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义演变研究的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词义演变研究的理论基础。词义演变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1·训诂理论对词义引申的研究和总结。在现代语言文字学的促动下,章太炎、黄侃等学者试图将传统训诂研究引向现代化的道路。其后辈研究者在此道路上不断前进,如陆宗达、王宁较早总结了传统引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  相似文献   

2.
陆宗达先生在阐述训诂与方言关系时说:“我国古代的学者和训诂学家,不但对前代的古语十分重视,对各地的方言也早有研究,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见《训诂简论》第三页。) 福州话是诸方言的一种,她保存了许多古音和古义。许多古代汉语词汇还必须依赖现在的福州方言为之疏证。因为有些古籍中的词语,至今尚无工具书提及它的意义。例如《汉书·邓(徒乌)传》有“并托青盲以遯世。”其中“青盲”一词只活在口语中,又没有其他同义词可以代替,这时只有依靠方言来解释,“青盲”在福州话中就是“瞎眼”。“青”者,“黑”也,原来盲人中有一类“睁眼瞎”的叫“光瞎”,“青盲”同“光瞎”是盲人中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3.
《公羊传》是正文训诂的范式,在训诂内容、方法和术语等方面都为训诂学的日臻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它解释《春秋》词语,重指称义,更重附加义;其训诂方法灵活多样,包括因声求义、直陈语义和据境索义;其训诂术语初具后世训诂学规模,不但有一定的分工,而且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4.
古代各类训诂专著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训诂观念,这些观念对训诂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体式、术语、方法、范围等四个方面对《毛诗故训传》蕴含的“训诂理念”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其对训诂学所作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的训诂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揭示字际聚合关系,即假借通用关系、古今关系、正俗关系、繁省关系、正讹关系等,正确认识字的形、音、义;二是通过揭示语词组合关系,语境证义.江声运用这两方面的训诂方法,在尊承汉注、融贯汉注的同时,又能自申新义,特别注重辨析词义之细微差别,有所发明,成一家之言,达到精...  相似文献   

6.
骆鸿凯的《楚辞》研究著作,现在可查知的有专著四种,论文四篇。他早年师从黄侃,习训诂、声韵之学,治学谨守师法。以小学读《楚辞》,尊王逸《楚辞章句》,辅以《说文》、《尔雅》等,不任意发挥,务求其本真。  相似文献   

7.
马正林副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简论》(以下称《简论》)今年年初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第一部历史地理教科书。这部著作的出版,无疑对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有力促进,同时也可看作是建国以来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一次小结,亦满足了当前社会不同层次读者的实际需要。鉴于目前高等院校地理、历史学分设两系,差不多快要遗忘的“史地不分家”之说,在学科林立、相互渗透的今天又有回复之势,地理学和历史学又是与历史地理学最密切的专业和它的主要服务对象,《简论》从这种实际出发,全书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历史自然地理,下编即历史人文地理。体例新颖、适宜。大学地理、历史系授课侧重不同,可以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8.
曹禺是大家熟悉的剧作家,他从一九三三年开始从事话剧创作以来,半个世纪中写下了《雷雨》、《日出》、《北京人》、《明朗的天》、《王昭君》等十几部优秀话剧,他的辛勤创作为我国话剧艺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及其创作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所渗透出的语文学习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学习主体、内容过程、学习态度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其使用文字“随代损益,互有异同”的观点,“不可偏信一隅”的训诂风格和因地制宜的音韵研究以及以都城语言为基准的用语观等,对现在的语文学习仍有着深刻影响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人王树枏的《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古代方言的辞书,在汉语方言学史和词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氏以声音通训诂,运用"因声求义"训诂原理进行字、词诠解的方法,在传统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产生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而又全是作家个人规划、个人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与此前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演出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以历史故事、农民起义、神魔争斗为内容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不同.它的出现,标志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开始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编者选入了许多《诗经》的篇目,如《关雎》《蒹葭》《子衿》等,由于诗歌中提到的很多名物距今久远,在教学中对师生都存在阻碍,但是它们刚好也可以作为诗歌教学的切入点。《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后世诗歌中的很多典型意象都是基于名物的特点提炼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区别名物和典型意象。在《关雎》一诗中,教师可通过对“雎鸠”“荇菜”“琴瑟”“钟鼓”几类名物进行释读,思考如何将前人名物训诂的丰硕研究成果和教学过程、文本内容、思想主题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使教学过程有逻辑、紧密有张力。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的《楚辞》研究,主要集中在《管锥编》第二册《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中。其他著作中也有零星论述。这十八则中涉及《楚辞》作品二十七篇,主要从训诂、释义、修辞、评文、鉴赏等方面,对《楚辞》进行探讨。钱先生的研究偏重于具体的文艺鉴赏,艺术范型的研究,大范围的比较,多学科的对照。在自觉的美学追求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重要的古典小说,其在文学伦理方面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在伦理方面的选择、禁忌以及伦理环境,分析了《红楼梦》的作者在创作《红楼梦》过程中表现出的伦理倾向,诠释了此书涉及的伦理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尔雅》一书进行了恰当的介绍,指出它不单单是训诂名物的书,更是儒家经典之一,同时,也附带论述了郭璞《尔雅注》,邵晋涵《尔雅正文》和郝懿行《尔雅义疏》。  相似文献   

17.
揭橥文学艺术的真面目──老舍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思想简论石兴泽,宋秀明二、三十年代是老舍文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他通过学习理论名著、通过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创作道路,总结经验教训,其思想理论逐渐走向自觉。他在走向自觉过程中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旁征博...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孟学成就不仅局限于义理方面,其在考据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朱熹对《孟子》一书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所考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文本、人物史事、典章制度等诸多方面。在长期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朱熹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考证方法,主要有择优选取法、义理训诂和诠释结合法、比较验证法、专题式的考证法、阙如法、参验互证法等。这些方法彰显出朱熹的《孟子》考据学具有“广征博引,集众家之长”和“经世致用,注重现实”的特色,对明清时期《孟子》考据学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朱熹的“考《孟》之学”也存在重复考证、据己意断是非、考证不够全面深入等不足。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卞昆岗》属于创作还是译作?徐志摩是否译过《死城》?最近,凡尼同志在《徐志摩简论》中肯定这两部作品均是徐志摩的“翻译作品”(《诗探索》一九八○年第一期),但据我所知,事实并非如此。《卞昆岗》是徐志摩和他的夫人陆小曼合写于一九二八年的一个五幕话剧剧本,写的是“山西云岗附近一个村庄”的石匠卞昆岗的生活悲剧。最初发表于《新月》月刊第一卷第二、三号,署名“徐志摩陆小曼合著”。一九二八年七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卞昆岗》,并且附有余上沅的序。余序具体地介绍了徐陆二人创作《卞昆岗》的合作情况:“他的内助在故事及对话上的贡献,那是我个人知道的。志摩的北京话不能完全脱去峡山土话,有时他自己也不否认,《卞昆岗》的对话之所以如此动人逼真,那不含糊的是小曼的贡献,——尤其是剧中女人说的话。故事的大纲也是小曼的;如果在穿插呼应及其它在技术上有不妥当的地方,那得由志摩负责,因为我看见原稿,那是大部分志摩执笔的。”一九二九年中国戏剧社准备再版《卞昆岗》,该社丛书广告说:“徐志摩先生的诗文我们都读  相似文献   

20.
《红旗谱》和《白鹿原》是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具有史诗般品格的两部巨著,它们在审视历史、表现民族命运和民族精神、塑造人物形象、探索民族风格方面各尽其妙,各臻其美,但《白》在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等方面又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