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9,(10):55-56
近年来,我不断到北京通州儿子处小住,少则月余,多则年半。每日清晨,我都要到运河文化广场去锻炼;每当向晚,我还要沿着运河大堤去散步。面对着古老的大运河,我想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2.
桥的遐思     
黄永玉 《新读写》2009,(7):23-23
桥是我不太关心的一种建筑。我只在乎它的功用,从桥的这端出发,会去向何处。桥,漂不漂亮,设计先不先进,有多大的跨度,好像只是排列在纸面上的数据,比不上摩天大楼对我们的吸引。但,桥又是我极为信任的一种建筑,平平坦坦,一往无前,走在桥上,就像躺在如来佛的掌心,平平安安地就到达了彼岸。外白渡桥焕然一新地重新架起,你会不会特意地去走个来回呢?  相似文献   

3.
感恩的人是一些谦卑的人,或者说,他们出于感恩,因而谦卑。  相似文献   

4.
在我曾居住的地方(也曾有几处甚是迷人的地方),没有一个能像彼安那湖心的盛彼爱尔岛那样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到幸福,并给我留下如此亲切的怀念。这个被耐撒泰尔人称为土块岛的小岛,几乎不为人知,即使是在瑞士也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感恩和感动     
解芳 《家庭教育》2010,(12):25-25
母亲顾艳是一个作家,也是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这么多年来,我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倾注着母亲的心血和精力。我是在母亲读书写作的背影中长大的,母亲的背影之于我就是一种知识和力量的启蒙与感召。  相似文献   

6.
感恩地活着     
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包括失败,上帝就会在关闭了一扇门之后,为你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7.
荆游遐思     
苟德培 《新读写》2009,(1):47-48
少年时读史,睹“蛮荆”字眼。于是乎以为千里荆壤,一片蛮荒,洪水猛兽之中,楚先民茹毛饮血,不由得毛骨悚然,畏而观止。  相似文献   

8.
秋日遐思     
窗外飘起了小雨,我平时很讨厌雨天,纷纷扬扬的雨点到处乱窜,打湿衣服贴在身上,打湿头发耷拉在脑门上,可今天我却有些留恋这场雨了。这雨也许是暑假里最后一场雨了。  相似文献   

9.
落叶遐思     
  相似文献   

10.
月亮遐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将月亮比作自己亲密无间的好友,向它诉说心中的一切.体现出孤独、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灯的遐思     
米雪 《新读写》2010,(11):54-54
都说星是夜的眼,那灯呢? 没有灯之前,人们认为是月亮拯救了黑夜;拥有灯之后,人们认为是黑夜成就了灯光。  相似文献   

12.
鸽子感恩     
在动物中。我们常会下意识地认为禽类更愚蠢一些。一是因为它们脑袋小;二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空间显得虚无缥缈一些.和我们不一样;三是它们的繁衍方式有些滑稽,下蛋,这不免使人类觉得奇怪。  相似文献   

13.
笔的遐思     
拿起笔我静静思索,笔下能生花。在我内心里,我一直认为最神圣的不是书,而是笔。昔日,王羲之曾飘若浮云、惊若蛟龙地奋笔疾写,写下了篇篇史诗、书法瑰宝;鲁迅以笔为剑,与黑暗厮杀;郑板桥的笔,画出了竹子清幽的神韵与坚韧的傲骨……一支笔,留下了中国古朴的文化;一支笔,记下了神州的辉煌与悲怆。回首历史,李白的一支笔,写尽了江山多娇;杜甫大笔一挥,尽道  相似文献   

14.
这次来南京旅游,选定秦淮河岸畔的一家旅馆投宿,以方便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  相似文献   

15.
星空遐思     
我喜欢那宁静而神秘的星空,它给了我多少美妙的遐思啊。当我仰头望天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奇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美好的一天是一首诗歌,晨是她的基调;美好的一天是一道彩虹,晨是她的色彩;美好的一天是一枚鲜果,晨是她的滋味;美好的一天是一只小鸟,晨是她的歌喉;  相似文献   

17.
感恩     
我看过一部外国影片,片名忘记了。影片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大约五六岁,他不喜欢吃胡萝卜,可是每次饭前祷告,小男孩总会很认真地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还有胡萝卜。”  相似文献   

18.
太阳由于在白天释放了过多的能量,早早地就枕着山头睡了,红绸子似的晚霞成了它的棉被。可眼下正是收割季节,父亲仍在收割稻谷。  相似文献   

19.
无论我何时凝望湖水,都觉得这是一个被山围绕的湖,湖底远远高于其他的湖。旭日东升时,我看见它摇落夜间的一身薄雾,渐渐地,那柔缓的涟漪,那平滑如镜的湖面,星星点点地展露出来。而薄雾,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从四面八方向林中隐去,像夜间秘密的宗教集会,悄然散场。露珠则垂在树梢,比往常垂得更久,一直到夜间还迟迟不肯消散,如同定在山腰一般。  相似文献   

20.
牛群 《学习之友》2010,(3):43-43
1964年,饿了三年之后刚开始能勉强吃饱肚子了,我们班趁下乡帮助农民秋收之机,到一位老农家听他讲故事——那时名日“倒苦水”。我们在院子里坐定。老人出来了,大家起立鼓掌,不料老人却怒道:“轰哪样,又不是斗地主!”一开场便有点“司马缸砸缸”的味道。现在想起来可笑,那时却是骇得不知所措。但老人接下来却很能谈,而且相当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