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体育名人作为公众人物在名誉权和隐私权方面受到的限制进行研究,解决体育媒体侵权的相关法律问题.体育明星因其特殊才能、成就和表现,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公众瞩目者也就是"公众人物".我国现行法律并无公众人物的法律规定.但我国司法实践已经逐步倾向于将体育名人视为"公众人物",为了堆护公众利益,对其名誉权和隐私权加以限制.根据美国的判例,判断运动员或裁判是否是公众人物的主要因素包括参加的比赛等级,参与的年限,比赛是否被转播,当事人在某一项目中的声望等.虽然美国司法判例确定了"一旦成为公众人物永远是公众人物"的原则,但在体育名人名誉权隐私权案件中法官并非直接适用,而会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相似文献   

2.
范志毅诉媒体侵权案是10多年来因体育新闻引发的新闻官司中少有的媒体胜诉的案件,法院对新闻报道的尊重和其先进的法律理念在司法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以“范志毅名誉权”官司为切入点,对“公众人物”的起源、体育公众人物的内涵、“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原则及其“忍受义务”做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格权能否独立成篇一直是民法总则草案中的热点问题。最近,王宝强离婚事件以及乔任梁自杀事件的发生,让网络暴力、道德绑架再次引发了公众热议。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到底应该如何保护,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事主体的人格权益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公众人物人格权受到侵犯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为人格权及其相关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本文拟从理论上阐述公众人物的概念、性质等内容,进一步剖析公众人物人格权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需要,并提出相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体育明星具有公众人物的身份特征,因此其隐私权保护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隐私权具有受公共利益和新闻自由权限制的特征.对体育明星的训练作风、比赛风格和成绩的情况以及私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和违法犯罪行为媒体有权加以曝光.也探讨了体育明星死后的隐私保护问题、网络侵权问题和侵犯隐私权与侵犯名誉权的重叠问题.  相似文献   

5.
隐私权与相关权利冲突,应运用权利制约机制进行权利均衡,并侧重对弱者加以保护。对权利的限制就是有效地运用权利制约机制对权利加以配置,其中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尺度本文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操纵体育比赛是一种严重的违背体育精神和侵害体育法益的犯罪行为,由于其侵害法益的独特性和严重性,不能为刑法已有规制手段所保护,亟需通过立法方式单独创设的行为类型予以刑法规制.从刑法规范视野出发,选择操纵体育比赛罪比诈骗罪、赌博罪对体育法益的保护更为合理;本罪可归类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在罪状的表达上,应选择叙明罪状方式;在刑罚设定上,应参照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同时增设资格刑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性侵运动员的犯罪行为频发,成为国际社会聚焦的热点。以此审视我国运动员性法益的保护,虽有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的刑事立法,却缺乏对该犯罪行为特殊性的深入思考,既不能在惩治犯罪人方面达到理想效果,亦不能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良好功能。同时,司法中的“以纪代法”、针对性缺乏、未回应被害人需求等诸多问题,亦使该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该犯罪立法上应有针对性采用附属刑法进行修正,完善犯罪的特别预防与一般预防制度;司法上,积极回应被害人的诉求,努力克服刑事规制过程中的各种困境,让运动员的性法益得到全面而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从保护环境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出发,摒弃“无利益即无诉权”传统法的思维模式影响,扩大公民和社团作为法益主体的被告资格,突破保护私人利益的狭隘性,构筑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解析入户盗窃侵害法益入手,认为他人的财产法益居于首要位置,应受到刑法的首要保护;“入户”修饰限定“盗窃”,入户是盗窃的方式手段,盗窃是其最终旨意目的,进而论述入户盗窃为结果犯,入户后物色时被抓、未窃取到值得刑法保护的财物、只窃取到价值极小的财物应是入户盗窃的未遂状态;其既遂标准应与普通形式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大体保持一致。本着严密解释入户盗窃的立场,入户盗窃的合理解释有助于合理适用盗窃罪,力求达到真实有效的明确性、适用性,最终落实罪刑法定、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0.
污染环境罪的各争议问题均可回归到保护法益层面。以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为基本立场,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为环境法益和人类法益,其中环境法益是基本法益,而人类法益为加重保护的法益。环境法益实质为环境生态利益,其包括环境生态功能利益与环境承载力。对于环境生态功能利益而言,污染环境罪为实害结果犯;但对于环境承载力而言,污染环境罪是具体危险结果犯。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与文化产业其他人才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与其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同样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这种属性决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才能达成培养目示.经过几年艰苦探索,我校初步探索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文化经营与管理能力为核心,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互贯通,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非法采砂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生态环境。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将非法采砂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然而,司法解释的规定与刑法对非法采矿罪保护的法益、犯罪行为要件和刑罚的要求不相符,将非法采砂行为纳入非法采矿罪,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重新审视砂石资源保护的背后层法益,增设非法采砂罪,完善砂石资源犯罪的刑罚,以期更好地保护砂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在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频繁出现,但是学界没有明确的界定使得三者在法律使用中出现混乱。本文试从三者的基本语义分析和法律条文中的使用,分析它们的区别,最后得出三者并不是绝对的界分明显,而是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维护的不同法益。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法律部门,维护的利益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其维护的法益,具有特殊性、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回应权是新媒体时代公众人物维护自己名誉利益的重要权利类型.未来回应权的塑形,应把握回应权彰显的双重伦理价值,适当扩张回应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在适用对象上,弱化对事实陈述和意见表达的区分,明确回应权的具体适用规则和法律责任,并将回应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置于未来的民法典人格权编中.  相似文献   

15.
合同的主体是合同法律关系的主动因素,在电子合同中,由于合同形式的特殊性,其主体资格不同于传统的合同主体资格。根据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应该合理、合法地确定其主体资格,以利于规范电子合同行为。  相似文献   

16.
婚姻家庭法或曰亲属法属私法范畴,是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婚姻家庭法所调整的对象为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发生上述社会关系的各方当事人均为私法上的主体,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基于亲属的特定身份所产生的配偶权、亲权等为民法上的身份权,同时在不违背身份法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物权法和债法也可以普遍地参与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调整.在浩瀚博大的民法体系中,婚姻家庭法与其他民法制度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亲属法强烈的身份法属性和伦理性.这些特性又造成婚姻家庭法在法律调整上与民法其它相关制度的不同.随着我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的系统化、严谨而具体化,这种法律调整上的特性将是普遍的和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17.
用益物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用益物权客体范围的狭窄却限制了用益物权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试图探讨众多不同客体成为用益物权客体的可能性,使得用益物权能更充分的发挥所长。  相似文献   

18.
人格权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保护的是专属自然人人格所具有的那些伦理性要素,不能以同等含义适用于团体人格。团体人格是用作区分团体有无民法上独立主体地位的纯法律技术工具,既无社会政治性,亦无伦理性;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等权利无精神利益,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权,不具有专属性,非为任何团体人格存在之必须,故法人无人格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逐渐成为口袋罪的趋势。部分相关司法解释、实务案例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用超出了其法益保护范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的不当扩张,违背了《刑法》罪刑法定和谦抑性原则,部分案件轻罪重判妨碍了《刑法》公正性。司法机关应破除重刑思想,限缩解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出台操作性强的司法解释或指导案例,限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扩张。  相似文献   

20.
利用SLEUTH模型,在3种规划预案下研究沈阳-抚顺都市区城市规划。结果表明,低生态保护的城市增长预案导致了城市快速扩张和农田、林地等其他景观类型面积迅速减少.严格的生态保护规划预案虽然能很好地保持聚集的城市增长格局,减少对其他景观的侵占,但限制了城市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相矛盾.如果扩散的城市增长格局能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适当生态保护的城市增长预案将是沈阳-抚顺都市区未来发展的推荐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