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首都主流媒体,北京晚报编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于2011年4月推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的《江山》特刊.这个特刊每周五刊出,分为"史"、"迹"、"士"、"镜"四个板块,每期16个版.我参与了其中"迹"这个板块的部分编采工作.在参与制作《江山》特刊的过程中,如何在新闻特刊中挖掘和运用好既有的历史资料;如何通过深入采访为史实提炼出新的细节、新的观点等等话题,带给我们启迪,也引发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今年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华诞,一场围绕党史的新闻大战早巳在年初就打响.从4月份,作为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京晚报率先推出一份独具特色的党史百姓读本——《江山》特刊,共计20期.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我从年初就介入了《江山》的策划.经过编委会的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下来:特刊将分为史、迹、士、镜四部分.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至9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北京晚报推出了每周一期16版大型纪念特刊《江山》,共20期.创意特刊时,北京晚报人就在思考,如何让特刊不停留于事物表象,而能够以事实回答疑问,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中国人民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认识其间的辉煌与苦难、成长与失误、抉择与彷徨?更重要的,我们今天所选择的道路究竟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它的历史合理性与逻辑起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大媒体都做了相关专题,其中北京晚报制作了每周16个版、连续20周的大型专题《江山》.新闻纸如何在历史专题中出"新"?如何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独特的角度、发出鲜明的观点、做出专业水准,给大众读者留下深刻而独特的阅读体验?本文以《江山》特刊中的"镜"版为例,浅析新闻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读百年来的西方对华记录.  相似文献   

5.
时间和空间,以及时间和空间的产物,构成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说,相对于电子媒体的空间偏向,报纸这种以文字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媒体,更加偏向于时间维度.近年来,北京晚报相继推出"用新闻方式讲述历史"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特刊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江山》特刊,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不惟读者每周五蹲守报摊领报,人民出版社且结集出版,多家中央大报转载其内容.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历史学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成为一种思维的方式".2011年,在建党90周年、辛亥百年之际,当北京晚报决定推出一份长达20期的党史纪念特刊时,让我们感到最难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梳理这一个世纪的历史,能让读者既觉得新鲜可读,又获得感念与思考.这其实也是在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份大型特刊?正如《江山》第一期的封面所述:"我们的纪念更为了寻找……对大历史的寻找:一起拨开世事纷繁,看看身后,我们从哪里来;一同辨析思潮涌动,看看前方,我们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7.
2011年北京晚报推出的《江山》特刊获得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作为制作团队的一员,我参与了"北京寻迹"版组的制作报道.在整个特刊的制作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困难,比如如何把握历史的脉搏,如何在浩瀚繁杂的史料中选取适当的题材.更主要的是,如何做出符合北京晚报特色的特刊.  相似文献   

8.
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晚报每年都创作年度大型特刊,连续获得巨大成功,上至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下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从北京新闻媒体业界、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到北京晚报百万普通读者,嘉奖纷至,好评沓来.无论从创作规模上看,还是从读者反响上看,抑或是从获得奖项上看,《国家》、《梦幻》、《江山》这三大特刊,都无愧于一个名称:北京晚报年度特刊.而这三大年度特刊的成功,意味着传统报纸探索出了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故事为王.  相似文献   

9.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1,(19):2-3
人民日报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从6月20日起,人民日报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跨越90》。7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90个版,展示党的光辉历程。90个版分为要闻和纪念特刊两大部分。特刊通过选择、探索、宗旨、使命、创新、脊梁、忠诚、方略、凝聚、胸怀、挑战、强音12个主题词,"解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完美落幕,回首《开封日报》的奥运报道,从一年多前开设《奥运来了》栏目,到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精美特刊,从每周一个“奥运前奏”专版到奥运会期间每天至少4个版面的气势非凡的奥运特刊,一路走来,犹如奥运赛场,《开封日报》奥运报道也是亮点纷呈、精彩频现。  相似文献   

11.
莫娟 《当代传播》2000,(5):60-62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吸引读者,赢得市场,成为各家报纸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的经常性主题。 1997年 7月 1日,《广州日报》推出 97个版的《香港回归特刊》, 1998年 5月 4日又出版 80个版的《五四 80周年专辑》。国庆 50周年,《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都推出大篇幅、大版面的庆典特刊。《南方都市报》 2000年 1月 1日推出 200个版面的《新千年纪念特刊》,向读者解读 1000年历史,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就近年来几次重要庆典、重大事件推出的特刊、专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策划在先…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九十年沧桑巨变,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困苦走向兴盛,从黑暗走向光明,不断开拓创新,破浪前行。这一年的“七一”注定不平凡。以怎样的报道形式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成为各类媒体的重头戏。《燕赵都市报》推出的《灯塔》特刊以独到的创意、丰富的内容及精致的版式吸引了笔者。通读一遍,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2011年12月26日理论周刊推出年终特刊——《2011年,理论视野中的若干热点问题》;《2011年,学术界新论点要览》;《亮点:建党90年辛亥百年之新论》,剖析、总结一年来的理论热点,信息量大,学术含量高,内容丰富。我们认为,这期年终特刊有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一是对理论视野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梳理清晰、到位;二是对学术界新论点的归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大日子。《人民日报》的《国庆特刊》以丰富的内容、多种报道技巧将国庆报道推向了一个高潮。本文以此次《国庆特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国庆60周年盛典里的报道内容、报道技巧以及编排特点,从而得出国庆特刊要实现其传播价值,需要组织者和报道者精心策划。只有突出媒体特色,国庆特刊才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骆超 《编辑学报》2016,28(3):287-289
为提高刊物学术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根据《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00周年特刊”的约稿实践,从活动的策划、约稿过程跟进等方面回顾向编委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邀约整期综述论文的历程,从中提炼经验并进行思考,探讨特刊约稿的方法与策略.实践表明:利用重大活动契机约稿有助于提高成功率;约稿作者的精心遴选、充分而细致的约稿准备和及时的跟进对提高特刊约稿效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珠江商报》在2007年7月29日迎来创刊三周年之际,作为一张立足顺德的媒体,我们如何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想到的是出版一个特刊,内容是以梳理所记录的顺德的三年来纪念这个特殊日子。于是,80版的特刊《顺德这三年》如期出街,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2017年3月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大庆油田报》策划推出了《里程碑时刻》特刊,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大庆石油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当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主办的《奋斗》杂志官方公众号同步推送了这期特刊。  相似文献   

18.
《江山》特刊即将由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作为其中一名编辑,在我从事的书业报道中,有一类书是报纸内容的结集.新闻在一般理解,通常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速朽,但是面对内容还不错的这类书,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新闻如果只是一条条新闻,每一天都速生速灭,为什么有的还可以成书,并且让同样面临市场压力的做书人觉得,它还有第二次生命,是以书籍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三农前沿》是江山广播电视台2009年1月全新推出的电视对农栏目。栏目突出实用性,服务性和贴近性,每周一档,目前设有《江郎新风》《农情速递》《你问我答》等版块。《江郎新风》主要介绍江山农业发展中的创新做法和经验,讲述一个个具有时代感的三农优秀典型和致富故事。  相似文献   

20.
前不入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期,下一期便是第六卷第一期——也就是《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常人有所纪念,大概是大家聚拢来大喝大吃一顿,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效忠于自己肚皮的纪念方式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