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笔者去本市一所规模高中调研,听了4堂高三历史课,四位教师教学的内容同一,即通史框架下的一轮单元复习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用的是同一个学案和课件(主要板块有前置作业、总体结构、课标解读、阶段特征分析、考点梳理、随堂巩固、总结存疑等),尝试的是同一种教学模式,即材料导读式历史新课型,但实践效果大相径庭,同途殊归,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为何大同却产生了大异?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从"求同"到"存异",两人在文化与政治的歧义上扮演了不同的历史角色.他们的"殊归"是个人性情气质的演绎,因此,在国民性批判上就不应该有一个双重标准.换句话说,同样是为走向现代化目标而设的路径,就绝非用一个"重视"或"轻视"民众可以囊括.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去本市一所规模高中调研,听了4堂高三历史课,四位教师教学的内容同一,即通史框架下的一轮单元复习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用的是同一个学案和课件(主要板块有前置作业、总体结构、课标解读、阶段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的化观主要包括他的新民主主义化观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观。新民主主义化观体现在他对化概念的界定和化工作的论述两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讲话中,对化发表了一系列的意见和看法,内容涉及到化的阶级性、化创造、化控制、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体系,构建了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观。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近代社会百年间先进的中国人对民族文化出路问题所作的最科学、最有价值的探索。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科学的文化模式;从现实的角度看,它通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严复介绍过来的进化论思想和近代经济政治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虽没有达到精通西学的权威程度,却也有相当深厚的造诣,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其以一贯的理性与持平的态度进行评价,既肯定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长处,也表明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严复这种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努力,旨在寻求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会通,希望能开创出一套适合现代中国国情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 ,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日出》中的陈白露与《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在从妓女生涯走向死亡这一点上具有共同的悲剧命运;但二者的性格内涵又有质的区别。陈白露屈服、依赖于黑暗势力而自甘堕落,而玛格丽特却始终保持着独立与自由,并最终挣脱金钱的羁绊而追求真挚的爱情。因而,陈白露的悲剧是社会悲剧,玛格丽特则表现为信仰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10.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近现代知识分子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许多文化先驱一样,李大钊的中国文化观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折过程。李大钊以开放、平等的心态,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他以多元互补的视野提出建立融通和创造的新文化,即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第三文明"。李大钊的中国文化观既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又具有现实前瞻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观之称为"观",就在其既以哲学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文化问题,又以文化的视角充实和发展哲学问题,两者互为中介而融合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观,它包括文化存在观、文化实践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存在观认为,"三"是文化形态存在的基本方式,包括生活形态的文化、生产形态的文化、生命形态的文化;文化发展的三维属性,启示我们去把握三个不同等级的规律,即落后民族文化建设规律(个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特殊)、世界文化建设规律(普遍);科学技术的三维方式,包括作为生产力的科学、作为生产关系的科学、作为生产方式的科学。文化实践观认为,"三"是文化实践的基本方式,即教育创造了独特的三维方式,包括作为社会实践的教育、作为经济实践的教育、作为人本实践的教育;文明进步可归纳为三维类型,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理想追求包括三维境界,它以追求和谐、追求创新、追求幸福为最高境界。文化价值观,是指通过对商品内在的价值考察(客体)、对认识选择的价值分析(主体)、对行为规范的价值判断(主客体),从而揭示出人文生活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安洁  陶萃 《考试周刊》2014,(73):19-20
本文以大文化观理论为指导,针对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就英语教材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师学报》2022,(4):118-119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白色文化观,是藏族人民普遍崇尚的文化心态。这种白色文化观的形成是有其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如今它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白色文化观,是藏族人民普遍崇尚的文化心态。这种白色文化观的形成是有其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如今它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和马基雅维里分别都是中国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年代相距久远,但他们俩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二人的思想却走上了两条完全相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不仅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率先垂范,而且着眼于革命事业的总体目标,系统阐发了文化建设问题,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文化观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事实上,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致思理路中的文化旨归,为我们超越传统文化的羁绊,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前置性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文化观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旨归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延展。显而易见,梳理毛泽东有关文化问题的理论建树,透视浸润于其中的致思理路,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毛泽东文化观的精髓,并且有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一门外国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过程。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随着两种语言交流的深入,两种文化也相互交融并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几个持不同文化观的知识分子群体:“全盘西化派”主张抛弃传统,使中国文化脱胎换骨;“中体西用派”试图弘扬东方学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新青年》派”则通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来致力于创造“第三新文明”。他们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开启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囱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这对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青年毛泽东中西融合的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毛泽东十分重视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他受杨昌济思想的影响,主张批判地融合中西化。中西化作为不同民族的历史只淀,各有工短,青年毛泽东能对之加以具体地分析,批判,并融合其优秀万分。这种融合是建立在对国情(包括历史化传统和现实情形两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及研究”基础之上的。他在主编《湘江评论》时,就引进了近代西方资产阶段化来否定封建化,因而促使他更早地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和化观“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