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妇女报》评为1987年全国好稿的《叶菊华的事业观》(载1987年7月19日《新华日报》)这篇人物通讯,其一大特色就在于作者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了叶菊华的鲜为人知的心灵美。通讯开头就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给人以强烈的对比和  相似文献   

2.
《新闻通讯》开辟《笔谈“新、深、活”》专栏,总结交流新闻写作经验,不仅对提高《新华日报》新闻写作质量有很大好处,对我们业余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下面我就今年三月间,与《新华日报》记者单永华合作采写的一篇人物通讯《一颗种子》,谈点对“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通讯《一颗童心对春天的回报》(见新华日报1990年3月20日一版)见报以后,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响:几天之后,文中的小主人——傅强所在的无锡市崇安区,15000名小学生掀起了向他学习的热潮;新华日报几位女编辑——这些容易动情的妈妈们竟在阅读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3月底,此稿被新华日报评为月度一等奖;4月底,来报社参加学习班的32位通讯员,对55篇挂牌头条新闻稿进行了无计名投票,此稿又以全票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4.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5.
近读几则关爱通讯员的新闻,深感其做法令人欣慰。江苏射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干部顾长清做了40多年新华日报通讯员,退休后仍坚持写稿,新华日报又聘他为特约通讯员。去年他将被采用稿结集成书,书名叫《我和新华日报45年》,新华日报总编辑周正荣为该书写了题为《党报之友》的序。东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我在撰写《新华日报史》过程中,通过访问在新华日报工作过的老同志和搜集的文字材料,对潘梓年的一生经历有了较多的了解。今年是他诞生100周年,在此,我要对他在《新华日报》的一段经历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5日下午,南京新华大厦,九楼会议室。窗外寒气袭人,屋内暖意融融。新华日报首届编辑记者个人作品研讨会——沈峥嵘人物通讯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这是新华日报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培养名记者、名编辑的重要举措之一。来自江苏省记协、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读者代表等就如何创新党报人物通讯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上,新华日报记者沈峥嵘从典型人物报道、普通人物报道和人物写作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从事人物通讯采访写作的经历和体会。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周世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方延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江苏省司法厅教育培训处处长袁诚、新华日报焦点新闻部副主任孙巡、《传媒观察》主编助理赵允芳等,围绕沈峥嵘独立或与人共同执笔的20篇人物通讯发表了真知灼见,从多种视角和多个层面探讨了新时期党报新闻报道在观念和手法上的创新之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周跃敏主持了此次研讨会。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报业集团董事长许洪祥在会后进行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8.
我们《陕柴报》创刊迄今,曾发表了许多人物通讯。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编釆人员和通讯员把笔触伸向身边的先进人物,把焦点对准时代精神这个闪光点,写出了大量质量较高的人物通讯。我自己就曾在编辑之余,釆写了50多篇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我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一篇人物通讯要抓住读者,从写作上得把握好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几个环节。人物通讯,标题是点睛之笔。我们《陕柴报》发表的人物通讯,标题比较有特色,象《且看‘哥儿们’重抖擞》、《划线行当无名草》、《‘大胡子’轶事》、《劳模行列新面孔》、《放飞小天鹅的  相似文献   

9.
初识吴鸿业,是在一位画家的作品研讨会上。当时,他是以主办单位《中国文化报》的代表和评论家的双重身份出现的。只见他身着便装却透出一股军人的气质,尤其是他独到、中肯的发言,给我的印象,他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也许是我身着戎装的缘故,相互间很快就亲近起来。他告诉我,他曾经也是军人。他1968年入伍。之前,曾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大学二、三年级时曾连续在《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上发表通讯,如5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里》等。当时,新闻系的学生能在省报发表长篇通讯,实属凤毛额角,他由此成了“高…  相似文献   

10.
我是《新闻通讯》(原《新华日报通讯》)多年来的忠实读者,长期的阅读,真使我获益非浅。她扶掖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作为一个读者,我要向《新闻通讯》表示衷心的感谢!《新闻通讯》每期64页,每月出版一期,全年定价一元二角  相似文献   

11.
在第四届中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中,我同曾鸣同志合作采写的人物通讯《他走进深山麻风病院》被评为一等奖。记得此文被《湖北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后,我们和文中的主人公都不断接到读者打来的电话及热情洋溢的书信,赞扬湖北省房县麻风病院主治医师皮乐银的高尚医德。  相似文献   

12.
新华日报改版,我奉调从工商处到二版编辑室工作。那是1989年初。到编辑室头一件事就是清理存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仅人物通讯就有数十篇、近百万字。这些人物通讯,绝大多数2000字左右,有新闻性,但往往被冗长的叙述、过多的描写所淹没。如果“排排坐,吃果果”,一天用一篇,需两三个月才能登完,岂不新闻变旧闻,“鲜鱼”变“死鱼”了吗? 怎么办?我思索了一两个星期。后来想起了《人民日报》的“凡人新事”。它一人一事,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很受欢迎,以至后来应读者要求,汇集成册,出书发行。我又想起前几年工商处开辟“四化闯将录”专栏的经验:新闻要写  相似文献   

13.
春节前,我给《新华日报》投去一篇关于放爆竹录音磁带的言论稿子。没过几天,就被该报2月1日头版《细流集》专栏以《放“爆竹录音磁带”及其他》为题刊登了出来。一周之后我又意外地收到新华日报给我寄来的  相似文献   

14.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接见《新华日报》总编辑章汉夫及几位编委时,对《新华日报》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是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就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共产党的军队究竟有哪些的话,那么我就这样告诉他:我们除了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有一支“新华军”……“新华军”的称呼始于此,指的就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全体将士(王明虽然曾短期担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但他并没有真正掌握《新华日报》的领导权),“新…  相似文献   

15.
大约在1938年春,八路军驻渝联络员周怡同志到了重庆,当时除他夫妇外,人手很少。最初一段时间,我常在他那里来往,帮他了解一些地方上的情况。汉口《新华日报》重庆航空版是由《大公报》代印的,每天要等大公报的机器空下来后才能开印,出版时间迟。周怡同志当时就想自己搞一套印刷,他给我谈起此事,也可能已预感到《新华日报》有一天会迁川,这点他没说。一摸底,问题可多了,当时迁川工厂甚多,凡是机器设备都很缺俏,印刷器  相似文献   

16.
地区,都是有点名气的人物。只要报上几天不见他的稿子,便有人问:“小周咋啦?”是啊,满打满算,从事通讯工作不到3年时间,先后就有数百篇新闻作品被《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30多家报刊采用,难怪如此引人关注了。他是怎样迷上新闻工作的呢—— 半路出家“爬格子” 1990年8月。当了8年中学教师的周育伦进了县委宣传部。新的工作岗位,一切是那么新鲜,一切又是那么陌生。 开始,他不知道新闻稿怎么写,一咬牙,就按记叙文的路子,把自己了解到的新人新事写成3篇稿子,寄给了县广播站和《安康日报》,结果全被采用了。从此,他迷上了通讯报道工作,先后订购了《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新闻知识》等专业理论书刊,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报社记者来了,再忙他也要跟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新华日报》派我驻徐州做记者期间,地委书记刘锡庚同志曾多次向我讲述过他在延安《解放日报》当过记者。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我在采访活动中要注意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发现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时,一位相熟的作者因所写的一篇人物通讯而引起争议,他在困扰中跺脚发誓:“以后再也不写人物了”。好心的同事也劝他:“今后要写就写集体,不要写个人。”后来,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一些领导、先进人物在接受采访时,屡屡谦虚:“不要写我,还是写集体吧。”爽直者吐出知心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写了我个人反而对我不利,你要是真心爱护我,就去写别人。”这些现象的背后告诉我一个问题——人物新闻有着特有的社会影响。在我重读了优秀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碌》之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我心中升腾:  相似文献   

19.
在五六十年代,人民日报上经常刊登记者写的通讯,其中不乏精彩之作。像李庄写的一系列朝鲜战地通讯,纪希晨写的旅行通讯《从宝鸡到成都》,田流写的人物通讯《金星奖章获得者——任国栋》,陈勇进写的地方通讯《在白山黑水间》,引人入胜,都曾在读者中产生过轰动效应。当时胡乔木对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很感兴趣,他说“我大部分是要读的。”正因为如此,他在颐园的报纸评读会上,或是在同新闻工作者谈话的时候,经常提到通讯的问题,他说“通讯这种文体不可缺,那种概括性强,鸟瞰式的通讯,  相似文献   

20.
做记者二十多年,作为重要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虽然写了不少,有的还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一个种粮大户的“系统工程”》),有的获得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一对亲兄弟两个状元郎》),近8000字篇幅的《益民之歌》发表后,还被江苏省淮剧团改编成六幕大型淮剧上演。但时过境迂之后,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物通讯么,人物通讯就应该这样采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