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芳 《新闻通讯》2010,(7):36-37
在我国的媒体实践操作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物报道等同于典型人物报道,不是典型也就意味着不可能进入媒体视野。自20世纪40年代典型报道发端以来,经过建国初的兴盛后,  相似文献   

2.
如今,红色文化在创意与传播上表现乏力且走向偏颇,究其原因,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与舆论场塑造的排斥和冷漠是本质根源。本论文先分析了表现乏力与偏颇现状,接着分析了造成这一困厄现状的原因,最后从一种核心文化要取得价值认同必须建立在人性人伦的基础上这一根本规律,得出了红色文化创意与传播的价值认同与舆论场建构应把握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盛芳 《传媒观察》2011,(12):36-37
在种种新闻活动中,典型人物报道作为重要的报道样式,对内可传达党的政策方针,弘扬时代主流价值,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对外则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通过各种修辞话语的运用,能构建民族文化精神认同的空间。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跨文化传播存在着信息符号、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以及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不一致等困难。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到对外报道的传播效果。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对外报道实际上也属于一种文化交流与消解文  相似文献   

4.
5.
孟小捷 《新闻战线》2022,(13):71-74
新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要立足时代大背景,在深刻领悟“科学家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好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增强人物报道的感染力、表现力、说服力,讲好科学家故事、展现好科学家形象,让科学文化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时代氛围中得到更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为鉴,以钟汉良粉丝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为例,考察分析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粉丝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其传播仪式的意义,就是通过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凝聚人心加强集体内部团结,在建构粉丝文化中发掘更多正面健康积极的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纳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普通人、“小人物”报道近几年持续走红,相较于以往的典型报道对政策宣导与“意义呈现”的重视,这些“非典型”报道更注重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这种转变既有对固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拨、传媒对现实关照的理性与自觉因素,也与受众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及对故事、传奇的需求有关.转型后的人物报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呵护、人类良知与灵魂的守护上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物报道,主要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其重心在于展现人物事迹、展示人物精神层面、折射人物性格特征.报纸基于文字逻辑之美、深度之美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在满足读者信息和情感双重需求的同时,也向其展示出愈加丰富完整的生活.综观近年来都市报中的人物报道,正在以其鲜活外表和深刻内涵发挥着媒介功能,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对报纸提升形象、营造品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极地》讲述了在藏区极端自然环境下生存的21位普通民众的故事,将高原人民的生活面貌、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等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深度诠释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尚德重义、以人为本等价值内涵,并从生态观、人文观、集体观、人生观四个层面建构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全片着力于微观层面的话语策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价值传播和认同建构。  相似文献   

10.
跆拳道运动文化认同的媒体传播,对于跆拳道运动的国际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文化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运动文化认同的媒体传播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武术运动文化认同的媒体传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3,(24):76-80
广告符号传播是发掘广告信息的内涵并进行编码解码的公共沟通活动。本文在文化语境的框架下,关注广告传播的文化认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和逻辑梳理,解析了广告符号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廓清了受众对广告符号传播的文化认同产生归属的路径。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强化广告符号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公共沟通活动的创新拓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传播体系对党的革命宣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延安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价值认同、政策规范认同、组织管理认同。一时间在新闻传播网络形成,知识分子政策确立,以及群众间人际传播互动频繁的状态下,营造了推进全民抗战的文化氛围,为先进文化搭建了良好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3.
如今,网络社交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不再简单以血缘或地缘关系来连结彼此,而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联系起来。本文以网络社区豆瓣网为例,对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兴趣建立的"陌生人"社交机制,并分析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所达到的文化认同建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时加强人物报道,有利于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平凡英雄,而传播力会对人物报道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人物报道传播力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先分析了人物报道、传播力的概念,之后分析了新时代人物报道的特点与提升人物报道传播力的策略。在分析后发现,人物报道具有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等特点,若想提升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就需要精选身边普通人、着眼生活普通事、引用性格鲜明语言并灵活应用各种媒体手段,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物报道,充分展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相似文献   

15.
祁兆胜 《新闻战线》2022,(23):110-111
人物报道的目的是通过人的思想、精神去教育人、感染人。个体品格、精神的汇聚和传递,能形成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媒体借助人物报道体现人物精神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挖掘新闻报道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媒体报道在奥运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弘扬奥运精神、国际文化交流、国家形象塑造三方面探讨了北京奥运报道的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李萌 《传媒》2018,(8):83-85
新媒体时代发展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困境.为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贴近性、融合性来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价值建构,彰显传统文化在构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重塑文明方面的重要传播意义,从而达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柯 《青年记者》2020,(11):33-34
文化认同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追寻和确认自身文化属性的过程.个体向社会或群体确认自我身份和价值走向的过程中,会建立二元对立逻辑,如能接受或认同某种文化价值,会形成精神共同体,继而延续成为民族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孙闻迪  李倩 《新闻传播》2022,(9):109-111
中国电影的全球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对于中国文化认同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国电影无论是在制作内容上还是在展现形式上都具有极其特别的民族代表性,展现出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可以意识到,随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播不断深化,当下的电影产业已经不仅是在经济意义上发展的产业,它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对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战略手段。如何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平衡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和全球性,是我们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传播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现状,提出中国电影输出要使“民族性”与“全球性”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新的文化产品传播方式和手段,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