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昌辉 《师道》2009,(12):54-56
我有个看起来有点荒唐可笑的想法:孩子几岁,父母就几岁。孩子呱呱坠地,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就上岗了,做了爸爸、妈妈了。孩子几岁,我们就做了几年的父母。我们这个身份其实是孩子赋予的,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学生》2009,(10):18-18
同学们.先讲一个“小孩租房”的故事给你们听:夫妻两个带一个5岁的孩子去租房子.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聪明的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孩子考虑的焦点是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即通过逆向思维跨越了“正常”思路不能解决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我有两个姐姐,每月都给我父母1000元,由于父母来帮我们带孩子,所以,我也想每月给他们1000元。但是我老婆不同意,说如果我给我的父母多少钱,那她也要给她的父母多少钱,这样才平等。可是,她的父母并没帮我们带孩子,给钱的时候却要平分,这公平吗?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恳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4.
蒋尼 《新疆教育》2013,(15):16-16
主题辨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停地奔波忙碌着。他们默默地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父母无私地付出后,孩子们却不能真正理锯父母的爱,不懂得如何去关心、疼爱自己的父母。针对这个现象,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以“我的爸爸妈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6.
台州读者楼明来信问:女儿今年刚上小学,每次逛百货商店她必定要求我买一样玩具给她,否则就大哭大闹。我受不了大庭广众之下别人的注目,每次都屈服于她的要求。我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但不知如何摆脱孩子的要挟。主持:孩子往往利用父母的爱,以不肯吃饭、不做作业、不上学等手段强迫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该如何摆脱孩子的要挟?我们来听听有过这方面成功经验的父母怎么说。观点一尊重孩子,和孩子签订协议。我以前认为我是孩子的家长,我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得干什么,无论是叫他学习,还是双休日让他参…  相似文献   

7.
谢珠兰 《科学启蒙》2008,(Z3):58-60
我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结婚都好几年了,还没要孩子。可是,我是家里的独苗,父母老是给我灌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实在听烦了父母的啰嗦,拗不过他们,只好生了一个孩子。可是孩子一出生,我们家就乱了套,实在是太忙太累了。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什么用啊?”“给你吃了那么多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9.
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家里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几乎是不会讲故事给他们听的。于是,每逢我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就兴奋地欢呼:老师又讲故事啦!  相似文献   

10.
一朋友曾对我说:“我八岁时,父母离婚,然后我就和我妈一起生活。我的噩梦从此开始。我妈妈情绪不稳定,我无法猜测接下来妈妈的情绪会怎样。妈妈的坏情绪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阴影,所以我一直过得不幸福。”她的一席话使我觉得,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并不是金钱和地位。如果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做父母的能回馈孩子什么呢?我想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这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财富。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父母都爱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能力,希望孩子成才,但很少给孩子哪怕是最基本的自由。与干百个妈妈一样,我自从有了孩子,就开始学着做妈妈,却常常不由自主地给孩子种种限制。最近我才明白,我们最应该学会的  相似文献   

12.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由自主的念头是:给孩子最好的,很快我们还会加上一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宏艳老师是我们的新朋友,这期的“家教话题”,我专门请她来和我们谈谈关于消极的父母意识——把一切都给孩子这个话题。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往往容易与孩子形成密切的“一体感”,有了孩子便失去了自己。读了孙老师的文章,家长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悟吧。为了孩子,父母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纠正消极的父母意识,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我的自主权     
主持人:孩子的发展是一种自主行为,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选择,是使孩子形成良好人格,构建道德的重要前提。为此,我校组织了一次题为“我的自主权”讨论会。孩子们有感而发,气氛热烈,甚至还出现了几次现场辩论的小高潮,在惊讶于当今孩子们个性鲜明与思想走向成熟的同时,我们更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更多地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引导孩子健康发展。在这里,让我们和孩子的父母共同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吧。我在家的作息时间,父母从不作硬性规定,对于什么时间学习、休息,全靠我自己安排。春游时,父母还会给我一些钱,让我自由支配;报特长班…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2011,(6):8-10
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下的一些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找到这种美德。在许多家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杯盘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给孩子吃,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品尝: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总是提心吊胆,精心护理,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很少问候……诸如此类,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卢晓军 《小读者》2011,(9):I0015-I0016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中美不同的父母观:第一,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  相似文献   

17.
章睿齐 《家长》2014,(6):30-3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翁在泥泞不堪的小道上踉踉跄跄地蹒跚行走,举步维艰。一小姑娘见状上前,搀扶老翁走过了这段路面。临别,老翁不无敬意地对小姑娘殷殷叮咛:“请代我向你的父母表示感谢!”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启示:孩子的爱心来自贤良的父母及其家教。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偏爱爸爸或者妈妈的事情:"孩子只和妈妈睡,总说我(爸爸)是坏人","看着儿子和妻子亲昵的样子,感觉自己和妻子都疏远了几分"。这些问题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困惑,父母需要弄清孩子疏远自己的原因,积极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生长在一个落后闭塞的小山村,父母生下三个孩子,我是最大的,因此我从小就没有了撒娇的权利,不能享受孩子应该享受的快乐。父母也对我不闻不问。这样的家庭环境让我非常自卑、孤僻、内向,与父母形同陌路。就是现在,每次回家和父母也几乎没有话说。在学校里,我也非常孤独,默默无闻,像空气一样让人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是老师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关  相似文献   

20.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