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姗姗  闫利利 《传媒》2024,(3):43-45
2023年是学习雷锋精神60周年,为此《辽宁日报》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刊《纪念》以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纪念》特刊创新了雷锋精神的传播内容,以时间为脉络回溯雷锋精神,将“纪念”贯穿报道的始终,重视挖掘纪念雷锋的细节故事,传播雷锋同志的优秀思想,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传播形态上,特刊重视使用图文结合、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并设立“传承者说”专栏,通过故事讲述展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此外,特刊还重视多媒体与受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移动短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雷锋精神的社会意义,激发受众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为一家地市级晚报,如何避免与其它媒体的同质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体现出自己特色?<衢州晚报>以"解放"为报道切入点,先后推出了"衢州解放""浙西剿匪""思想解放"和"生产力解放"四大特刊,让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报道收到较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大日子。《人民日报》的《国庆特刊》以丰富的内容、多种报道技巧将国庆报道推向了一个高潮。本文以此次《国庆特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国庆60周年盛典里的报道内容、报道技巧以及编排特点,从而得出国庆特刊要实现其传播价值,需要组织者和报道者精心策划。只有突出媒体特色,国庆特刊才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9,(3):86-87
贵州日报“六一特刊”针对性强;《贵阳日报》系列周刊改革有新突破;《遵义》杂志的全球视野;《晚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视角独特;少年时代报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禹跃昆 《青年记者》2009,(24):64-65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对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各大媒体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进行国庆报道,并纷纷推出了国庆特刊。南方周末也不例外,于10月1日推出了《新中国六十周年特刊》,共计36个版面。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首都主流媒体,北京晚报编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于2011年4月推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的《江山》特刊.这个特刊每周五刊出,分为"史"、"迹"、"士"、"镜"四个板块,每期16个版.我参与了其中"迹"这个板块的部分编采工作.在参与制作《江山》特刊的过程中,如何在新闻特刊中挖掘和运用好既有的历史资料;如何通过深入采访为史实提炼出新的细节、新的观点等等话题,带给我们启迪,也引发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大媒体都做了相关专题,其中北京晚报制作了每周16个版、连续20周的大型专题《江山》.新闻纸如何在历史专题中出"新"?如何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独特的角度、发出鲜明的观点、做出专业水准,给大众读者留下深刻而独特的阅读体验?本文以《江山》特刊中的"镜"版为例,浅析新闻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读百年来的西方对华记录.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类文明史,传播技术面临的"时""空"对立问题一直制约着人类信息与情感交流.正如英尼斯在关于"帝国与传播"的研究中明确指出的那样:"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或者有利于时间观念,或者有利于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1日,重庆《江津日报》推出一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以下简称“特别报道”)为主题的特刊,特别报道高标准策划、高站位协调、高水平采编,全面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津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本文将以《江津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主题特刊为例,浅析地方党媒如何做好重大时政主题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是国庆六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辉煌的六十年,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十年一甲子,宣传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沧桑巨变,是2009年媒体的重头戏,《潍坊晚报》顺应形势,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祖国万岁》特刊,向共和国60华诞献礼。这一特刊由于内容丰富厚重,地域性内容较多,版面灵活多变,总版数较多,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至9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北京晚报推出了每周一期16版大型纪念特刊《江山》,共20期.创意特刊时,北京晚报人就在思考,如何让特刊不停留于事物表象,而能够以事实回答疑问,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中国人民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认识其间的辉煌与苦难、成长与失误、抉择与彷徨?更重要的,我们今天所选择的道路究竟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它的历史合理性与逻辑起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2017年3月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大庆油田报》策划推出了《里程碑时刻》特刊,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大庆石油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当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主办的《奋斗》杂志官方公众号同步推送了这期特刊。  相似文献   

13.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1,(19):2-3
人民日报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从6月20日起,人民日报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跨越90》。7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90个版,展示党的光辉历程。90个版分为要闻和纪念特刊两大部分。特刊通过选择、探索、宗旨、使命、创新、脊梁、忠诚、方略、凝聚、胸怀、挑战、强音12个主题词,"解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最早提出了传播偏向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存在偏向.文章依循其研究路径,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观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变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时间与空间存在博弈,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100年的光阴,铭刻着一个古老民族从衰弱走向复兴的漫漫长路;90年的历史,记录着一个执政党从蹒跚起步到稳健前行的曲折历程.201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北京晚报编委会决定推出大型特刊《江山》.作为特刊主创团队中的一员,我参与了《江山·迹》的制作.如今《江山》特刊已经完美收官,回首这一段难得的经历,我认为,《江山》特刊的成功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以人为观照的主体,用历史中的小细节还原大变革;二是体现地域特色,在历史中解读北京精神,进而获得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刘宏 《青年记者》2012,(31):36-37
媒介产品有空间和时间的差异。电影是偏向时间的,所以它的国际化最明显。而电视剧是偏向空间的,因之,它有本地化特征,虽然很多人在网上看电视剧。纪录片是偏向时间的,由此可见它比较适合作国际传播。而新闻是偏向空间的,于是,它在国际传播中遇到了更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28周年.这天,深圳商报向读者捧出了40个版的大型特刊--"改革开放30年·从深圳开始".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地媒体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宣传,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大手笔全图景展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接续奋斗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十堰日报》也紧扣节点,创新形式,特意为十堰辖区的10个县市区“量身定制”了10本特刊来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特刊刊名均采用毛泽东的诗词名句,如《风卷红旗过大关》(郧西县卷)、《又踏层峰望眼开》(武当山特区卷)、《喜看稻菽千重浪》(竹溪县卷)、《青山着意化为桥》(竹山县卷)等,其中,《风卷红旗过大关》(郧西县卷)是我们谋划最为成功、最为出彩、读者反响也最好的一本特刊,其主题鲜明,内容生动活泼,表现形式新颖大气,得到业界肯定和社会好评,报社也获得了新闻宣传和经营创收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对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各大媒体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进行国庆报道,并纷纷推出了国庆特刊.南方周末也不例外,于10月1日推出了<新中国六十周年特刊>,共计36个版面.  相似文献   

20.
传媒     
《新闻通讯》2008,(5):64-64
《北京日报》成奥运中文会刊独家主办方;人民日报海外版获奖;《空军报》创刊50周年;《2008奥运风》:奥组委京外唯一许可特刊;武汉城市圈报业联盟成立;《广州日报》“进军全球奥运城”;首张陶瓷报纸在安徽问世;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拉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