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外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激励的心理过程,就是由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班主任工作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生活态度的端正,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激励教育我认为至少包括赏识(赞扬)和批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激发、维持的作用有所不同.为使随班就读学生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避免随班混读,教师必须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一、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学习动力,这是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手段. 1.有效的奖赏 奖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一定的奖赏来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3.
<正>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能够使人在某种内外刺激的影响下处于兴奋状态。激励的心理过程,就是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运用恰当的语言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是由学习的需要引起的,教学同样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运用学习动机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一.学习动机的分类与功能 动机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如本能、需要、内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  相似文献   

5.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趋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所以,英语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不断诱导、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学生不断感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学习动机得到不断激发,非智力因素得到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88):155-156
人的各种行为受动机的影响,而动机是由各种需要产生引起的。本文从人类的第三种劳动形式情绪劳动出发,认为学生的学习属于情绪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的情绪学习及学习动机,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满足学生课堂需要为主要目的,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为教学实践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学习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诸因素中最具动能性的一种,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学习动机指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可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及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8.
动机是行为的动力,会促使人们从没有兴趣而生发出兴趣.并促使人们不怕困难去争取成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将自己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经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学习动机既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内在的驱策和激励。  相似文献   

9.
激励理论与教学目标管理湖北大学黄兆龙激励理论,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的理论。心理学家认为,激励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连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激励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心理学中,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牛秀奎 《文教资料》2011,(28):205-20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转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心过程或心理状态。专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找工作为主,为考试而努力学习的动机,以及为获得老师的表扬而学习的附属动机减弱了;由于学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存在放松、不知所从等心理,产生了学习的懈怠现象。加强学习纪律管理和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充分利用其人格魅力精心组织教学,可有效激发专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激励有引发、维持人们行为动机的作用。激励教学法的本质旨在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尽快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激励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漫谈──第六讲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意义学习动机是指由与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它是激励和推动学生努力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或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原因。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三种功能:动力功能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邹永松 《文教资料》2006,(3):185-186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引…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中的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中学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等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物理  相似文献   

16.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质是调动人的行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与行为的全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未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紧张开始,再由一个事实上的刺激而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由动机引起目标导向与目标行为,进而实现目标。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教师动机心理的激发,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通常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与需要成正比;诱因是指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学习动机是真学出发的地方;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从培植情愫、创设情境、明晰目标、环环扣问、授之以渔等五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以期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何谓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个人引起行为的一种动力,是激励人的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意向活动。学习动机,乃是学生从内部发出来的动力。它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由环境引起的。对物理教学而言,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后者,即通过长期的物理教学与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学好物理的正确动机。这种动机,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具有三种功能作用:一是为学习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作用下,遵循所激发的方向,努力学习,获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成因,是与对体育需求的程度相关,而动机的等级和持续时间又决定教师和学生对课堂练习兴趣,情绪的高低。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所以体育教师要善于调控、激励学生学习兴趣。1问题的提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内部动力驱使下,产生一定的行为动机。这是心理学家和管理学者进行探索的主要课题。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者又是组织管理者,所以有必要对学生学习的动机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便掌握学习动机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调控与激励,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遗憾的是这一…  相似文献   

20.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主体,教师应注重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进教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目标清晰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