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匈奴的后裔     
关于匈奴族的迁徙,中国史书除其内迁和滞留草原有较详记载外,对匈奴的西迁语焉不详,多为“向西方跑了”。公元前一世纪时汉武帝重创匈奴,部分匈奴或内服或西迁西域,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约五六十余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  相似文献   

2.
谈起当今书画界中的杰出女性,孟昭丽女士堪称其中翘楚。她的“书、画、篆刻.瓷刻”各尽其妙人称四绝一位书画家能如此全面发展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魏源的子系后裔和女系后裔的概况,提供了探究魏源后裔的信息,对于深入研究魏源与魏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活着近7万名蒙古族民众,其中成吉思汗所属的奇渥温部后裔约占半数以上。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以山区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原来的游牧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通过家谱、墓碑、口授的方式,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信念。西南蒙古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内涵着宝贵的民族人资源。  相似文献   

5.
历年来有关秦观葬地及其后裔的史料和文章多有讹误之处。秦观灵柩迁葬地在无锡惠山二茅峰间,而非“惠山西三里之璨山”;无锡秦园第三代园主秦炔实为秦耀之误,秦道然应是秦耀的曾孙兄弟秦德澄、德藻的长房孙。秦耀的七世孙秦蕙田使秦氏家族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与文物(家谱)等资料,探讨云南契丹后裔的历史源流。认为他们是蒙元时期随忽必烈征“大理”进入云南的,后被封于今滇西地区,由于军事镇防所需,这些契丹族官兵便留居云南。明、清时期,云南契丹后裔自称“本人”或“本族”,有的被封为土目、土舍,而广大人民群众则积极从事和发展各业经济,他们为安定地方,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和发展当地社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朱熹家族宗支繁衍,自他的祖代开始,到他的子孙后裔,多有与湖州的种种关系.从他的旅叔祖朱弁流寓归安竹墩,朱熹本人曾有湖州之行,到他的子孙辈,其间有六代人都与湖州发生关系.此后朱氏在湖州的后裔可分为长兴白溪、湖州获溪、竹溪、方丈港等支派.本文作者查证了现存朱氏家族的有关谱牒,对各支派的具体情况作了探讨,并对乌程令朱潜(湖州始祖)东渡高丽一事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云南契丹后裔的佛教是继承辽国时的佛教与云南佛教相结合,而发展成为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宗教,既有自己的宗教观,又有完整的宗教机构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根据青海省档案馆珍藏的《李土司家谱》的记载,叙述了土司制度的形成,李氏家族的族源,李南哥及其后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活动等,以期对研究青海的历史发展、民族关系、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文化风俗背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伏羲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传说、各种文献记载及相关地下考古资料看,伏羲不是神。伏羲与太昊原本为一人,是远古东夷“龙”崇拜部族的首领,他是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时期的即被称为“人文初祖”、“百王之先”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文明的始祖。  相似文献   

12.
清代湖南地区有地方官学藏书近90处。藏书来源主要是明代官学藏书遗存、颁赐书籍、购置、接受捐赠、地方自刻等。地方官学藏书提供了生员教材,为官员施政提供了参考,保存了历朝上谕、地方献等,对于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蒙哥汗灭宋战略计划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斡腹之谋”为蒙古前四汗时期灭宋总体战略,蒙哥汗1256年已决定彻底实施“斡腹之谋”而形成全盘灭宋战略计划。但其战略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历了几次较大变化,且一再受阻。因蒙哥汗驾崩四川、忽必烈自前线临阵退兵北归争夺汗位,蒙哥汗灭宋战略计划1259年以彻底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战国策》的“国别者八篇”和六种“中书”资料进行分类考辨,进而参照《战国策集注汇考》和《战国策考辨》,对其编订体系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15.
贵州余庆县田氏和翁安县王氏均自称为清初平南亲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后代。本文通过《田氏族谱》、“尚易田氏”碑刻、田氏族内历代传说与顺治《三韩尚氏族谱》、康熙《尚氏宗谱》、乾隆《尚氏宗谱》比较对照,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贵州田氏和王氏是否是尚之信后代进行考证,以有助于清代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察汗诺门罕是藏传佛教界影响较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也是藏区势力雄厚、地位显赫的政教合一领袖。"察汗诺门罕"这个蒙古语的称谓,是二世察汗诺门罕时期由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所授予的;18世纪初,鼓动、支持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的高僧是当时塔尔寺的法台——堪布诺门罕,而不是德庆寺主持三世察汗诺门罕。之后,察汗诺门罕所属部众被单独设旗,旗下属民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世俗首领捐献的蒙藏民众;自愿投奔察汗诺门罕或所建寺院的蒙藏民众;察汗诺门罕自己在蒙古部落中的所属民众,源自设旗之前的二世察汗诺门罕时期。  相似文献   

17.
白嘉轩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探讨了《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的形象,分析了白嘉轩的父子观、女性观以及他的人生观,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这一人物形象所蕴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客观而又具体地展示了这一人物深厚而凝直的化意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坚持不懈的事业。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搞党的建设,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我们党称之为伟大工程。本通过对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科学内涵的解读,论述党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9.
大学史辨     
许美德与陈平原以中国大学百年史为叙事框架向中国教育史家提出挑战。他们对数千年中国大学史建构的否定,折射出对中国学术传统的怀颖有其文化自我意识;同时中国教育史界也需要反思以往的大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柏濩考     
柏濩又作柏灌,最初居住在岷山,以鹳鸡为图腾或崇拜,并以之得名。柏濩族后来迁徙到达成都平原,取代蚕丛族,成为新一代蜀王,并在辗转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自己族类标志的地名,如"和夷"、"灌口"、"瞿上"等。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都曾建都瞿上,瞿上所在地可能就是三星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