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今,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呈现三种路径和两个基本点,它们的立足点都在于,让干细胞定性定量生长出新的组织、肌肉或器官,以修复或重建受损的组织和器官。三种路径为,一是在实验室中先让干细胞长出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再移植到患者体内;  相似文献   

2.
<正>"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当被问到猪体内能否长出人类大脑、变成聪明的"二师兄"时,人猪嵌合体胚胎研究第一作者、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军斩钉截铁地说。在这之前,有科学家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宣布,他们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首次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并让其在猪体内发育了3周到4周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生物工程师从克隆牛胚胎细胞中培育出了能正常工作的人工肾。将其植入提供克隆用DNA的动物体内后,肾脏结构长出了血管和过滤系统,并产生了尿液。最关键的是,它们不被牛的免疫系统所排斥。这一突破又使人类干细胞培育移植器官和组织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长为3厘米的肾结构由生长在聚碳酸酯膜并与聚乙烯袋囊相连的细胞发育而成。所用细胞是部分发育的胚胎细胞,而不是胚胎干细胞。但研究表明,原则上说,用治疗性克隆制造不会引起排异的移植器官是可能的。除肾脏之外,科学家们还培育出了通过免疫测试的心脏…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载人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登上月球 ,人类梦想一一实现的今天 ,假如人的各个组织器官能像机器零件那样容易拆卸安装的话 ,我们把已衰竭、恶化的细胞替换掉 ,将新的器官移入体内 ,那么 ,像糖尿病、心脏病等顽疾不复存在 ,各种癌症也能被治愈。这是人类迫切希望实现的又一个梦想。而目前干细胞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1 干细胞的分类一些学者将干细胞定义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前体细胞 ,它们能生成一种或多种特定的细胞类型。干细胞初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 (组织 )干细胞两大类。1 .1 胚胎干细胞 ( 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早期…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机体或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或分化成特定/多种细胞组织器官的潜能。干细胞在理论上突破了细胞分化的单向性,由于体外培养的成功,日益显示出对人类健康的潜在价值。最显见的医学应用潜能,是有望成为细胞组织移植甚至器官的新来源,以取代病人体内损坏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达到治疗组织缺损、遗传缺陷、器官障碍等难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快递     
日本科学家近日用骨髓干细胞让狗再生声带,获得成功。骨髓干细胞具有生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力,但用它再生声带还是世界首例,新成果将来有望被用于治疗人类声带疾患。研究人员用声带与人相似的小猎  相似文献   

7.
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的尝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据说当时将狗骨头用于修复一位俄罗斯贵族的头颅。在现代异体移植已涉及到取自黑猩猩和狒狒的肝、肾、心和骨髓。没有获得任何成功,大多数患者出现器官排斥现象或严重的感染。科学家最为关注的事情是当病原体从动物跃迁到人类时发生种间感染。然而,一项新近研究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接受了猪活体组织的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被可怕的猪反转录病毒感染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异种器官移植新纪录美国科研人员称,他们让移植的猪心在一只狒狒体内跳动了约两年半,创下异种器官移植存活时间的新纪录,同时意味着向把动物器官移植给人体的最终目标又前进一步。不同物种间的器官移植被称为异种移植。异种移植的主要障碍是器官受体可能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研究人员通过修改猪心的3个基因,并使用一种抑制排异的药物,成功让接受移植的狒狒对猪心具有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中、美一项合作研究发现,把不同物种的多能干细胞放在一起培养时,会观察到不同物种的干细胞之间在特定发育阶段普遍存在细胞竞争现象。通过克服不同物种的细胞竞争,有助于提高人类干细胞在动物胚胎体内的嵌合率,给未来利用嵌合胚胎技术制造人类器官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28-28
德国科学家日前通过使用去除病毒活性的慢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外来基因而后将其植入猪胚胎体内的方法,成功的培育出了体内各组织因表现植入基因特性而发出绿光的幼猪。科学家说,这一成果对于今后有目的的培养出供人体所用的移植器官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亚历山大·普法伊费尔与埃克哈德·沃尔夫等人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通讯》(EMBO REPORTS)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在猪胚胎尚是单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的捐赠器官供不应求极大地限制了器官移植的发展和治病救人,于是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利用动物,其中,猪是最适合的动物。理论上,一头猪的大多数器官都可以移植给人,包括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现在,经过长期探索,猪的器官移植给人已渐行渐近,而且在局部有所突破,也意味着猪器官移植给人部分成为现实。猪眼看世界国际爱眼日(6月6日)到来之前,英国广播公司(BBC)以"中国的科学革命"为题,报道了中国在五大科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科学家乔治&#183;迪莱和凯文&#183;埃根利用患病人的体细胞制造出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长成被疾病破坏的细胞.例如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长出胰岛素分泌细胞或在帕金森病人身上长出神经细胞.这可能为科学家研究疾病提供全新的视角.也可能是再生医学的里程碑。研究人员指出,这也将改变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方向,可以将整个疾病的形成及演变过程集中到一个培养皿里。研究人员将可以得到疾病特异性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变成某一特定疾病缺乏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猪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猪的器官极可能成为人类未来器官的供应源,猪体细胞核移植及 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全球的热点。近几年来,猪体细胞核移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看来核移植效率还很低(<1%),还需要不断完善核移植程序及对一些基础问题的 深入研究。本文对猪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进展及面临的一些问题作一综述与分析,旨在为研究 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万能猪”是科学家们培育的一种克隆猪,其体内导致猪器官与人血不相容的猪DNA片段已被敲除,因此它们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人体中。从理论上说,这种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如果能够实现,将为深受供体短缺困扰的人类器官移植带来全新的希望。异体器官移植的迫切性关于器官移植,目前主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美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在体外培养出由人类干细胞和猴细胞组成的嵌合体胚胎,并让这种胚胎在体外存活20天。所谓嵌合体胚胎,就是让不同物种来源的细胞在同一个胚胎中存活。研究人员将食蟹猴的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受精后的第6天向132个食蟹猴囊胚注射了25个人类扩展多能干细胞。注入了人干细胞的食蟹猴囊胚到受精后的第19天时,仍有3个存活。研究人员发现,  相似文献   

16.
人的供体器官不足一直制约着器官移植。于是,人类的眼光转向了异种器官,猪就是人类物色和看好的异种器官的来源。尽管多年来人类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尝试,但猪器官供人移植不过是只听雷声响,不见雨点掉。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重要的原因是,多种看起来有希望的选择都存在着短期内难以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科学的研究中,“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曾经荣登1998年年度十大科学成果之首。由于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世界各国都对它的进展予以高度关注。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美国已进行了30多年。1998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和增殖,这一成果带动了全世界的干细胞工程研究热潮。目前,大批美国公立、私立科学机构都在从不同角度对干细胞进行研究。布什政府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知名科学家、生物医学伦理学家和律师等组成的总统委员会,专门监督干细胞研究。英国是占据领先地位的又一个国家。2001年,英国第一个将克隆研究合法化,新的法律允许研究人员通过克隆技术制造干细胞。但研究中使用的所有胚胎必须在14天内被销毁。在日本,干细胞研究是“千年世纪工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关于干细胞的报道多数集中在造血干细胞、胚胎于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工作上。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干细胞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作为移植器官的来源,将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中国的干细胞研究从何时开始,现在进展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的治疗目前集中于细胞的替代疗法。供体器官的短缺激发了对如何产生beta细胞的研究。目前,胰岛的扩增,胰岛的异种移植,人胰岛细胞系的开发,干细胞的分化都是热点。干细胞的治疗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本文讨论干细胞向胰腺beta细胞分化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英首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用于三维打印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和一家干细胞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真空阀门式(valve-based)三维(3D)打印技术,首次将3D打印拓展到人类胚胎干细胞范围。这一突破使得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打造"移植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成为可能,打印结构还能用于药物测试,加速改良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铮 《今日科苑》2009,(11):34-34
日本研究人员说,他们在活羊体内“种”出猴类胰腺,这朝着解决“可供人体移植器官”的问题又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