范、相关回归误作因果推论等“误区”。教育类专业可适当增加研究方法实操和数理统计课程,教育研究领域应加快制定教育量化研究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完善同行评审制度,举办教育统计分析工作坊等,助力我国教育实证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8.
将机制解释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就是将比较的重心放在分析造成教育现象异同背后的因果机制上。机制解释相对于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建立了中观比较参照系。这有利于比较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的提升。在研究案例选择上,机制解释着眼于小样本案例的筛选原则。在研究方法上,机制解释凸显了方法上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特征,可以依据研究情境,采取定性比较分析、多主体建模、统计因果推断、过程追踪以及比较历史分析等方法。然而,机制解释有其本体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弱点,也并非适用所有的比较教育研究问题。比较教育仍需遵循阐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解释并行的两条进路,承认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并欣赏复杂性之美。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教学中,因果联系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物理规律的获得以及物理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因果联系法。因果联系法是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现通过对因果联系法的简介,并结合物理教学实践给出一些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育心理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结构方程模式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因果模式、路径图、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以及如LISREL模式分析等方法。这些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但许多研究者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这些方法,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误用的情况。本文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及其有关问题,并考察了结构方程模式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宋柔先生开发的CCRL检索系统对2000年1月<人民日报>中的"因为"因果句进行了穷尽性调查统计,分析了"因为"因果句中因果正序与因果倒序的各种形式及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指出在教学中因果倒序应与因果正序一样列为语法教学内容,而在教学顺序上应晚于因果正序,而且其内部各种形式应按照难易顺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之间近两年共19场46局比赛中前三拍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并运用SPSS软件将统计获得的具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其技战术运用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中,发球区域的不同与比赛每回合的得失分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同接发球技术的使用频次和第三拍击球技术的使用效果与每回合比赛得失分之间具有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课堂计算机使用对其数学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使用对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研究多数未能控制其他影响变量,而只能说明计算机使用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倾向分数方法是一种可做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选取北京市24所中学所有七、八年级学生及其数学教师进行施测,运用倾向分数方法探讨学生计算机使用与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数学课堂中常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其成绩显著高于那些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计算机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育心理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结构方程模式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因果模式、路径图、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以及如LISREL模式分析等方法。这些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但许多研究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这些方法,因而在使用过程出现了误用的情况。本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及其有关问题,并考察了结构方程模式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原因层次分析法是预见式行动研究的有效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未来研究工作坊,整合了社会科学的预测、诠释与批判等三大取向,新融入"哲学反思"、"剖析隐喻"和"行动研究"等三大支柱;超越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和预测方法的平面式分析,新增了立体分析的层级,在铺叙层通过实证资料预测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深入社会原因层、世界观层和隐喻层解构问题的成因,诠释其文化意义;通过立体四层不同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行动研究,批判和变革现实危机,创设多元未来并优选,从而超越传统未来研究,从"预测未来"走向"建构未来"。原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开发了整体主义的"程序图"、后结构主义的"工具箱"和整合方法论的"支柱系"等策略,已被个人和组织高效应用于诸多领域,并发展出"因果多层教育学"、"因果多层综合法"和"因果多层矩阵"等,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图模型方法分析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变量间的因果性问题,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因果图,研究该因果图的性质,基于信息论方法建立了因果图结构辨识的三步准则,并用所给方法做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探索因果联系在人们的思维与认识活动中极为重要,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怎样科学地分析研究以探求这种因果联系,则又常常依赖于一些科学的归纳方法,在传统逻辑里,这些方法被称为“求因果五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CBTC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轨道交通建设中,对其功能上的测试也越来越严格.本文针对车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具体的测试案例进行研究,选取以因果图法为主体的改进方法对测试进行指导工作,重点研究了因果图法中由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的条件遍历算法,并选取了车载ATP超速防护的功能为例,对车载设备系统的测试应用中,通过对改进后的因果图法而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系统的所提出的测试方案具有实际可行意义,可以将该方案推广起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评述了自动词形分析中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经验主义认为词形构成本身是概率性的,使用各种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来获得词形分析规则和进行歧义处理。以词形自动分析中为例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这种方法在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SERVQUAL模型建立了针对高校服务质量的测评问卷,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研究数据后,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了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式,统计分析得出高校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学生满意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