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大教师的智能结构,是由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所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本着重从电大教师应具有的智能结构的优化途径论述了电大教师智能结构的合理建构,以满足电大开放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1前言 对于教师素质目标的内涵,由于各研究者对教师素质理解和研究侧重点等的不同,他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三维结构模式”等。不同的“教师素质理论流派”对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规定”,使教师有了奋斗目标。一般认为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包括三个维度,它们是道德维度、智能维度和技能维度,这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成为振兴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发展和培养乡村教师的智能素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乡村教师的智能素养包括AI教育意识、AI教育知识、AI教学能力与AI教育规范4个维度,其相较于原来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两者既能建立起彼此“桥接”的框架,也能实现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超越,如扩大“意识”的对象与目标,扩展“知识”的结构与范围,提高“能力”的水平、范围及核心要求,提升“规范”的品质与层次要求,以及增益智能素养的知能情感。依据该“桥接”框架,乡村教师智能素养发展大致需要经历智能知识与技能形成、智能技术运用、规范与意识、智能素养形成4个阶段。为了保障乡村教师智能素养培养的落实,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智能教育配套政策以鼓励和引领乡村教师积极开展智能教学实践,也需要学校提供共性标配和特色选配的基础条件以及针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实践指南等实践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4.
1.因“人”制宜,挖掘地理教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智能,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智能分布点,考虑学生的智能差异,采用多元化的、阶梯式的教学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尝试到学习的满足感,从而在兴奋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弱势智能,优化自己的多智能结构。例如,在教“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时,为了发展学生的不同智能,我根据新教材“地理2”中的“图1.4”“…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高水平的教师素质,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化的教师,要具有现代化的观念、现代化的精神境界、现代化的人格和现代化的智能结构。除了职业道德以外,从发展教师的智能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提高教师素质要在“深、博、活、谦”四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在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从工具理性的视角出发助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发展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然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培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表现形态与关键应用场景。然后,文章从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性、培训数据采集的完备性、智能培训系统应用的接受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智能+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从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应用导向、系统组织实施三个维度,提出了“智能+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突破路径。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智能+教师培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的思维方式,智能结构及至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从“桶碗”型到“I”型再到“π”型再到“天”型,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知识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参照“天”型,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对“MI理论”运用于地理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MI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多种智能,且个体的智能结构是有差别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强项.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智能的培养和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大学生要成才,要适应当代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合理的智能结构。本文拟就工科大学生的合理智能结构及其建立谈几点粗浅看法。工科大学生的合理智能结构所谓“智能”就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由知识、智力和技能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一个创造力强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新型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教师要正视、尊重、善待儿童的差异,根据儿童的智能类型、倾向、结构的差异,帮助儿童个体将自己的智能巧妙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外部社会数智化正通过知识组合方式不断影响处于“三元空间”的包含教师在内的人类主体,知识获取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逐渐指向“个性化”大趋势。基于课堂智能分析场景的案例增量数据来进行垂直大模型学习,成为课堂智能分析大模型训练和人工智能支持教师能力分析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基于能力形成的过程视角和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构建了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然后,文章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能力进行智能分析判别,构建了基于课堂智能分析大模型的教师教学能力分析框架和培养机制;最后,文章以北京市某学校的五年级语文老师为例,初步构建了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能力的映射关系和教师教学能力框架。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培养和智能评测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以课堂为核心促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状态提供实证化数据服务”,这是智能研修平台的特点和使命。借助智能研修平台,可以实现教师从“教”到“研”的跨越。作为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智研团队通过中央电教馆推出的智能研修平台开展智能精准教研,破译课堂教学密码,促进课堂提质增效,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除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外,至少还有其他7种智能,如“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并且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多的使各种智能得到开发,从而促使问题解决更富有效率.而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一般认为: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否能将教师所讲的中心内容及时记下,即动脑的同时积极动手,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如何重新定义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和能力已成为推动未来教育发展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面对育人目标、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角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书匠”转变为“育人师”、从“结界师”转变为“联结者”、从“独行侠”转变为“协同者”。同时,智能时代教师必须具备“智”创课程、“智”联世界、“智”主发展三项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学为主并得到教师恰当指导的学导式教学法,以形成优化的智能结构为目标,突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教学基本结构,1982年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刘学浩首先提出后,在许多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教育、部队军事训练等各类院校教学实践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协同”教学活动成为可能,智能机器辅助下的教学也被称为“双师课堂”。但是,机器人真的能成为教师吗?这既是一个技术哲学问题,也是一个教学哲学问题。已有研究对机器人教师角色的阐释和分析走入了结构功能主义的穷巷,隐藏着对“教师主体性”和“教学不确定性”的忽视。在教学认识论中,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都不仅仅是抽象的角色,还是“具体的人”。教学活动也不能被简化为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下简单的因果反应,而应是复杂多样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品读     
<正>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变革必将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转变与范式转变。——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内容的新要求、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的新难题。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在《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挑战与路径》一文中提到,应对“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需要转变教师培训与研修项目的目标、模式与策略,培养教师核心能力;为教师教育者提供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8.
浅析教育能力及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形成和发展一定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当前有关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师的智能结构等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归根到底,其核心乃是教师的教育能力问题。什么是教育能力?构成...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一个人的智能存在于多个方面,每个人的优势智能又不尽相同,所以对人的智能要进行“多元评价”,这意味着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将基于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该文构建了一个高职教师多元评价体系,论述了如何在多元评价中促进高职教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1.因“人”制宜,挖掘地理教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智能,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智能分布点,考虑学生的智能差异,采用多元化的、阶梯式的教学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尝试到学习的满足感,从而在兴奋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弱势智能,优化自己的多智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