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力图矫正劳动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向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倾斜,以维持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商业秘密都归属于用人单位,因此有关商业秘密保护法的重心与劳动合同法恰恰相反,它更倾向于保护用人单位而非劳动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既是利益关系的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在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上,必须平衡好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为追求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就业权的利益平衡乃至“共赢”的格局,实施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尤其是对劳动者离职后竞业禁止合同进行多种规制条件下的谨慎承认,不失为有效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2.
竞业禁止是保护商业秘密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竞业禁止目的是保护特定人员的竞争利益与商业秘密.考量竞业禁止法益,应正确把握竞业禁止协议之性质,区别与认定保密合同与竞业禁止协议之关系,合法合理地发挥竞业禁止协议之功能,既要保护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又要维护企业的合法商业权益,平衡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筑造经济发展和谐环境,维护人才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商业秘密保护需要离职竞业禁止,而离职竞业禁止却导致了各种冲突。本文分析了离职竞业禁止中企业、劳动者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提出了协调的原则和方法——利益均衡和合理限制,以期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竞业禁止协议已成为现代社会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途径。在竞业禁止协议的订立、无效和终止程序中既贯彻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又应始终注意维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平衡。鉴于我国目前法律对竞业禁止协议规制的不全面不系统,导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失衡,本文提出应在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竞业禁止协议作出更加全面的规范,以指导当事人的行为,构建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业育 《考试周刊》2007,(6):127-128
完善对商业秘密民事救济立法的基本理念应是努力在商业秘密的保护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强化这方面的考虑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的我国尤为重要。在此,笔者试通过对维护公众利益的考量来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边界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6.
离职竟业限制能够有效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但是严厉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从法学和经济学角度考察,自由约定离职竞业限制具有充分合理性,但是法律规制必不可少.法律规制的目标是达到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公共利益的多方利益平衡.<劳动合同法>有关离职竞业限制的规定基本达到目的,但补充立法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当今,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除了企业高度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之外,国家还有较周密完备的立法和强有力的司法保护的支持。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必须正视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存在的差距,在现阶段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成熟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经验,建立以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为核心,以民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为补充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在商业秘密侵权归责问题上,坚持同时适用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针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救济制度弱化的现状,增设禁令和商业秘密潜在侵占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商标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基于商标的注册、使用所产生的商标权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从而给司法审判实践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从保护在先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禁止恶意取得原则、反淡化保护原则和利益平衡效益原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善意的、恶意的权利冲突和涉及驰名商标的权利冲突问题予以规治.四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为商标权权利冲突的解决提供规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可以通过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措施来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但由于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过于原则,因此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科学界定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及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0.
论竞业禁止     
翟业虎 《红领巾》2004,(3):86-89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其自身具有合理性、必要性以及限制性等特点.我国的竞业禁止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引进补偿给付制度,以求得对商业秘密权和择业自由权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论商业秘密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和特征是知识产权法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研究相关理论问题,比较商业秘密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差别,对以最佳途径实现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利保护,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促进与国际趋势的接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而有价值的商业财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时至今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商业秘密纳入了刑事立法的保护范畴。我国的刑事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仅仅是初具框架,尚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参照和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秘密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的界定与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已成为当今知识产权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商业秘密的概念、特征、范围及侵权行为进行正确界定,有利于企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律保护能力;对国外商业秘密有关内容的了解,可为我国制定统一商业秘密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理应享有对企业数据的财产权益,学术界对法律如何保护企业数据存在不同看法.现行知识产权法注重保护作品、专利等智力成果,数据立法侧重于保护企业数据背后的资本投入,二者立法目的不一致,难以将数据保护纳入知识产权法体系.赋权模式主张为企业设定数据所有权,却不具备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条款与一般条款...  相似文献   

15.
传统知识保护主要是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或者人权展开,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商业秘密法可以保护持有人免受外来者不当地获取、披露和使用一部分传统知识。利用商业秘密法保护传统知识,可以增进少数民族与外来者(包括人类科学家、生物勘探者)之间的信任,鼓励有价值信息的披露,从而有益于整个社会。一般来说,侵害商业秘密有违反合同义务、违反非合同义务(诚信义务)、不正当获取三种形式。传统知识保护有"防御性保护"和"积极性保护"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之法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 , 使用知识产权法来保护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是金融业的一个重大发展。应选取多视角、多方位的保护格局, 综合利用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多种模式对金融创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7.
SA8000标准认证在给中国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经济上的正反馈效应,树立企业负责任的正面形象、增加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信任度等优势的同时,也会对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扬长避短,实行不全面推行SA8000认证,完善相关劳动法律的执行等对策来加以应对,以期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的劳工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范畴,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既要体现知识产权的公共利益属性,也应体现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我国刑法对知识产权犯罪规定了七个罪名,涉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无论从知识产权的范围考察,还是从其涉及到的权利考察,现有罪名均不能全面覆盖实践中发生的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因此,应在刑法典中增设非法出租侵权复制品罪、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罪、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罪、侵犯植物新品种罪,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罪名体系。  相似文献   

19.
“CR法案”将对我国的打火机企业及相关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CR法案”为代表的所谓的技术标准实际上构成国际贸易中新的贸易保护形式——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具有隐蔽性、多样性、连锁性等特征,已成为当前国际自由贸易的主要障碍。通过对技术壁垒的特征、形式、最新动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对待技术壁垒应该有客观、有效、多维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20.
纺织服装贸易涉及到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商标的正确使用以及商标纠纷的合理解决,直接涉及到商标使用企业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关系到我国对内对外纺织服装贸易的健康发展。加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商标的保护,既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