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件小事》中的两个人物,一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力车夫,一是勇于解剖自己的“我”,这两个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鲁迅笔下的那位普普通通的人力车夫在那个时代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为“上流人”所不齿。作者对他几乎没有什么肖像描写,唯一的一处,便是“我”所见到的“满身灰尘的后影”。他说的话也只有一句,这就是当老女人跌倒以后十分关切的问话:“你怎么啦?”那么他的高尚品质究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是从他的高尚行为中体现的,这就是“我”所经历的一件小事:车夫始而给老妇人让道,老妇人跌倒后他又停步、立住脚,放下车,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我教鲁迅的《一件小事》。当分析车夫和“我”有不同态度时,初二(4)班有一位同学发表意见,认为“车夫真笨”。当场就引起了一场争论,有的同意他的看法,有的提出相反意见,有的犹疑未决,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时,我暂时不表态,而是引导大家多看课文的情节,不论反对或赞成,都要有具体分析。 课堂稍静后,我引导大家看看车夫和“我”的言行。当老妇人突然“横截过来”时,车夫“早有点停步”。当老妇人跌倒后,车夫便也“立住脚”,“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地起  相似文献   

3.
在《一件小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还认为车夫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其根据大概是:车夫是小说正面人笔的形象;这样可以表明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歌颂,来提高小说的思想价值。但从作者当时的思想情况及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矛盾冲突的展开来看,小说的主人翁应是“我”,而不是车夫。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求教于广大教育界同仁。 作者在作品中着力塑造了“我”的形象。“我”谈过?“子曰涛云”,尽管身穿皮袍,以车代步,然而“为生计关系”,又不得不冒着大风,清早出门。这都说明“我”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时,作品也写出了“我”的思想性格的两重性:一方面,“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怀不满,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文治武力”和“吃人”的孔孟之道表现了  相似文献   

4.
《一件小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仅八百余字,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作者通过“我”和“车夫”对一件小事的不同态度和看法的对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批判了知识分子自私自利,表现了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一件小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对其中的“坏脾气”历来讲法较多: 有的认为,“坏脾气”就是“看不起人”。“人”是指劳动人民,理由是小说所写的故事,是“我”由看不起车夫转变为向车夫学习,由此才决心改变“坏脾气”。这似乎有点道理,讲不通的是“我”明明是因耳闻目睹的“国家大事”而增长“坏脾气”的,这怎么能归因到对劳动人民看不起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目标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整合文本,在反复感悟和充满情感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  相似文献   

7.
扛起文学大旗的鲁迅,沿着“五四”新文学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把笔伸向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如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作品,大都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劳动人民形象。既有阿Q那样的雇农,又有像闰土那样的贫农;既有为地主做佣工的祥林嫂,又有自食其力、开小茶馆的华老栓夫妇;还有出卖苦力的人力车夫……这许多不同类型的劳动人民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8.
梁德智 《天中学刊》1998,13(4):47-48
老舍一生为后人留下许多中下层市民的艺术形象,而以城市个体劳动者为主体的城市贫民形象在老舍的小说中占有特别显著的地位。如人力车夫、老巡警、拳师、剃头匠、棚匠、娼妓、艺人等等,而人力车夫又在这中间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本文试从文化心理角应对老舍笔下的人力车夫形象作以分析。“五四”时用的知识分子,由于受“劳动神圣”思想的彩门,他们曾将人力车夫问题和人力车夫形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和担写对象。在诗歌颂拉,有胡适的从力车夫》、沈尹默的认力车夫》、面颇刚的《春雨之切、刘半农的(车毯》等。在小说方面,有鲁迅的卜件小…  相似文献   

9.
于漪课堂 <一件小事>教学片段 师:老妇人倒地,"我"一怕"惹出是非",二怕"误了我的路",考虑问题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而车夫却不同,虽然是老妇人的破棉背心"兜着车把",责任不在车夫,而且明知老妇人摔得不重,但出于善良,出于真诚,出于关心,车夫"扶"起老妇人,"搀着"她的臂膊走向"巡警分驻所",而且是"毫不踌躇".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在他的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样子这个人力车夫的典型形象。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以为最能见出作家艺术功力的,则是对样子与虎妞之间关系的艺术把握。祥子出生在农村,因为“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便不得不“跑到城里来”谋生。他在许许多多凭力气挣饭吃的行业中,选中了拉洋车这一行。在祥子看来,只要有一辆“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再加上自己强壮的身体,“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然而,在那个军阀混战、特务横行的年月里,哪里有劳动人民的生存之路?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样子的奋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最吸引我的是刘姥姥这个人物。我认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塑造了一个下层社会出身的劳动人民,通过下层社会劳动人民的亲闻亲见,将荣国府富贵繁荣、荒淫、溃败的生活和贫苦农民的生活予以对照,加以揭露;把她当作贾府盛衰的目击者和客观见证人。所以说刘姥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车夫     
“您用车吗 ?”等车已久的我转过身 ,一位四五十岁的三轮车夫殷切地望着我 ,似乎焦急地等待我回答 ,而我则被他话中的“您”字惊一下 ,顿时不知所措。车夫用搭在肩上的白毛巾———其实早已被汗水渍得发灰了———擦了脸上和身上的汗 ,又小声说了句 :“您用车吗 ?学生半价。”我一听半价 ,这才正眼看了他的三轮车 ,虽是人力车 ,倒也挺干净的。“天要起雨了。”那车夫指着天上的一块厚云说道 ,我的眼也自然地看着那片黑厚的云 ,心里暗自着急 :现在不走 ,真要下雨 ,那今天就回不到家了。可我的脸上仍旧泰然自若 ,心里又想 ,我要是坐上你的车 ,…  相似文献   

13.
《一件小事》是鲁迅短篇小说中很特别的一篇,它塑造了与“众”不同的车夫和启蒙者——“我”的形象,为了表达对启蒙者的质疑和反省,作者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车夫,表现了正剧的美学风格,反映了鲁迅早期对民众和启蒙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1、这组套曲借用一个普通农民的口,直接对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作了尖刻的嘲讽和有力的抨击。嘻笑怒骂,尖锐泼辣,竟然把皇帝写成无赖,这不仅在元代散曲中没有,在整个古典文学的画廊中,也是极为少见的。这实际上是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在学习本课时,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人民的这种斗争精神和斗争艺术。2、这组套曲在形式上也是别开生而的,有情节,有场景,有人物。尤其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塑造了“我”这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数学中应着重  相似文献   

15.
《一件小事》的创作动机不在于是否宣扬“劳工神圣”,启蒙与被启蒙的呼喊无产阶级革命口号的问题,而在于作者以朴素的感情、平等的态度,表达出了人力车夫在人格和精神方面的伟大。这既是对劳动人民的诚挚真纯的爱的升华,又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自我改造过程当中的坦白、诚恳的态度,以及面对真理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决心,体现了富有时代意义的伟大真理,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感动。  相似文献   

16.
智慧的双手     
我制作的“洋车”模型即人们俗称的人力车,又叫黄包车,是18世界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的。我是在看了电影《骆驼祥子》之后才知道的,它既是50多年前都市的交通工具,又是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说话。由于人们的地位不同、教养不同、气质不同,语言的表达也各有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态度、方式、语调也不尽相同。因此,认真揣摩名家笔下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描写,对于语言的锤炼、性格的刻画、心理的展示,我们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借鉴意义。一、人物语言是人物身份特征的体现人物的身份是由其职业、爱好、地位诸因素形成的。一般来说,人物的语言受身份的制约,显示其身份的特征。鲁迅小说《故乡》中的闰土,在与“我”重逢时神情变化,“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预设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整合文本,在反复的感悟和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教学主线跨越时空整合文本,将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经删改的语句融合对照参读,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点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中,刻画了三个人物:一个是车夫,一个是老女人,一个是“我”。  相似文献   

20.
陈济棠主粤时期广州市人力车夫群体的成因是:鸦片战争之后,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广州市发展迅速。人力车夫来源为大量破产的农民。人力车夫的无奈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他们要遭受严重的剥削,生活无比艰辛。人力车夫这一阶层的存在带动了广州市人力车制造业的发展,但许多人力车夫染有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而且,有些人力车夫也从事一些非法的勾当。面对这种形势,陈济棠主粤时期政府对这一庞大的群体作了一定的整顿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