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和谐不是否认矛盾、拒绝矛盾、消除矛盾。而是要化解矛盾、协调矛盾、解决矛盾。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旭皎 《文教资料》2009,(25):119-12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叉"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这对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确立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结构和以城乡统一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努力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多种分配方式之间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等,总体上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基础构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之一。本文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入手,结合党的革命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从而教育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个人的发展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内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一定要在增强人们对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应把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6.
确立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结构和以城乡统一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努力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多种分配方式之间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等,总体上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基础构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法制环境逐步完善,这均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身与心,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界别之间的和谐统一。为此,我们应在城乡协和,区域统筹,人、经济。社会和自然统一等方面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文对政治文明、现代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比较论述,并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涵盖的主要内容,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与价值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是文化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涵义,需要沿着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两个思维向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这是十七大一大亮点。这一新提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整合、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体系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7月23日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好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基调,为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人民新的探索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形态或模式,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思想理论、理想目标、发展道路、制度设计、实践探索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实质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王浩斌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3):54-57,6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取向,实现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指令性计划、市场性调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15.
16.
杨琳 《文教资料》2012,(3):113-115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的地位。在当代中国,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为根本前提,把“五个统筹”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先进性表现在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党的先进性又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自己执政使命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和现阶段最低纲领的统一。提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党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在他丰富的思想理论中却蕴含有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深刻理念;毛泽东虽然没有号召构建"和谐社会",但他在实践中却曾解决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诸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本质规律的科学,系统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精髓"、理论基石、主要内容、基本范畴四个层次,蕴含着对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正确解答,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以严格的科学性、强烈的现实性和高度的开放性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中华民族振兴的要求。它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普遍性;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又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