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江南的秋有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而自己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览一下这北国有着浓厚秋味的秋。其实这种做法似乎没有多大必要,因为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丽,而完美不一定是最美的。江南的秋虽然秋味不足,却显得淡雅质朴,不同于北国之秋的浓重。就像一杯茶不同于一杯可乐。而残缺的美正是如此,它美得不耀眼夺目,不火爆刺激,却给人带来一个无限的想像空间,尽管这样的美有些苦涩,凄凉、幽静,却总让人充满期待。江南的秋…  相似文献   

2.
抱抱     
因为一棵细细的冬青树,我的小院成了闹哄哄的地方。那么多人,一拨一拨地来,一拨一拨地去,又一拨一拨地来。肯定没有起风。一丝风都没有起,但是,淡灰树皮的冬青,它却在摇摆:摆个不停,狭长的树叶沙沙沙地抖动。"它真的在跳舞啊——"谁都这么说。院子里的这棵冬青树是突然  相似文献   

3.
残花之语     
北雁南飞秋又至。没有了春天的蓬勃,夏日的沉闷。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太湖西山那景色如画的山水之中,只感到秋日的宁静。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却又似乎带着些许淡淡的忧伤。怀揣一颗无法言喻的心,我开始作画中游。山间树木茂盛,但不知为什么,我却始终捕捉不到生命力的气息。在半  相似文献   

4.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这是铁定了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三个“来得”句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这也是铁定了的。我并不想提出什么异议,因为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见解的地方。但从8年前由我拟题的一次新教师招聘,  相似文献   

5.
送饭     
11月28日晴风竭力地扫着秋残留下的足迹,叶儿为秋的离去愁黄了容颜,却也只能无奈地蜷成一团,在风中瑟瑟发抖。树独自品尝着风的苦涩,立在风中,时不时晃几下脑袋,似在吟一首怀秋的诗。天被蒙上一层灰,大概也是在思念离去的秋吧。向手心哈口气,转瞬,凝在空中,似昙花一现,早早就谢了幕。再看那双早已变成红烧猪蹄的手,不禁埋怨起这可恶的天气来。这么冷,还要我去那么远的地方,说什么锻炼我,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她不想去。天太冷。只是可怜了我,还得由寒风、冻疮这左右护法一路陪伴。  相似文献   

6.
懂你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靠近你,其实我一直,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一向不懂音律的我,却对这首歌情有独钟,甚至记得里面的每一个音符。因为我深爱着我的母亲。母亲,我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您,我只看见您脸上不知何时又多了几道皱纹,您的满头黑发不知何时悄悄褪了色,您以前柔软的双手也不知何时变得粗糙僵硬。我不能说您是多么的伟大,我却能说您是那么的无私;我不能说您是多么的高雅,我却能说您是那么的朴素;我不能说您是多么的美丽与高尚,我却能说您是那么的温和与贤惠。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儿子…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8日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千年前刘禹锡发出的感叹。就像诗中所说的,秋往往象征了凄清寂寥,但我并不认为秋全然如此,我对刘禹锡的观点倒颇为赞同。秋没有春那么生机盎然,没有夏那么聒噪不安,亦没有冬的冰纯浪漫。但秋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标签。不懂它的人说它凄清寂寥,那是他们没有看到满地金黄的作物,没有看到秋那颗孕育万物的炙热的心。回过头来,看看窗外的秋景,也并非人们眼中那么凄清,无边落木萧萧下,生命的轮回是我们无法决定的。因此不要看到树的凋零风的哀号就觉得凄凉生命有开始也必会有结束。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即北京)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相似文献   

9.
万玮 《现代教学》2014,(4X):52-54
<正>一朋友推荐我读一本书,讲一位叫木村秋则的日本果农坚持20年种苹果的故事。这当然不是一本有关农林的书籍,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励志书。因为,很多人读完之后都想哭,其中也包括我。书名叫做《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二"傻瓜"木村秋则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农民,当了上门女婿之后,因为妻子对农药过敏,又偶然接触了一本《自然农法》的书,于是下决心不用化肥和农药栽种苹果树。  相似文献   

10.
本期格言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陈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我很早就听说,并且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因为很多人都曾经这么告诉我。但是后来,我终于知道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只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引用了它。直到最近,我忽然不再那么相信这句话了,因为我看到了另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这句话是一个小人物说的,不那么豪壮,也没有显出多大的智慧,但却更实在,也更适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他讲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做人是有成本的,要降低成本,还是应该多听听别人的话——但…  相似文献   

11.
一“你们同类,没有区别,你的同情就是看不起我,我不需要你的同情,还有你的施舍,如果我们的友谊是建立在施舍上,请你不用理我了,因为那样太虚伪了。”这是她最后一次和我说的话。她是我小学时的同学,名字很好听,叫许静怡。但人却长得一点也不像名字那么动听,她很瘦,几乎瘦得就像只有一层皮包着,太瘦了。脸长长的,额头上满是青春痘,但她却总是说:“这是表示我青春,我有活力。”  相似文献   

12.
距离     
远,因为有距离;近,也因为有距离。 作为一个人,那么就一定会和外物产生距离,而距离产生了美,却也产生了更远的距离。 我是住校生,一星期回家一次,回家的路途是遥远的,但我却没有一丝的急切,反之,我很平静地领略回家途中那份漫长的等待。  相似文献   

13.
抱怨     
《飞鸟集》很有趣,每一篇几乎只有一句话,每一句话却都意味深长,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40篇的那句话:“不要因为你没有胃口而怪罪食物。”我真的很佩服泰戈尔,他只用了那么一句话,就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的确,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不快,而去怪罪别人。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同学们好心地安慰我,我却把那当成一种讥笑。我讨厌他们,那一整天我都绷着脸,甚至没有和他们说一句话。我认为,是他们使我无心学习,因此没有取得好成绩。后来我才明白,成绩不好只是我自己没有努力罢了。面对自己的错,我却去怪别人,这只是一种没有用处的抱怨。一…  相似文献   

14.
朋友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可是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长大好痛苦啊,总是有很多个瞬间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干什么都变得好难。”我轻声细语地安慰她,挂完电话,我却沉默了。反观自己,明明在最好的年华里拥有最宝贵的青春,却那么容易焦虑,那么容易崩溃,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自责很久,因为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因为一个人走一段不算太黑的夜路而惆怅……  相似文献   

15.
感悟     
永恒的瞬间有人说:瞬间是短暂的。有人说:瞬间是美丽的。还有人说:瞬间是可贵的。而我却认为:瞬间是永恒的。正因为一瞬间是那么短暂、可贵,从而体现了它的美以及价值,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永久地记住这一刻……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位老师的真实经历。下课时,三(3)班有一个叫徐伟杰的同学告诉我,他捕捉了很多蝗虫。我说你为什么要捕捉那么多的蝗虫?他告诉我说,因为看到后面的课要上蝗虫。因为后面要上蝗虫课,所以自觉地捕捉了这么多蝗虫,这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诉我,在他家后面的草地上有很多蝗虫。我心花怒放,也不由得感叹,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17.
(一 )因为年轻 ,青春的禾是我生命的原始 ;因为成熟 ,金黄的火是我生命的本色 ;因为年轻与成熟的演绎 ,我在无意中注释了秋。是谁说秋是易感伤的季节 ?是谁说秋扑灭了热情 ,扑灭了希望 ?是谁说……不懂呵不懂。我是秋天原野里欢腾跳跃的一把火 ,是从春到夏 ,从夏到秋 ,流动着的不灭的希望。(二 )你是我的太阳 ,我是你微不足道的希望 ;我是你列队待阅的士兵 ,只因为你是无与伦比的太阳 ,你无视我的存在 ,我却不能不依恋你的目光。你是我的太阳 ,我是你的新娘。我为你日复一日地守望 ,守望一生的时光 ,守望一生金黄的嫁装 ,即使我将为主人镰下…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位老师的真实经历。 下课时,三(3)班有一个叫徐伟杰的同学告诉我,他捕捉了很多蝗虫。我说你为什么要捕捉那么多的蝗虫?他告诉我说,因为看到后面的课要上蝗虫。因为后面要上蝗虫课,所以自觉地捕捉了这么多蝗虫,这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诉我,在他家后面的草地上有很多蝗虫。我心花怒放,也不由得感叹,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一直在做着一个梦,(1)梦中总有一位端庄典雅的姑娘撑着古朴的油纸伞,缓缓地走在江南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我不知道那位姑娘是谁,也无从知道她是谁,但我却着了魔似的迷上了江南,迷上了她古朴的气质、脱俗的幽远以及那份不可言状的意蕴。我并不是个爱水的人,却对江南的水情有独钟。她没有长江的磅礴气势,也没有黄河的波涛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或者是经历过青春的人说,“青春就是一场梦,梦醒时,总是遗憾万分,或是没有记住纷繁精彩的故事,或是来不及改变结果,或是有些没有看到的遗憾,又或是总在忙碌中忘了欣赏”,而正在拥有青春的我们,却似乎感受不到这个烦恼,因为不知道那是梦,总是任意挥霍,却也不知该如何把握。那么我的青春到底是谁的梦,家长,老师,社会或是国家?家长往往是我们梦的起源,因为他们我们想要去奋发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