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不但有岩石、钢铁等硬物质,还有很多软物质,如手表里的液晶、我们身体里的血液,还有泡沫等。软物质个个身手不凡,有许多奇怪的性质,难怪被一些人看成“魔液”。现在,科学家已经逐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奇幻的软物质世界的大门,那儿有无数吸引我们的故事。本文根据著名物理学家周鲁卫教授所著的《奇妙的软物质》编写。  相似文献   

2.
<正> 【教学设计理念】细胞呼吸是生物体极为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学生不仅要理解其具体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和实质,也要充分地思考细胞呼吸与其他生命活动的联系及人们对细胞呼吸知识的应用。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思路:由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糖类、脂肪等)引出问题——糖类等所含的能量是如何转移到 ATP 中?紧接着让学生观察 Flash 动画,然后由学生归纳出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再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得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  相似文献   

3.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商业活动中,人们要和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形形色色的物质种类繁多、名称各异。有的物质既有堂而皇之的正式学名,又有广泛流行的俗称,有的物质还有商品名称、别名等  相似文献   

4.
李雅梅 《现代语文》2013,(11):102-103
语文教学资源一般由“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部分组成。“物质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报刊、其他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图书馆等等。此外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物质资源。可以说,社会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  相似文献   

5.
军事软权力的概念由中国学者首创,是对约瑟夫·奈经典软权力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延伸,但目前并未取得广泛认同。其根源在于软权力理论的内在悖论及对军事软权力探讨的缺乏。笔者在软权力视域下,引入“权力资源”概念,在反思软权力的同时,对军事软权力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判断标准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韦希 《中学理科》2002,(1):6-11,94
明确物质分类的根据及各类物质的从属关系,搞清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具体内容见知识体系与知识比较).准确把握“不一定”,避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产生知识性错误.例如,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一种单质(有的元素能组成好几种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相似文献   

7.
一、考查重点与趋势分析1.重点考查内容与占分比例本部分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判断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化合价与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赋分约为8%.各地中考加强了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很多省市选择与人们日常生活或环保问题相关联的物质,如毒品、药物、污染物、新材料等作为背景材料,以信息题的方式综合考查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以及有关计算,如黄冈市选用了“芬太奴”这种…  相似文献   

8.
不少初学化学的同学对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子的构成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搞不清它们各自的涵义,也难以区别它们,因此,在考试时老是出错。如: (1)错把分子的构成当物质的组成,例: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2)错把分子的构成当物质的构成,例: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错把物质的组成当分子的构成,例:磷分子是由磷元素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4)错把物质的构成当物质的组成。例: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吴海洋 《中学理科》2002,(1):1-6,94
从微观构成上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某些非金属单质(氮气、氢气、硫磺等)、共价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及酸等)等,分子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单位为一,符号为1,一般不写出.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但分子不一定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氧分子.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但分子问的距离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1 考查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在高考题中,对卤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主要题型有:对某具体知识点考查的选择题,与其他元素(如铁、硫等)或电解氯化钠溶液相结合组成的物质推断题,对卤素的性质、制法、用途等全面考查的综合题,以氯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取装置为基础的实验题.  相似文献   

11.
奇云 《教师博览》2004,(4):52-52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过去,人们只知道物质有三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20世纪中叶,科学家确认物质有第四态,即等离子体态(plasma)。1995年,由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创造出物质的第五态,即“玻色——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发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非常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模式。但是随着人们观  相似文献   

13.
武兵 《生物学教学》2002,27(5):F003-F003
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等 ,原产南美州 ,现广泛种植于世界温带地区 ,我国广为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 ,有芽眼 ,皮为红、黄、白、紫等色。块茎含有大量淀粉 ,各种维生素和各种矿质元素可供食用 ,作粮食或蔬菜。既然马铃薯可以食用 ,为什么人们常说要谨防马铃薯中毒呢 ?原来在其块茎中含有一种叫龙葵素 (又称龙葵碱 )的物质 ,该物质有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对治疗某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但物极必反 ,人若一次摄入大量的龙葵素反而会引起中毒 ,甚至死亡。这样一来 ,龙葵素就变成了毒性物质。假如马铃薯…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元素涵义 ;混合物和纯净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碱、盐的初步概念及组成特点 .2 理解 :单质和化合物 .  二、知识结构物质宏观组成 :元素分类 根据物质种类分混合物机械混合物 (如泥土等 )组成比较固定的混合物 (如空气等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如溶液 )纯净物 根据元素种类数分单质 根据性质分金属 (如Fe、Cu等 )非金属 (如O2 、C等 )稀有气体 (如氦气、氩气等 )化合物 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分无机化合物根据组成和性质特点分氧化物 根据性质分酸性氧化物 (如CO2 )碱性氧化物 (如CaO)其他氧化物 …  相似文献   

15.
重点解读一、物体物质质量在我们的周围有着许许多多的东西."东西"是人们的习惯语,就是物理中所说的"物体".物体总是由某种或几种材料组成的,如木桌是物体,它是由木头这种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液晶     
你也许看见过液晶平板电视机(图1)或用过电脑液晶显示屏。这种液晶显示电视、电脑液晶显示屏所显示的彩色图像与玻璃显像管相比,更加清晰柔和效果逼真,并且质轻体薄。什么是液晶呢?它为什么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图2Ⅰ固体分子只在小范围内振动Ⅱ液体分子活动范围较大Ⅲ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首先我们从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说起。在通常状况下,物质呈现三态的原因,可举下例来分析。例如我们看到固体如食盐(晶体)等,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因其中“微粒”(“粒子”)在特定方向排列紧密而整齐(只能在小范围内振动),且…  相似文献   

17.
夸克的发现     
夸克(Quark)是比质子、中子更微小的物质组成基本粒子。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兹维格提出物质组成的新理论,主张当时科学家所认知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中子、质子等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所构成的,并提出三种夸克,分别命名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例如,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与一个下夸克及胶子组成。夸克并不会自然、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有当粒子(电子或质子)以极高的速度(接近光速)发生碰撞时,才有可能产生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而且由于碰撞产生的夸克能量相当…  相似文献   

18.
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组成、空气和水等内容中,既有宏观描述(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也有对微观结构的认识(如分子、原子和离子);既有对具体物质(如空气和水)的研究,也有对抽象概念(如元素)的学习,在中考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其中部分内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软凝聚态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在软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情况,并预测了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外不少研究表明,学生倾向于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论或已有的实践经验开始自己正式的科学学习。而这些理论或经验经常会影响他们对科学(如化学)概念的理解与建构,有时甚至会起阻碍作用。如Novick(1978)、Osborne(1983)、Anderson(1990)、Kra-jcik(1989)的研究共同表明,学生由于受日常生活物质连续性模型的影响,在开始接受物质粒子模型后,也仍保留着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连续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