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总结511例尿毒症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发现各房室腔扩大发生率:LA:90.2%,LV:74.5%;IVS:62.7%;LVPW:62.7% RV:43.1%;AO:31.4%。心包积液发生率51%,多为少至中等量积波.二尖瓣返流发生率36.3%,均为轻至中度返流;主动脉瓣返流发生率7.8%,均为轻度返流.典型二尖瓣环钙化4例,占7.8%.此外,LA,LVDd、IVS 及 LVPW 总均值超正常高限;LVEF、FS%值偏低。建议应用尿毒症性心脏病术语,肯定超声心动图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al diastolic dysfunction, LVDD)在慢性肾病(chronic heart diease, CKD)患者中患病率高、发生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生存率下降有关.LVDD的主要表现为心肌松弛下降和心室充盈受限,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尿毒症心肌病的基础.CKD患者由于体液环境的复杂性,LVDD病程发展中既有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也有尿毒症毒素、感染、氧化应激等非传统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超声心动图是LVDD的主要无创性检查工具,可通过结构及动力学改变评估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10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构成比及相关疾病随时段的变化趋势,栓塞状况,抗栓治疗情况。方法:入选近10年(1998年~2007年)住院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1380例(合并房颤51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者510例,瓣膜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占32.2%,非瓣膜性心脏病占67.8%。栓塞病例26例(5.0%)。使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480例(94.1%),使用华法林14例(2.7%)。结论:房颤随时段推移,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90.2%的患者有心悸胸闷症状,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87.5%、53.7%、24.4%和14.6%;多数患者在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变亦逐渐恢复.结论: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尽快控制甲亢.  相似文献   

5.
<正>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血压长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故在容观上为二维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提供了可能性。笔者自1988年以来对长期患高血压病者心脏各部位的结构改变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以确诊高血压性心脏病,获得满意结果。现将214便高血压性心脏病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米力农(milrmone)是一种新型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药。我们静脉应用米力农治疗60例难治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心衰),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4~83(平均59.2)岁。慢性肺心病均符合1977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变化及转归。方法对27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多表现为不典型性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及心悸;心电图示持续性缺血ST-T改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心电轴不偏或左偏。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症状、体征相互掩盖,病情复杂,容易误诊和漏诊,所以明确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的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在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应用较广泛 ,但近年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临床也屡见报道。本人就我院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 1996~ 2 0 0 1年内科住院患者中 ,选取 32例。该 32例患者均根据病史、主诉、体检、X线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 ,且不含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心率低于 6 0次 /min ;②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③慢性阻塞性肺病 ;④肝肾功能不全。1.2 病例选择  32例患者中 ,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9.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肺心病住院患者中,心力衰竭所占比例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5%~70%,病死率10%~20%,仅次于肺性脑病,占死亡第2位 。患者常存在高黏血症,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我院近2年来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重症紫癜病例分析,了解其表现及并发症,便于系统诊治。方法:从丹东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118例过敏紫癜中,选取重症22例进行回顾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除具有常见的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改变外,少数重症可以合并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消化道出血、慢性肾炎、尿毒症、心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肺出血等。结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导致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渗出性出血及水肿,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因常并发慢性右心衰竭而倍受重视。这种心力衰竭和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但是,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目前中等职业医学生大多数未能很好地地理解。具体表现之一是,认为可以常规性地应用强心利尿剂治疗本症。为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找到最佳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评价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6例非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43)服用β受体阻滞荆 ACEI 利尿剂,治疗组(n=43)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d),随访1年.结果:合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EF,缩小左室舒张末内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荆能提高非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以下简称甲亢性心脏病),典型者诊断不难。然而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甲亢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而主要以心脏表现为主如心绞痛、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常被误诊为冠心病。我们曾遇到10例酷似冠心病的甲亢性心脏病,由于误诊未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为吸取教训,现将误诊病例报道如下,并做简要分析。 1 以心房纤颤为突出表现误诊为冠心病3例 举例:患者,女,48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近1周加重来珍。患者于46岁时月经不规则,47岁停经。1年来阵发性心悸,每遇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肠出血是指大便潜血持续阳性者,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长期慢性出血,会引起贫血,甚至会引起心脏病,尿毒症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亏虚、气不摄血、气血不足所为,当以健脾养胃、益气摄血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以及对动脉氧分压(PaO2 )及血流变的作用。方法 :2 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成二组 ,治疗前分别测肺动脉压、血气分析、血流变。治疗组服银杏叶片 4 0 0mg 3次 /日 ,对照组服用氨茶碱 0 .2 3次 /日 ,半月后复查上述检查。结果 :服用银杏叶片组肺动脉压、PaO2 、血浆粘度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5。结论 :银杏叶片具有较好的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缺氧及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其可成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对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教育后进行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各个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6.12~1998.12月系统观察了卡托普利应用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现作一简要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6,女24例,年龄60±15岁,病程5a~20a,其中42例心功能Ⅳ级,18例心功能Ⅲ级。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依据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来确定,并排除合并有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它心血管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及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来判断心衰的程度。1.2 研究方法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6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63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40mg,1次/d口服、卡托普利片每次6.25~12.5mg,3次/d口服,7d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卡托普利可提高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胸锁乳突肌肿块的患儿高频超声表现,了解肿块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并对比观察健侧胸锁乳突肌.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的显示胸锁乳突肌内肿块,内有肌肉纹理,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图像与健侧有明显不同.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转归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选择3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检测,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虚证的本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系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经检查确诊。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