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众所周知“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另一大夫离开国都,到了吴国。吴王夫差派他们住在石屋里喂马,做杂役。勾践喂了三年马,小心谨慎,逆来顺承,夫差每次坐车出门,勾践给  相似文献   

2.
伯嚭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大臣,贪财好色。吴越战争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请求吴王杀了勾践,但已受了越国贿赂的伯嚭却当场反对,救了勾践一命。伯嚭后来还进馋言让吴王杀了伍子胥,将勾践献的美女西施推荐给吴王,并让吴国大兴土木,耗费国力。越王勾践却在此期间卧薪  相似文献   

3.
卧薪尝胆     
1.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当了俘虏。  相似文献   

4.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越王勾践剑铭》是刻在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越国青铜器。公元前494年,吴国与越国大战,越国大败,在献上美女西施后,越国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20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卧薪尝胆"的成语由此而来。"鸠浅"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此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1965年  相似文献   

5.
《越王勾践》讲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勾践,一个孤独的智者,一个忍辱的英雄,他是绍兴人的骄傲,令每一个绍兴人自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不幸被俘,做了吴国的奴隶。他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  相似文献   

6.
卧薪尝胆     
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勾践被虏.为雪耻报仇,勾践返国后"乃苦身焦思,置胆(苦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成语"卧薪尝胆"即典出于此,比喻人们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懈怠的志向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趁火打劫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越王勾践打了败仗,做了吴国的俘虏。勾践在心里暗暗立下了报仇的誓言,表面上却对吴王夫差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几年过去了,吴王夫差以为勾践胸无大志,真心归顺了自己,就不听忠臣的劝说,放虎归山,让勾践回到了越国。  相似文献   

8.
越王勾践是于越历史上的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春秋晚期 ,在他的领导下 ,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几乎被吴所灭的小诸侯国———越国 ,经“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的努力。逐渐强大起来 ,加入了争霸的行列 ,勾践也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那么为什么春秋晚期越国能够最终战胜比他强大的吴国 ,并且能够争霸中原呢 ?笔者认为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越王勾践的人才政策。本文试就越王勾践的用人之道 ,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越王勾践一开始并不注重人才的使用 ,且孤行己见 ,鲁莽行事 ,好大喜功 ,信谗谀而远士 ,“不能使臣” ,①因此“贤士不为用…  相似文献   

9.
情景设置材料:卧薪尝胆(成语)故事:春秋时代,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要报仇。他为了使自己不因生活安乐而忘记耻  相似文献   

10.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是李白游历越州(即现在的浙江绍兴)时写就的。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一载,励精图治的精神气概与博大的胸襟那是妇孺皆知的,是我们仰慕的英雄。越军威猛无比,吴国昏聩朽腐。越王神威遍神州,战士气概响云天。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此时的越国何其昌盛!  相似文献   

11.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打了胜仗,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相似文献   

12.
卧薪尝胆     
唐天 《学语文(初中版)》2005,(10):F0002-F0002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兵败投降,用美女、财宝贿赂吴王宠臣才得以回国。后来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奋斗,十年教训,从而打败了吴国,夫差因而自杀,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越两国交战,最后越国被打败了,越王勾践只得投降,并且到吴国去给吴王看坟墓和养马,这样一干就是八年。八年后,勾践终于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  相似文献   

14.
一、课文悟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喜否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5.
勾践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了报复越国的杀父之仇,遂兴兵伐越。梅山一战,吴军大获全胜,越国几乎是全军覆没。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绝境,越王勾践与大臣文种、范蠡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决定亲自携了妻子到吴国为人质,臣事夫差。夫差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接受了勾践的请求,就在死于越国之手的先父阖闾的墓旁,建了一所简陋的石头房子,将勾践夫妇贬居其中,并命他们去掉衣冠,蓬头垢面,衣着奴隶的服装,替他养马。每当夫差出游之时,勾践还得执着马鞭步行在一旁服侍。吴国百姓对他指指点点地议论道:“这个人便是原来的越国之君呵!”勾践只有忍…  相似文献   

16.
尹清源 《学习之友》2010,(12):54-54
退在盛极之时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败于吴国之后,经过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又重整旗鼓、灭吴雪耻。作为肱股之臣的范蠡,自然也是功成名就,被尊为上将军。风雨同舟易,盛世联袂难。难得的是,此时的范蠢头脑十分清醒,知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居”,更凭着他对勾践为人的了解。深知“可与同惠,难与处安”。于是后来就悄悄乘一条小船离去,到齐国改姓更名、经商致富,成为财富的代名词“陶朱公”。  相似文献   

17.
周敬王时代(公元前519~前475),吴、越两国已经结成冤家打了多年。越国国君允常死后,儿子勾践继立为越王,战事仍未结束。吴王阖庐趁允常刚死,再次兴兵攻打越国。勾践用计在携李(今浙江嘉兴附近)大败吴兵,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对他儿子夫差说:“千万引忘了复仇!”吴王夫差在国内练兵三年,准备攻击越国。勾践不听大臣范蠡的劝说,向吴国发起了主动进攻。结果,在深入到吴国夫椒(今江苏吴县)时,受到吴国毁灭性的围  相似文献   

18.
卧薪尝胆     
十一 《红领巾》2010,(3):48-49
公元前494年,越国与吴国作战,越国大败。 大臣文种对越王勾践说:“我们还是求和吧。吴王夫差宠幸的大臣伯嚭,是个贪婪的人,我们可以收买他,让他说服昊王。”于是,  相似文献   

19.
古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翻开历史的画卷,你会发现:许多成功者正是在经历挫折后获得超人的勇气,这才取得了重大成就。 越王勾践,曾被吴国打得大败,在挫折的打击下,他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卧薪尝胆,孜孜不倦地奋斗了几十年,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相似文献   

20.
生活给了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困惑,不一样的思维。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惑,有的人选择改变,有的人选择逃避,困惑因此成为强者的垫脚石,弱者的绊脚石。越王勾践,一代王者,在公元前494那场战争中改变了吴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