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更正防梗阻     
新闻传媒在传递信息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些误差或讹传现象。因此,重视更正机制运转,是提高质量,尊重读者的大事。被称为“南国第一名胜”的凌霄岩,于今春发生惊天动地的被炸事件,许多报纸纷纷报道,上海新民晚报转载广州羊城晚报的报道:凌霄岩胜景毁于一旦。并特派记者前往广东云浮和阳春县交界的凌霄岩实地调查,炸的仅是一些旅游设施,主要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并未遭损。毁于一旦当是讹传。若简单更正,敷衍一番,也未尝不可。但为交清实底,记者风趣地写道:“阳春县县长颜文灿、副县长黎富登则告诉记者,‘凌霄四大奇景’被全部破  相似文献   

2.
癸酉新春,位于广东腹地的“南国第一名胜”凌霄岩风景区,忽然一夜之间,在“惊天动地”中名扬全国。从农历正月初四下午起,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凌霄岩景区内,爆炸声此起彼伏,持续不断,直到迎财神的初五将近结束才稍息。30小时的爆炸声中,不少物品遭到毁坏。山路崎岖,通讯不便。凌霄岩的爆炸声10天以后才传至山外。2月6日下午,当天的《羊城晚报》刚刚出版,不少读者的目光就被一条大字标题紧紧吸引住了:《南国第一名胜广东凌霄岩风景区遭数百歹徒狂轰滥炸》。2天后,晚报中发行量  相似文献   

3.
王辉 《声屏世界》2001,(1):21-22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声画高度溶合的典型场景。在1998年抗御特大洪灾、以及在1999年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出现了许多采制得当的典型场景,引得许多人边看边流泪、边流泪边看。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样一条消息:在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之后的第二天,处理善后事务的我国代表团来到了被炸现场。这条报道代表团在被炸现场的新闻,向人们展示的是坍塌的楼房、被导弹击穿的楼板,在一片残砖碎瓦里,朱颖烈士的父亲——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把抓起带着女婿、女儿血迹的棉被泣不成声……那一瞬间每个人,都会被深深地打动。  相似文献   

4.
吕岩松的名字随着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随着北约对中国驻南使馆野蛮袭击而为许多人熟知。在人们心目中,吕岩松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赶赴被炸现场,采写报道,拍摄照片;吕岩松更是一位英雄,在我驻南使馆被炸后,果断、冷静、迅速作出反应,第一...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8日我国驻南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事件发生后,我国的新闻媒体,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还是被称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媒体,绝大多数迅速地报道了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辟出专门版面对这一事件作跟踪报道。五月中旬的一次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受众中,84%的人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比平时多了,68%的人比平时爱买报纸了。这次调查还显示,与媒体的意见相一致,几乎100%的受众不相信这是一次“误炸”(据《北京青年报》5月19日报道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说,在使馆被炸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了确认我3位记者为国捐躯的消息;第一个发回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了北约使用了5枚导弹。  相似文献   

7.
吕岩松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去年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炸弹落下后,他常常第一个到达爆炸现场,拍摄下那惨烈的场面;他的文章使亿万中国人为之激动、为之流泪、为之愤怒。是他,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了我3名记者为国捐躯的消息;第一个发回了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了北约使用了5枚导弹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他也是我被炸使馆中唯一幸存的记者……这,是个浑身是胆的英雄,一条无所畏惧的好汉。可当记者推开他办公室的房门时,迎接的却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他一脸的书卷气,热情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腼腆、…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9,(4)
《中国青年报》对我使馆遭受北约轰炸事件的报道,既体现出党报的庄重,又兼有着“青年报”所具有的激情与活力。党报的庄重性,多体现在《中国青年报》硬新闻的设置上。首先,我使馆被炸后,《中国青年报》集中了头版的几乎所有的版面,予以报道。而头版头条又以重笔报道...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11日,新华社发出一条醒目的消息:被称为温州“腐败楼”的中银大厦将以定向爆破的方式“了却残生”。届时,这座6年来被当地群众关注的烂尾楼,将随着隆隆的爆炸声“寿终正寝”。想不到两个月过去了,炸楼仍不见动静。可不,建楼容易炸楼难。这是一座“中国爆破第一高楼”,难度可想而知。一家似乎被认定胜券在握的企业因独享其成且承爆条件不达标而被淘汰出局。现在,炸楼工作真正开始浮出水面。记者从温州有关方面获悉,温州市政府决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爆炸这座“中国腐败第一楼”。2003年11月20日,全国有7家能承担爆破的特殊企业报名参…  相似文献   

10.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使巴尔干地区又一次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中。我驻南记者立即投入了对南斯拉夫被炸领土和人民遭遇的报道。社会环境骤变,导致报道时效、报道领域、采访方式以及新闻写作、传发稿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火,使他们成为出生入死而又引人注目的驻外战地记者。一方面,他们的报道,仍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国际报道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战争的突发性、灾难性以及其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为人类所广泛深切关注。客观形势要求他们必须迅速而有效地向陌生的战地记者角色转换。在这个转换…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原因,记者的稿件有时也不能面世;只有当它们成为历史时,才容许人们探幽思微。本文是新华社记者解国记对两篇报道的追忆,它披露了四位老农跪在穆青面前的原委,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因水源问题引起的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被炸事件采访报道经过…… 事已久远,情却悠悠,也许读罢,你会对记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对南联盟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轰炸。他们炸机场、炸桥梁、炸电视台、炸城市……却一直声称轰炸的只是军事设施。这种霸权主义的侵略行径给南联盟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激起全世界正义之士的愤慨。1999年4月4日,北约再次对贝尔格莱德市进行轰炸。中央电视台记者迅速赶赴现场,发回了他们的现场报道。我们看到画面上有一处被炸地点浓烟滚滚,只见浓烟弥漫,隐约还可以听到爆炸声,记者介绍那是供暖中心。而距此300米远的地方便是一个居民区,记者采访了路过的两位居民。他们说,只要炸弹稍…  相似文献   

13.
1999年5月8日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事件发生后,我国的新闻媒体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还是被称为“第四媒介”的因特网新闻网站,绝大多数迅速地报道了事件发生的情况①,并辟出专门版面对这一事件作跟踪报道。5月中旬的~次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受众中,84%的人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比平时多了,68%的人比平时更注意买报纸阅读。这次调查还显示,与媒体的意见相一致,几乎100%的受众不相信这是一次“误作”③。可以说,在使馆被炸事件的报道中,我国媒体的对内报道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媒介在国际…  相似文献   

14.
林晨 《视听纵横》2006,(5):115-116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采访好典型人物,完成出色的报道,尽可能地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是一个记者的毕生追求。本文试以采访典型人物中的点滴体会求教行家、同仁。一、不能用“高大”苛求典型谈到典型人物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刘胡兰的“英勇无畏”、董存瑞的“舍身炸暗堡”、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7,(5):37-37
美国前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在自己的回忆录《国务卿女士》中,谈到她任期时经历的中美关系。她是这样回忆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的。  相似文献   

16.
画面 播音员(导语)解说 停泊在亚德里亚海上的美英军舰,今天向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发射了8枚巡航导弹,南联盟内务部的大楼遭到严重破坏,国防部也遭到袭击,请看本台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画面 记者站在被炸的大楼前,身后是消防车解说 各位观众,现在我是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向你做现场报道。当地时间今天凌晨0点4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早上6点45分,北约用巡航导弹轰炸了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南联盟内务部大楼。那么现在是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上午7点半,我们看到大楼还在冒着浓烟,但是大火呢,已经基本上被扑灭了…  相似文献   

17.
由我独家采写的《记者隐身惊曝麦当劳“毒油”黑幕》等一系列专题报道,被新华社《新经济报》独家刊发后,迅速被国内外众多媒体全文转发转载。其中有《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还有新华网、新浪网、中华网、人民网、雅虎网、搜狐网等知名网站。这篇报道不仅引起了众多媒体公众和网友的极大关注,而且还引起了中央高层和主要领导的重视。全国还由此开展了对烹炸食用油的专项大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某电视台在一个报道文化信息的栏目中,主持人提及反映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事迹的影片《董存瑞》时,介绍说:“董存瑞出生于察哈尔省,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她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9.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掀起了抗议浪潮。一向以客观公正自居的美国媒体对这两个事件是如何报道的呢?笔者对5月8日至5月15日一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CNN、ABC等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媒体———民意塑造者对该事件的立场和观点。一、美国媒体报道的几个聚焦点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各地的抗议浪潮,都进行了集中报道。通过分析发现,美国主流媒体这次似乎贯…  相似文献   

20.
严平 《新闻三昧》2003,(12):31-31
北京某报10月24日报道,据美国六大超市小报之一《世界新闻周刊》上周披露,萨达姆冒充自己的一名替身“奥马尔”,从7月5日到8月20日在一座由美军重兵保卫的办公楼里当清洁工。8月20日,联合国驻巴格达办事处被炸后,“奥马尔”第二天就突然消失了。中情局官员将“奥马尔”聘用材料上的照片、办公楼安全摄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