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习题简编》因刊物篇幅所限,其内容远远不能覆盖《经济法学》课程的范围,考试应以《经济法学复习提要》为依据。本《习题简编》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练习和自测的方式,以便检查学习和复习的效果。1 名词解释题 1)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主体 3)租赁经营 4)乡镇企业法 5)私营企业法 6)合伙企业法 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8)合营企业注册资本 9)外资企业 10)股份有限公司 11)公司法 12)企业破产法 13)固定资产投资法 14)财政法 15)预算法 16)税收 17)税收征收管理法 18)商业银行 19)外汇管理法 20)票据法 21)证券交易所 22)价格体系 23)会计监督 24)审计关系 25)自然资源法 26)环境保护法 27)合同法 28)合同 29)缔约过失责任 30)买卖合同 31)融资租赁合同 32)承揽合同 33)技术合同 34)反不正当竟争法 35)商业秘密 36)产品质量法 37)产品假疵担保责任 38)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3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0)土地使用权出让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经济法的本质与企业经营哲学的对比中说明社会责任是它们最终的共同宗旨,最后阐明法尤其是经济法应与企业经营在互动中求发 展,即经济法应在企业经营中、经济实践中完善自己,企业经营应规范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本章要求掌握的各词: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中国经济法、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要求掌握的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政企职能分开、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下,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经济法的法律性质。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的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 本章要求掌握的名词: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中国经济法、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 要求掌握的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政企职能分开、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下,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经济法的法律性质。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合同"一词人们不再陌生。仅从可统计的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目前,全国每年订立合同的数量都在四十亿份以上,至于日常发生的口头合同数量更是数不胜数。实际L,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工作在由各种合同构成的社会网络之中。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与所有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柴振国教授等撰写的《合同法研究》一书,日前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SO余万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之后较早系统研究合同法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经济合同依其固有特性集中体现了经济法的公私相映,纵横统一之要义,本意为计划组织性的合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大为缩减,政府或国家也在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从事流转和协作活动。于是名不副实的《经济合同法》被统一于民事《合同法》。同时《合同法》又统一不了业已泛化的各类合同,市场经济下公私因素交织不可分的经济合同仍有其存在余地,经济合同的再定位便成为我国经济法学和经济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全国统一合同法的颁布及施行,将对我国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关系的正常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行将废止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中合同主体、合同内容、违约责任形式等方面内容与新合同法比较,以说明新合同法的规定的合理性、合法性所在。  相似文献   

8.
一、名词解释: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涉外经济关系经济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主体 工业企业法 停止整顿 合并 兼并 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私营企业法 私营企业 企业集团法 公司 公司法 国有独资公司 上市公司 债券 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 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 股票 企业破产法 破产财产 破产债权 计划法 基本建设法预算法 财政 财政法 财政法律关系 税收税法 金融法 金融法律关系 外汇管制 外汇管理法 票据 票据法 票据行为 票据关系 本票支票 汇票 自然资源法 能源法 土地管理法森林法 草原法 矿产资源法 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9.
论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我国颁布的《合同法》结束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法并存的格局,创设了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体例。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主要适用合同法第42、43和58条的规定。本文将从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和构成要件出发,探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及其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0.
课程名称:工商管理班经济法学员:广州市企业干部教师:作者教学时数:20学时各课过程:1.学员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学历、单位、专业等。2.确立教学目的:帮助学员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了解经济法律法规的基本体系;重点掌握若干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实用法规,提高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能力。3.确定专题:经济法学概述、公司法、合同法、经济纠纷的解决。4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和辅助资料。教学体会:一、全面系统与突出三点相结合要在短期时间内,让学员全面掌握经济法产生的历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体系等内容,并不现实,…  相似文献   

11.
经济性是公认的经济法的基本属性,事实上管理性也是经济法的基本属性。该文从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以及宏观调控法、市场管理法、企业管理法对应的是宏观、中观、微观管理经济法等方面论述了经济法的管理属性。  相似文献   

12.
诚信原则系民法吸收道德观念的结果,是自然法的衡平和正义理念在民法制定和实施中的体现。它主要起源和运用于合同法领域。我国新合同法第一次对诚信原则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本文论述了新合同法中由诚信原则所产生的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合同履行时的附随义务、合同终止后的后合同义务及其与合同解释的关系,认为诚信原则必将对新合同法的实施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技工学校和中职教育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关于合同债务转移的规定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实践中,债务转移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相对抽象,法律条文对于债务转移的定义、种类等均没有具体的规定,如果仅仅理解成只要债权人同意就可实现债务转移,容易造成实践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合同自由是现代合同法的精髓和最基本原则,我国的统一合同法确认了合同自由原则。我国“新合同法”的出台有其对合同自由的确认,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合同自由是现代合同法的精髓和最基本原则,我国的统一合同法确认了合同自由原则。 我国“新合同法”的出台及其对合同自由的确认,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对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概论》是经济类专业 (含注册视听生 )的选修课 ,由内蒙古电大统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组织好期末复习 ,并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教研室在委托责任教师编写单元练习题的基础上 ,又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期末考试的一些要求作一说明。一、重点章节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一、二节 ;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中的第二、第五节 ;第四章外资投资企业法 ;第五章公司法 ;第六章合同法 ;第八章工业产权法 ;第十一章金融法 ;第十四章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二、难点章节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中的第二节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中的…  相似文献   

17.
商务谈判的目的是订立一份满足谈判各方利益需求的合法有效的协议或合同。谈判人员法律素养欠缺可能会造成商务谈判工作失败。通过把合同法等相关经济法理论与《商务谈判》课程有机结合,对《商务谈判》课程经济法融入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实践表明,经济法融入式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商务谈判能力和有效合同的订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合同属于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不能混为一谈,应将某些劳务合同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对企业恶意欠薪行为规定的加倍赔偿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将事实劳动关系直接纳入劳动合同法范畴,对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玉江 《考试周刊》2013,(56):27-28
第三方物流合同本质上属于民商事合同,其具有混合合同的特征。《合同法》是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运用《合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合同法》总则和分则、《合同法》和其他法律的适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法从其一产生,围绕着“什么是经济法”,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理论界为此展开了多次讨论。这些讨论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另一部分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通过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来确定经济法的基本性质及其应有的法律。在民法未颁布之前,持“大经济法”的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在《民法通则》颁布之后,由于明确了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调整,因此经济法所调整的范围被限定为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就很明朗了。但是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因为二者调整的管理关系都是纵向的管理关系,而且,行政机关也具有调整经济关系的职能,因此,有关经济法的性质的讨论又主要围绕着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展开。本文拟对此作一个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