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灌输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灌输的实质是一种宣传教育活动,它既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也符合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科学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中灌输的内容、方法和情境,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谏 《教育与职业》2006,(14):82-8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担负的任务决定的,也是时代特点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主要是通过理论创新、深入学生调查研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必然要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扬弃,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基础,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实践。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主体性内涵和当代价值出发,探讨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科学把握"主体——主体"双向的互动交往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构建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思想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高校愈加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特别需要创新和转变,否则也难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取得良好的成就。通过研究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是智能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所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更易于师生们接受。本文主要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这一主题内容展开浅析。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是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益尝试,应在明确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系统科学地构建社区实践基地目标体系、管理组织体系、活动内容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总体上处于友好合作、团结共赢的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轨迹"变化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的拓展、教学模式的创新、团学活动的丰富、校园文化的打造、网络基地的建设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六个方面。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心理接受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相应理论知识解读和具体社会实践。无论是心理接受机制的接收单位、发出单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网络时代下,"80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政治意识、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有着新的变化和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新的思想领域给与重新定位,本文结合"8090后"大学生现实表现,从课程教学创新、价值观、心理教育和情商教育以及网络思想教育等方面,对"80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步入"微时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自然也会深受其影响。所以,本文笔者就从当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好"微时代"的各种手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创新和改革,更好地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新构建。  相似文献   

9.
<正>全球文化背景的宏观视域孕育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教育问题和政治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借鉴国外的道德教育经验,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从目标、内容、理论、方法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理念,提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设理论:发展古典思想教育精髓,结合接受理论和心理学原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汲取理论营养和实践智慧,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创新。为了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当继承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随之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系列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分析这些新特点、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新媒体为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加强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工作等措施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韩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145-14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来自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斗争、网络信息的巨大冲击、择业就业竞争压力膨胀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中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明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要任务,要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抓紧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抓紧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作为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并科学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现代和谐关系下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扬弃,成为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新视角,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建构理想的教育模式等方法来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需要是符合其社会性及发展目的的合理的客观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这种客观需要的满足产生的价值只能是“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性质作用只能用价值的大小来判定,不能用有价值和无价值,甚至用正价值和负价值来判定。  相似文献   

14.
邝邦洪教授指出:“以生为本是高校办学理念的核心。”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的重要意义,把以生为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核心,坚持科学的原则,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已经成为指导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原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也成为历史必然。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概括来说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提倡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要求,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还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必须实行对话式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  相似文献   

16.
求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到求实 ,首先要认识到“实”的地位 ,其次把握“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最后科学掌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求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列宁对灌输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理论贡献;灌输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等因素是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背景因素,为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力量。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灌输理论的内容、形式、主体和客体等方面的系统丰富和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大学生网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成是大学生网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石。本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任务,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提出了"一个平台三大阵地",即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平台,学生思想引领阵地,学生成长服务阵地和学生素质拓展阵地的大学生网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体系及其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必须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从课堂的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20.
"石油地质学"是资源勘查专业的主干和核心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引领课程思政,不仅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活力,也让思政教育增加了"亲和力"。"石油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在把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各章节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油气勘探历史、油气勘探实例和石油地质基本原理的讲解,有机地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学石油、爱石油、奉献石油"的专业教育、"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教育、"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把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向而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