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涯艺术     
正其实,生涯之美也是一个"发现"的事,而不是用各种理论进行判定的事。生涯发展专家是谁?自己。这个专家最需要的是那么多的职业生涯理论吗?不是,他们更需要的发现生涯之美的能力。网传一段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相似文献   

2.
词汇包括音、形、义三个结构要素。词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单词的词形、词义、单词发音、单词用法等各个方面。小学阶段词汇教学应该注重“音、形、义”结合,听其音知其形.见其形知其音.观其形知其义。要落实词汇教学目标,需采取有效的词汇教学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豪放词风的开创者苏轼.其婉约词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他作婉约词有其感情基础、历史原因、才力因素。其词塑造了亡妻、舞妓、少女等形象,借词抒发其政治情怀;铺叙、比兴等是其常用表现手法,结构方式灵活多样;其语言极为冼炼、凝重,常选用一些凄冷哀婉之词,点化作者心境。总之,其婉约词塑造形象的成功、抒发感情的真切、表现手法的纯熟、运用语言的巧妙使其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豪放词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婉约词人。  相似文献   

4.
刘莹 《学苑教育》2012,(16):72-72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必须是严谨的、其行为是真实的、其情感是交流的、其过程是师生互动的。只有满足了这四个方面其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学者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其在黄州时期的思想,精神的研究,包括从文化的角度以及从人格、性格、精神等角度对其作出研究;二是对其创作的研究,包括对其散文、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研究,对其诗词的研究是重点;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其生活、行迹、交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学科化倾向较为明显。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强化其学科化建设。从其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学科化特征主要呈现整体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按照这个特征,可以通过专业式和广谱式并举、问题导向和学科导向兼顾、政府驱动和高校主体互动的路径来促进其发展。在前述基础上,针对其学科发展,应该采取夯实其教学哲学基础、确定其学科边界和主体领域、加强平台和人才建设等措施来明确其方向。  相似文献   

7.
观其神、听其音、提其问、交其心,用此法驾御学生,不但能有机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密切合作,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祝萍 《教育学报》2004,(12):21-24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 ,而“说”是最直接的交际手段。本文提出以下五“说” :一、让其愿说。二、让其敢说。三、让其想说。四、让其有话说。五、让其有机会说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干部在高校的管理中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明确其任务,提高其素质,优化其结构,健全和完善其选拔、培养、考核、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人的认知方式、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态度倾向、道德品质等的综合表现。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是一种主要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向师力,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教师该如何展示其人格魅力,让其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的艺术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理论的土壤之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重生命、崇意境的特点,而且结合他自己精深独到的见解,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焕发新的光彩。同时,他将这种艺术理想融于艺术创作之中,写下了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的诗集《流云》。理论与创作的互证互释,使宗白华的艺术世界成为他审美人生的一种最好的印证和诠释。  相似文献   

12.
庞薰采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的演变是和他的艺术理想与追求紧密相关的,这一条主线就是庞薰采的艺术救国思想。其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艺术救国,为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他的艺术活动符合中国艺术发展方向,起到了引领中国艺术与设计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风眠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绘画大师,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他主张艺术上要“调和中西”。纵观中国和世界的绘画历史,唯有他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林风眠的艺术思想和成就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紧密结合的,他的艺术成就中,有着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烙印,深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具有自觉的艺术意识,除了在艺术审美观念上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外,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具有为实现此种审美认知所使用的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贾平凹小说的艺术技巧观集中体现在他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造性化用中。贾平凹对传统文学理论中虚与实的理解,小说与说话关系的理解,以及从民间和古语中寻找好的语言等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发展,就是从文学表现的技巧上对中国传统审美元素的创新和突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情绪。  相似文献   

15.
陈复礼先生的摄影艺术以及他对摄影事业的卓越贡献为世人所公认。在其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不断汲取西方的艺术精华是其所取得的成就不可或缺的部分。陈复礼先生通过对西方艺术的构图形式、选取题材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理性汲取,在摄影艺术上找到了东西文化艺术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诗歌艺术表现论在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艺表现论亦为王夫之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夫之诗学表现论的要义乃是追求艺术的有机与浑成 ,包括艺术意象的浑成、艺术结构的完整和艺术章法的完好等。王夫之的这种艺术浑成论的诗学观念虽然不以独创性取胜 ,但深刻地体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创作经验的全面反思 ,又是对中国古代诗学艺术表现论的系统总结 ,达到了中国传统诗学对诗艺表现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认识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有才曾以五句子山歌而名。他90年代的抒情诗注重个体的内心感受,呼唤人性的自然回归,批判传统明和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正是生命意识让陈有才的诗情、诗艺、诗风发生了惊异的擅变,从而成为中国当代中年诗人寻求诗艺突破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8.
保罗·塞尚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几何构成方式,使得艺术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从艺术的传统法则到按照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来处理画面,从而推动了艺术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每个时代变化所酿成的时代性格,都会在中国画身上得以集中体现。陈子奋先生的白描艺术成就了一个时代艺术创作的高峰,这既是其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厚积薄发后不期然而然的应然,时代性格催化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三分人事、七分天"的最好诠释。不同时代性格对艺术创作必然产生不同影响,陈子奋先生艺术成就背后所体现的时代性格及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值得当代画界同仁深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常量意象之一。在古典诗词中,它受传统艺术精神的局限,多呈现“静”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突破了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限制,其笔下的山意象不仅充满着奔腾飞跃的“动”的属性,而且更多的是借山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突破主要源于他的胸襟,对自然界的本性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