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夫  清越 《出版参考》2005,(3):38-38
生在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  相似文献   

2.
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嚼剩下的馍,是把别人发现的知识传授给你。你并没有读自然的“原典”,“自然课堂”,则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自然的“原典”,以激发他们原创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张亚红 《大观周刊》2013,(6):208-208
对于好多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不像语文等学科,可以理解。这样的感觉常常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轴对称”这一节课时,书本上定义为: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  相似文献   

4.
父母,先别慌     
孙云晓先生的最新力作《孩子,别慌》针对"童年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不仅让广大读者们有机会认识到当代青少年身上所负担的沉重压力,而且还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让孩子不恐慌,父母首先莫慌张.  相似文献   

5.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要让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抱怨命运多舛,被挫折打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调适自我,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百折不挠,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从挫折中拯救出来。  相似文献   

6.
父母,先别慌     
孙云晓先生的最新力作《孩子,别慌》针对"童年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不仅让广大读者们有机会认识到当代青少年身上所负担的沉重压力,而且还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让孩子不恐慌,父母首先莫慌张。孩子会放大父母的焦虑形成"童年恐慌"。正如孙云晓先生在书中所言,许多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孩子"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  相似文献   

7.
张兰梅 《大观周刊》2011,(39):178-178
英语是一门用来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把书本上抽象枯燥的东西变成具体并有趣味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圆满的教学爵的。  相似文献   

8.
1.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西方教育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组织领导能力也颇为重视,并同时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其教育方式主张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2.让孩子享受真正的兔费教育,使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9.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1,(38):90-90
笔记本黑板 轻巧便携的木质黑板专为孩子设计,独特的笔记本电脑模样引人注目。让孩子拥有这样的人生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个不错的主意。产品售价35美元,约合人民币224元。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读书     
大约是为了自豪,自豪于孩子的聪明和大人的家教,经常有人让他(她)的孩子─—总是三岁或四岁的样子,站在我的面前给我背诵唐诗。逢到这时,我就在心里颇为尴尬,但也只好言不由衷地赞美。 因为在我看来,这样大小的孩子是应该属于童话的。倘是背诵,不妨去背诵几首儿歌。夸耀自己的孩子已能背下唐诗百首,其实未必是好事─—至少是不那么必要。因为这样大小的孩子,还读不懂唐诗;而孩子能够读得懂的,家长们又错过了。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待孩子的严肃认真,尤其是严肃问题,在家也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忘记自己是慈祥的母亲或是仁爱的父亲。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本书收录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8,(2):8-8
青涩少年版——青春冲动的诱惑? 现状:据媒体报道,一位父亲无意间听到年仅12岁的孩子给同学打电话说“我都结婚三次了”,这样的流行语在一些刚上初中的孩子之间流传,让家长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3.
拍摄少年儿童题材的照片贵在真实。唯有真实才能达到自然与生动。孩子是天真的,童年是富有幻想、好奇、快乐的时期。懂得孩子的心理,熟悉他们的生活才能拍好他们的照片。但是,有些拍摄者到幼儿园或小学去采访时,先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让孩子们这样干或那样干,如果孩子的动作不符合拍摄者的要求,再加上一心想协助记者拍好照片的老师在一旁加以斥责,这样就会把天真、活泼的孩子拍成有形无神的小木偶。有些幼儿园的好心老师,为了把孩子拍得“美”一点,专门替孩子化妆打扮,穿上新衣,有时还要涂脂抹粉。结果往往会使有的孩子被自己一身打扮所吸引,有些模仿性强的孩子受到电影与电视的影响就会摆姿势、忸怩作态,变成了小大人,缺乏童稚的天真。  相似文献   

14.
我爱书,书伴我一生.我的一生和书难解难分,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情缘. 一、图书馆让我看到图书世界之大 我童年就喜欢读书.不过,那时候没见过如今这样琳琅满目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儿童文学.我真有点儿妒忌现在的孩子,他们能够有许许多多五颜六色、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我小时候,一来印刷事业不如现今发达,二来家庭条件实在太差,父母又没有让孩子读书、开发智力的意识,我所见到的只有小学课本.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我上初中的时候,常到新华书店和锦州市图书馆去转悠,才知道图书世界之大.  相似文献   

15.
某报副刊发了这样一张照片:花篮旁,一稚童着鲜丽的日本和服作娇媚状题图文字是:妈妈,我像不像日本人?看了这幅照片我有一种苦涩的味。当然,孩子是纯真的,家长让孩子穿和服拍张照片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报纸和编辑身上(大概是无意的)。配了这样的文字说明,客观上会起到什么样的导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前,董宏猷在江西少儿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三十年后,他的新作《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曾经的江西少儿出版社,就是今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曾经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今天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都是一个爱孩子的长者为爱幻想的孩子编织的梦幻童话.我们常感叹韶华易逝、沧海桑田,但是董宏猷三十年造一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三十年坚持让梦飞翔.他和他们的执著让人相信,有一种情怀坚如磐石,时光盗不走,岁月摧不毁.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无锡某校准备举行捐资助学仪式,并邀请电视台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不料这一善举却遭到受助学生家长的不满,他们告诉校方:“记者来,我们不来。”学校不解,问其原因,回答是:“让我们的孩子在电视上亮相,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人有穷富之别,但人格应是平等的。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穷困家庭的孩子,同样享有人格的尊严,社会应为他们创造平等的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相比之下,穷困孩子的心灵更敏感,情感更脆弱,更易受到心理打击,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毛病,而这样的心态是极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此,穷困家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李先生的女儿只有3岁,在一所幼儿园入托.前两天,李先生去接孩子时,被门口一位老师拦住了,让其掏钱为孩子报英语班.  相似文献   

19.
自己的孩子,即使再疼爱也终归有一日要放手,让其自己闯荡,Red Hat的创始人Bob Young就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场上的教子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但大都是单方面的说教式。教育父母的一套,教育孩子的又一套,这样导致父母孩子无从下手,不但没有取得双方互助成长的效果,反而使得双方关系更加僵化。针对这种情况, 中央编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和谐教子”丛书,包括《决定孩子前途的45个细节》、《决定孩子前途的11种能力》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