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锡写过不少讽刺诗,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受过刘禹锡讽刺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圈阅、批注刘禹锡的讽刺诗;(二)引用刘禹锡的诗歌;(三)"桃花涛"的影响.毛泽东的忧国情怀和斗争精神与刘禹锡有相契合之处,凶而,容易与刘禹锡的作品产牛共鸣.这表明,刘禹锡讽刺诗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因诗歌语言的经典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其讽刺精神对后世具有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患难相助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当刘禹锡因写玄都观观桃花的讽刺诗得罪当权者被再次贬到遥远之地时,柳宗元考虑到他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于是自愿代为前往。虽然皇帝没有批准柳宗元的请求,但也更改了刘禹锡的贬谪之地。十四年后,当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时,好友柳宗元却已过早离开了人世。柳宗元去世前,曾将自己的手稿全部交给刘禹锡,还把儿子交给刘禹锡照看。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后世散文创作曾产生过较为明显的影响,故对其散文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在介绍刘禹锡的散文创作概况和成就后,从刘禹锡所提文、道的涵义及其诗论与文论之比较等方面对刘禹锡的文道观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刘禹锡散文当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后世散文创作曾产生过较为明显的影响,故对其散文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在介绍刘禹锡的散文创作概况和成就后,从刘禹锡所提文、道的涵义及其诗论与文论之比较等方面对刘禹锡的文道观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刘禹锡散文当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5.
“骨力豪劲”——是五代诗歌诗评家对刘禹锡诗歌创作艺术个性的总的概括,但是“骨力豪劲”有点偏重于刘禹锡诗歌艺术的内在性,而个性的强烈张扬也是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鲜明特征,因此,“骨力豪劲”,再加上“意气飞扬”,才是刘禹锡诗歌创作艺术个性完整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学苑教育》2012,(23):96-96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柳宗元听到刘禹锡被贬播州,凄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刘禹锡,他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还有白发老母相随,“吾不忍梦得之穷”,于是“请于朝”,愿将自己所去的较近的柳州与刘禹锡交换,“虽重得罪,死不恨。”刘禹锡随后改任连州刺史。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以诗豪,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笔者认为这个提法不够客观,有重新讨论的价值。刘禹锡的杂文是有感而发,短小精悍,或针贬时弊,或托古讽今,但题旨隐微,显得固陋陈板,《陋室铭》之外,发人深省的精警之作不多,而刘禹锡作品中'巴山'、'楚水'之笔甚是精彩,故这里便以刘禹锡与巴山楚水为题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8.
李林 《华章》2008,(21)
刘禹锡是我国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唐代仅有的几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但是,他的诗歌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探索刘禹锡诗歌中禅宗思想的具体体现,以及刘禹锡援禅论诗的诗论观.  相似文献   

9.
在中唐诗人刘禹锡坎坷的一生中,长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章以刘禹锡谪居外省期间与长安有关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诗歌作品内容、情感和诗人的心态,从而论证长安这一特殊地域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刘梦初先生的《刘禹锡朗州诗文研究》一书从13个专题入手,对刘禹锡朗州十年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和缕析,尤其是“刘禹锡贬谪朗州的背景与经过”、“刘禹锡在朗州的谪居生活”、“刘禹锡朗州诗文的地方渊源与影响”数章,最见作者功力。该书的特点一是视角新颖,二是资料翔实,三是语言纯正。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订正旧史书中对刘禹锡父系的某些错误记载,我在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发表《关于刘禹锡的氏族籍贯问题》一稿。今再写一稿,对刘禹锡的母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卞孝萱先生与其子卞敏合著的《刘禹锡评传》(下称《评传》),是最近几年以来刘禹锡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是迄今为止刘禹锡研究方面最为全面系统的一部论著,是唐代文史研究的新成果之一。 刘禹锡(772~842)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进步的政治革新家和著名的文学家。《评传》是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共十章,二十九万多字。“前五章对刘禹锡的氏族、籍贯、出生地、家世、学习经过、科名、官职、交游等,重新考证”。“后五章对刘禹锡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文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论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歌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继承传统成果密不可分,更与其创新诗歌道路紧密相连。本文试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论述刘禹锡不同诗体的不同特点,多样诗式的多样成就,从而认识刘禹锡从继承到创新的诗歌创作的成功道路。刘禹锡创新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题材领域的拓展与发掘唐诗的题材领域是极为广阔的。诗人们巧夺天工的笔触已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情感世界的各个角落。刘禹锡对题材领域的拓展与发掘是不遗余力的,唯…  相似文献   

16.
拙作《刘禹锡年谱》、《关于刘禹锡的氏族籍贯问题》等文中提出刘的籍贯是洛阳,出生并生长于苏州嘉兴县(今属浙江)的论点。1962年,刘大杰、钱仲联两位教授在为重印高步瀛《唐宋文举要》所写的前言中说:“(注释方面)有的是因袭旧说之误,未能进一步核实.例如刘禹锡的籍贯,因袭《旧唐书·刘禹锡传》,说是彭城,……不及今人卞孝萱考定为洛阳人而出生于嘉禾之为有据。”二十年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发表的《刘禹锡生地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一文却认为拙作“没有可信的证据”,“不是一种科学的论证态度”。我认为对这个问题有答辩之必要。刘禹锡生于徐州甬桥说,能成立吗? 《考辨》没有提出刘禹锡出生地点的新资料,而是曲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中所记载的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但对于何者为"豪",刘禹锡为何被称为"豪"等问题,学界一直未给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界定。文章从具体语境及"豪"等的字源分析入手,对"诗豪"的内涵进行解读。认为刘禹锡诗歌的主要风格是"豪劲"。  相似文献   

18.
陈城 《考试周刊》2012,(65):12-13
中唐文坛繁荣兴盛,出现了很多文豪,刘禹锡是这个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本文简要分析了刘禹锡的性格特点及其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但对于何者为"豪",刘禹锡为何被称为"豪"等问题,学界一直未给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界定。文章从具体语境及"豪"等的字源分析入手,对"诗豪"的内涵进行解读。认为刘禹锡诗歌的主要风格是"豪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订正旧史书中对刘禹锡父系的某些错误记载”,卞孝萱先生在《刘禹锡年谱》等专著、论文中,作了详细考证,对刘禹锡的母系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中有确切的论证,也有考证失实者.颇有重新研究之必要。一卞先生在《刘禹锡年谱》及《年谱》(增订本)中说:刘禹锡“无兄弟”。但刘禹锡有《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后二首》诗,卞先生说,“这是从兄”。读者很难理解:“家兄”何以”是从兄“? 卞先生言之有据。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同生无手足之助”。《上中书李相公启》:“内无手足之助”。《上门下武相公启》:“一身主祀”。这些材料是否可以断定刘禹锡“无兄弟?”不可以。 1.“同生无手足之助”,是说同生兄弟中,无身居高位者,对于刘禹锡的不幸遭贬,要求内移,无能为助。“手足”是修饰语(附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