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明代宦官与经济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主要对明代宦官与明代经济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关于明朝经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十余年明代女性与佛教关系研究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被佛教史研究者视为佛教思想呆滞的保守期。在这个保守时代,女性群体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女性在遵循传统的封建礼教标准的同时,又努力在佛教信仰过程中开辟出自由的生存空间。近十年来,史学界对明代的女性群体与佛教关系也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在回顾明代女性与佛教关系研究的缘起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从女性的佛教观、佛教中女性的主体地位和文学作品中女尼形象这三方面来对明时期女性与佛教关系作深入的探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评述也势必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明代灾害史的研究日趋深化,从长时段的对明代进行整体的灾害研究再到区域性研究以及具体灾种的研究,不断细化,其间兼而探讨了明代灾害与政治、经济以及明代荒政、荒政思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与自然科学学者都在不断相互借鉴;从研究区域上,明代灾害史研究主要关注北方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黄河流域地区,其次为江淮地区的安徽、江西等地,最后是南方的福建和贵州等地,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地区灾害研究则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4.
明前期100余年间,以温婉平和著称的宋之问诗受到各选家重视,重要选本录宋之问诗数量多居初唐诗人前列,远超陈子昂、王勃等大家。明中期,前后七子主张“诗必盛唐”“高古”等,宋之问诗因不合文坛主流选诗标准接受度降低,但仍高于杨炯等初唐大家。明后期社会审美渐趋多元,《唐诗归》《石仓唐诗选》等录宋之问诗远超明前、中期。宋之问诗在明代整体接受度较高,这与明代推崇“和而正”及“盛唐理想”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自古以来,国有国史,家有家谱,家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的姓氏文化,而徽州家谱尤以其数量丰、善本多、保存的完整性著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谱序作为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信息量大,历来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明代徽州家谱的谱序入手,从其对家族传承的梳理、教化以及考订功能三个方面来考察明代徽州家谱谱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8.
张载独创理学思潮中的气学流派,以此深刻影响了明代气学.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等著名气学家在继承和汲取张载气学的基础上,又对张载思想加以发挥,对宋明理学加以修正和革新,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明理学在明代的发展趋向.张载创立关学,促进了理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程朱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思辨性哲理为理学的哲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方面体现了张载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秦州自古就是关中进入陇右、巴蜀北上关陕的要地。汉代以来,秦州作为军事重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鉴于秦州的重要作用,明朝于洪武十五年(1382)设立了秦州卫,管辖今天水东部与南部以及陇南广大地区。秦州卫是明代西北诸卫中控遏“番族”和备御“北虏”的关键一环,作为联系关中与陇右的边卫之一,其军队除了留守本地外,主要职责是前往甘肃镇守御,同时也随边防局势的变动而前往他处。秦州卫拥有数量稳定且集中的屯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地粮草供应。秦州卫与秦州州衙同属一城,便于两者加强联络与管理,而在明前中期,它在管理陇南地区“番族”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明代秦州卫的设立巩固了西北边防,对后世秦州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有文献初步统计,明代云南有43位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作者撰著了100部汉文著作。明代云南少数民族汉文著作是云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明显的民族集中性与发展阶段性特点。这种发展特点与明代云南汉文化大发展的社会趋势息息相关,同时又与云南不同民族各自文化特点及发展历程有很大关系。明代云南少数民族汉文著作的发展,是明代云南汉文化传播在少数民族中由少数人向多数人、由民族上层逐步走向普通百姓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1.
明代云南是否存在商屯,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依据,迄今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对明代云南“开中”的施行探析,既不认同明代“开中”就等于商屯,也不认同明代云南实无商屯;其实,明代云南“商屯”只是缺少深入地析论,兹试议之.  相似文献   

12.
13.
明代中叶七子派倡导的复古运动是一场以复古来求新的文学改革和思想解放的运动,而并非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的运动。反台阁、反八股、反理学,复兴正统文学汉唐气象和求真、求情、重视民间文学等作为其破旧立新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同构成了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的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家族教育不仅影响着家族的发展和繁盛,更关乎家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明代温州家族教育十分发达,族学、家训、礼仪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多种家族教育形式的实施,一方面支撑家族繁荣发展的精英人才络绎不绝。而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普通族众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养。  相似文献   

15.
明代史学不同与前朝,官方史学日渐衰落,私家史学异军突起。私人史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官方史学的不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私家史学何以在这一时期如此兴盛,明代私人史家群体有何特别之处,本文从明代私人史家群体的组成结构、著述目的和史籍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发掘明代私人史家史籍和史学理论中的时代特征和史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明代闽地活动着不少文人的身影,如陈亮、周玄、黄玄、高棅、林章、林鸿、林古度等等。林章少年老成,才华横溢,诗以盛唐为宗,而又天然浑成,诗风“酸楚寥落”;林鸿诗为闽派代表,冠“闽中十才子”之首,诗亦得唐诗神髓,七言诗“苍辣警策”,然“高仿”功夫自有评说;林古度一生漫长,诗风亦随年月而变,早年诗学六朝,清绮婉缛,虽有韵味却气势偏弱,后来一度一变而为楚风,晚年之作沉郁苍凉,饱含兴亡之慨。  相似文献   

17.
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湘西土家族土兵因调出征,奔赴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带抗倭。土兵英勇善战、运用"塔式"阵法连挫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土兵抗倭展示出了湘西人民的尚武与爱国主义精神和湘西武术的独特魅力,土兵武器与阵法的运用给明代军队、民间武术增添了色彩。土兵与各地客兵联合抗倭促进了各地域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夯实了中华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坝子上就有许多带"屯"的村庄,是明洪武年间随傅友德、蓝玉、沐英从南京、江西等地从军垦田屯兵过来的。以"屯"命名村寨名是保山本地区的历史遗存。明代在保山实行的卫所及军屯制度,不仅构成了保山汉族移民的主源,同时缩小了保山同内地生产力的差距,极大地促进了保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明代保定书院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拓展了书院历史的知识,丰富了地区教育体制及其思想的内涵.书院的教学活动丰富,内容既有时代特点,又有区城个性,尤其是程朱学派、陆王学派在保定不同书院的传承与争鸣,体现了明代中后期学术文化在北方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瓷国”著称世界。 在古代,我国的瓷器产品不但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古老的瓷器手工业产品在世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