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柴发火过程是这样的吗陕西渭南地区教育研究所(714000)李超贵刊九二年第二期刊登的《火柴与化学教学》一文中认为:“火柴头在火柴盒皮上划动时,由于玻璃粉加大了摩擦力,产生出较多的热量,使火柴盒皮中的红磷转化成白磷.白磷易燃.”从而引起火柴头药的燃烧...  相似文献   

2.
杨文润 《湖南教育》2001,(16):55-55
在化学实验研究中,有很多需要将物质点燃的实验,一般用火柴点燃或用点燃的酒精灯加热点燃,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要验证白磷的点燃、空气中氯气含量测定白磷的点燃、白磷与红火点高低对比实验中磷的点燃,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98年第9期《“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案》一文中有一实验,用一火柴头蘸浓硫酸,置干空气中约10秒钟,火柴头燃烧了,作者的结论是:火柴头上的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后,产生了大量热量,达到了火柴头上物质的着火点后,即燃烧起来,证明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是错误的.这一实验实际反映了浓硫酸的氧化性,而不是什么吸水性.以下作简单分析.火柴头上的物质是氯酸钾、硫、玻璃粉,在与火柴盒皮上的红磷摩擦时发生如下反应:6P+SKCIO3=SKCI+3PZOS+Q,3S+ZKCIO。=ZKCI+sSO。+Q;火柴头燃…  相似文献   

4.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锥形瓶、玻璃棒、气球 【设计实验】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相似文献   

5.
一、红磷转变成白磷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第6页演示“红磷转变成白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一处写到,小女孩坐在墙角里用火柴在墙上擦燃了,眼前就出现了一些美丽的幻景。读到这里,今天的小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火柴怎么能在墙上擦燃呢?以前,教学这一课时,我都是先向学生介绍火柴发展的历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学非常顺利。最近的一次教学,我一改以前的做法。首先,我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个学生问:“我们知道的是火柴必须在火柴盒上使劲划一下才会燃起来,为什么小女孩将火柴在墙上一擦就会燃起来呢?”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对他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本课讲的是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坚持做科学实验的事。该课第三,第四自然段多次涉及到一些化学知识如“白磷的燃烧”、“硫酸烧毁他的衣服”、“硝酸差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什么是白磷、硫酸,硝酸?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又为什么会产生危险呢?白磷是一种蜡状的固体,易燃烧。在常温情况下,白磷也会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积蓄体内达到了它的燃点(40℃)时才能自燃,实验证明:若气温在25℃时,白磷在空气中至少要五分钟后才能自燃。为什么课文上提到的是“一遇空气马上燃烧”?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了解发生此事所处的环境条件了。  相似文献   

8.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涵,可以按照实验感知、现象透视、结论推广、理论追溯四个步骤加以探究. 一、实验感知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瓶口用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塞住(塞子塞好后玻璃棒要能跟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伸入瓶内的一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同时将白磷点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将其放到托盘天平上,发现天平依然平衡.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69页中有一“白磷的燃烧[实验4-1]”,老师们在做此实验时都是按书上操作的方法和顺序来做,操作完了,实验现象也出来了。但在此实验的现象中,笔者曾几遇“不理想”。因白磷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有限的锥形瓶空间内,久久得不到“平静”,有的甚至见缝插针从瓶口与塞子间少许的缝隙中“钻出来”。这样“质量守恒定律”就难于圆满地向学生说明清楚,只能说是“误差”罢了。对此问题,笔者通过反复地想、反复地做,终于解决了这个实验难题。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毒性是物理性质吗安徽毫州幼儿师范学校(236810)康廷昌目前不少化学教材把物质的毒性,写进物理性质中。如在中师化学(1991年版)第一册中所写磷的物理性质:白磷是一种腊状而质脆的固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二硫化碳里,白磷有剧毒……。在氯气的物理...  相似文献   

11.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苏科版教材先后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案,一是在两个串联的阻值不同的螺旋状电阻丝中间插一个火柴头,通过观察哪个火柴头先被点燃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但这个实验设计有不足之处,就是火柴头插在电阻丝中间只能吸收相邻几圈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而不能吸收全部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如果用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来进行实验,就会发现两个火柴头几乎同时被点燃,因而无法得到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高二化学教材的第六页,设计了红磷转化为白磷的实验如图: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中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由于该实验使用钟罩,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没有钟罩,加之操作较难,现象不很明显,对此笔者作了如下改进:1.仪器和药品注射器(20mL或50mL均可,本文用50mL为例作叙述)一支,堵头(眼药水瓶的瓶盖)~个,白磷(约火柴头大小),热水(60℃左右)一瓶。2.实验方法先将注射器中的活塞抽出,将白磷放入针筒内,然后把活塞推人至50mL刻度处,用堵头把针筒的出口处堵住,把热水淋在针筒放有白磷的地方,片刻可看到白磷在针简内燃烧,产生了浓厚的白烟。随着白磷的燃烧,放出的…  相似文献   

14.
一小小的火柴,演绎了人类使用火的历史。火柴的故事展现了火柴划过的历史印痕,例如:19世纪“洋火”倾销中国的年代和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的崛起,琳琅满目的中外火柴大家族,色彩缤纷的火花世界,中外名人与火柴,文学作品中火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热学教学中,有一个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经典演示实验——在厚玻璃筒的底部放入乙醚棉球或硝化棉,然后用活塞迅速压缩空气,导致空气升温而将乙醚棉球或硝化棉点燃。可是用乙醚棉球或销化棉所做的实验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成功率不高,不易点燃;二是乙醚这种化学试剂在一些学校不易找到,如用硝化棉制作则很麻烦。为解决这问题,我们找到了既演示效果好,又取材方便的其它物品来代替乙醚棉球或硝化棉作易燃物,这些物品包括:硫、硫化氢、烟墨、重油、火柴头、汽油、煤油、乙醛、纸、烟草、干草、乒乓球、二硫化碳、白磷的二硫化碳饱和溶液、白磷等,凡是液体的就做成液体棉球,凡是固体的就做成碎片或碎粒。经过反复几十次做实验,结果表明:用火柴头、白磷的二硫化碳饱和溶液棉球、白磷等三种物品作实验用易燃物效果较理想。三种物品所做的实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述及有关火柴方面的知识,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上给出了安全火柴的配方,火柴头药料有:氯酸钾、硫化锑、胶等;火柴盒侧面涂料有:红磷、硫化锑、玻璃粉、胶液.不言而喻,擦火柴时,必须使火柴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放出足够的热量,将产物和柴杆加热,使温度达到木柴着火点以上才能点燃.今作简单的推算来说明这个问题.查有关文献知,木柴的热容为1.75J·g-1·K-1、密度为0.5g·cm-3,木柴的着火点约在300℃,其它数据参见下表Sb2S3KClO3Sb2O5KClSO2ρ(g·cm-3)…  相似文献   

17.
1831年法国的查理·索利亚发明了用白磷制成的火柴,有毒;1844年,瑞典的帕施教授制成了用黄磷做的火柴,有剧毒,而且容易引起自燃;1852年,瑞典的约汉·伦浓斯特论姆改进了当时的火柴,用赤磷代替黄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安徒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是在1848年,安全火柴还没出现呢!  相似文献   

18.
1对“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中“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贵刊98年第8期刊载了“火柴为何熄灭”一文,笔者看后,深受启发,但也禁不住要问:水平放置时,不也有水蒸汽随火焰上升吗,为什么平放时火柴不熄灭?另外,笔者也做了一个实验,将火柴小心烘干点燃后向上竖起,结果火柴仍然慢慢熄灭.因此,笔者不同意林老师的水蒸汽使竖起的火柴熄灭的说法,至少水蒸汽不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竖起的火柴之所以熄灭是因为火焰在火柴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柴平放时,火焰的外焰对旁边未燃部分起预热作用(如图1)外焰温度很高,虽然燃烧产生的空气流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但这不足以使未燃部分降到着火点…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中,用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使火柴燃烧的方法,来演示气体内能的变化。做该实验时要用很大的力向下压活塞,不易操作,火柴燃烧时也容易发生爆炸,实验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个电子温度计,测量被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显示气体内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