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不美其名日:“教育后进生”,而实说:“教育差生”。这实在是因为这更符合这类学生在我们一般教师心中的真实印象。的确,无论我们怎样“偷换概念”,以诸如“后进生”这样的新名词来麻醉自己,也无论我们怎样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苦苦地“摸爬滚打”,“上下求索”,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差生教育依然是我们难以解开的死结,难以逃出的罗网……直到听了江苏大学一位实习老师的课,我方醍醐灌顶,有大彻大悟之感。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回归教育本原。近几年,衢州二中努力营造一种安静的教育生态系统,让校园清静下来,让学生安静念书,让教师宁静教书,打造学校的三种静界,提升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3.
4.
5.
肖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23-25,29
论述了教育的功能,认为本体功能是培养人,教育的其他功能都只是其派生功能。依据教育的主体——人的“存在状态”,将教育功能的释放分成生存境界、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分析了在对人的培养和对社会发展两方面分别体现为个体谋生功能、“成事”功能;个体乐生功能、“成人”功能;个体享用功能、“成己”功能。这三层境界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螺旋上升过程;是追求教育功能从有用到有意义,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7.
8.
当今教坛,"程红兵"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名字。这影响力从何处而来?是因为他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华东师大特聘教授集"四特"于一身的荣誉称号,还是因为他有着诸多头衔和社会兼职,抑或是因为他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出版了10多部专著,作了100多场专题报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的事业,是传播科学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事业。有了教育,人类才有了规范,才有了秩序,才有了理性。按理说,教育应该是最有理性的了,可是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在盲目和冲动下失去了理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因此,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成为优秀人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学生,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同时,更要用自己的心去研究学生,探讨最适宜的教育方法。记得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本教育专著《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6
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是当下全球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近日举行的"2012年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各国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未来教育的畅想。"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不再是因为无知来到学校,我们该怎么办学校,该怎么当老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我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三重境界"的说法。治学有"学""思""悟",做诗有"物境""情境""意境",参禅有"寻""无""空"。教书育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时代对教育境界有着不同的诠释。笔者因而常思,少先队教育的境界何在?重温杜甫之《春夜喜雨》,豁然而悟少先队教育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好雨知时节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亟需适宜的雨水,体贴人意的春雨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 相似文献
17.
张敬义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12):4-6
对话教学应倡导智慧对话,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杨福家教授谈教育,提出了三大理论。其一,“火把理论”——学生头脑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其二,“开门理论”——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其三,“大观园理论”——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到处观赏、探索。这“三大理论”对智慧对话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境界:通向教育圣殿的阶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境界是我国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它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教育的窗户。教育境界的存在是以境界研究教育的本体论基础,境界的可显示性是以境界研究教育的方法论为基础。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和审美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教师教育境界的提升通过“内美”和“修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