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善清 《江西教育》2005,(11):30-30
当你走进这所农村中学.你首先就被教学楼主体上的几个醒目红色大宇所吸引——“习惯决定命运!”带着新奇之感走进校园.便会为无处不有、丰富深刻的种种标语而驻足,楼梯道、走廊上、教室内、教室门、食堂里、寝室里、教师办公室等.都有迎面而来、直击视野的经典语言出现.让你心灵大为触动。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生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里学到的不如中学”这一现象,我们对中学和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各个方面调查了在校大学生的看法。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从中学进入大学,影响英语教与学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在中学依次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管理,在大学依次是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二)影响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四大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岢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在该阶段应该发挥的作用.最后,作者指出在学习阶段的转换中,有效地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角色的衔接、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的衔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提出了改齿当前大学英语瓣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1.由传输型向指导型转变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第1期刊登了江苏省丹阳高中刘连涛老师的“赴澳听课随感”,谈的是他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一所公立中学考察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个人的一些感受。他在文中写到:在这所学校的课堂里我看到的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他们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个性发展,课堂上学生是“什么都敢问”,“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简直是做游戏一样轻松愉快。……已在该校读了3年书的一个上海学生告诉我,“这儿的课是放羊课”……课后在和校…  相似文献   

4.
方有林 《教书育人》2006,(12):16-19
杨泰山作为所拥有四五十个班级的大型学校的正职校长,已整整8年了。在他的领导下,上海市第一中学与时俱进,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声誉越来越高,获得了莘莘学子的信赖和家长们的青睐。上海市第一中学发展的轨迹,是对杨泰山“办学,强师为要”理念的最好证明。在这8年的时间里,杨泰山和学校的领导班子努力引进优秀师资,并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胆地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吸引教师、留住教师,把学校办出了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杨泰山认为,“待遇留人“和“政策留人”相互配合,才能真正产生信任,留住教师的人、留住教师的心;这也是他理解的高层次的“感情留人”。  相似文献   

5.
田杰 《湖北教育》2007,(6):35-36
学生寝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矫正。郧县第二中学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方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依然较为普遍地沿袭着“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能力发展带来了障碍,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对此,笔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改变这一局面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其中教师的“导”是关键性问题。因为,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苦,而且要求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索、去创作,同时还要冷静的去分析、去修正。在这一系列要求中,教师的“导”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职业教育中文言文教学同其它中学的授课方法一样,大多采用翻译全文或串讲的教法,这已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固定模式。经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起到了“主教”的作用。 为了改变以往的模式,我在…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老师     
我曾是黄秀中学的学生,现在又站在了黄秀中学的讲台上。刘校长既是我的恩师,又是我的领导。10多年来,他在我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情感不变,他总是那样关爱学生。记得有一年,流行性黄疸肝炎在我校爆发。一时间,学校成了医院,寝室成了病房。刘校长每天除了组织人员为师生煎熬中草药外,还与同学们一起吃住,同享苦乐,令一些家长感激动容,声称“这样的老师胜于养育父母”。这件平凡的小事,一直沉淀在我的心底,使我还在学生时代就读懂了“教师”这个词最根本的含义,也成为我后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动力。如今,大病初愈的刘校长…  相似文献   

9.
教材只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的再选择、设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下面是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带领学生“玩”出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感想。  相似文献   

10.
刘君霞 《湖北教育》2011,(11):49-49
男生寝室的玻璃破裂了,当晚就寝的时候我到寝室察看。忽然,一个学生叫道:“这怪风把玻璃弄破了,霞姐姐又要破费了。”全寝室的学生笑了,我也笑了。学生叫我“姐姐”,这不是他们不礼貌,而是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对我的一种亲昵,是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一种结果。如果你正在为师生关系不和谐而纠结,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07,(3):2-2
关于中学导师制的探索,尽管也有着一些不同形式的实践,如长期以来在我国各级各类中学中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应短期的各类比赛需要而产生,对特定的少数学生进行临时性的指导,虽然这与严格意义上的导师制管理不同,但是从广义上讲这种做法与导师制有巧合之效。近年来,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中学导师制的探索具备了现实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941年,冰心以“男士”的笔名发表了散文《我的教师》。在这篇散文中,冰心叙述了她中学时代的老师T女士的一些事情。今天我重读这篇散文,从中悟到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学生眼里,教师的行为是无小事可言的。冰心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99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当教师很辛苦,当英语教师尤为辛苦。”然而,这其中的辛苦,有些是必要和值得的,有些则不然。综观许多英语教学的成败得失,过度帮助现象似乎不引人注目,但已实实在在地成了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羁绊。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朱永新教授一行到万里国际中学,就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万里老师们作了一次愉快的对话。当时有人戏称这是一次成功的“肉与萝卜”的对话,其结果是既使“萝卜(教师)”因受肉味而提升了“自身品位”,也使“肉(专家)”因此发挥了它更大的价值。这个比喻极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官兵 《生物学教学》2003,28(12):19-20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 ,这意味着教师的观念、地位、角色、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1 对教师观念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 ,即教师重视“教会学生” ,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 ,忽视了学生“学会学习” ,生物学教学也只是教师“讲科学” ,学生“听科学”。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因此必须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 ,形成“在研究中学习”的教学观。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活他们…  相似文献   

16.
中学时代是“黄金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斑斓多彩的时代,也是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盛的年龄段。这个时代的音乐课是最能反映学生风采的窗口,所以应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音乐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肩负的担子是如此的重。在这几年的探索中,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新方法的运用中,我有着较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7.
新闻:陪读名正言颗进校园 2006年11月6号,成都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公寓来了两名特殊的“房客”,一位高三女生在父母的陪伴下,跟随班主任来到一间只有一张上下铺钢架床的寝室里,一家三口开始忙碌起来:挂蚊帐、铺床单、整理书籍、打扫卫生,不一会儿寝室就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  相似文献   

18.
在创建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的今天,我们一直在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然而仍然可以见到无人的教室灯火通明,食堂里的饭菜被大盘大盘倒掉,学生寝室里的用水、用电大大超标等现象。显然,我们的说教在这里显得势单力薄。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从上周五开始,杭州文澜中学的学生都在“八卦”一件事:任哥去哪儿了?他们口中的“任哥”,是校长任继长。这位六十多岁的老校长,在教育圈里很出名,因为培养了无数优秀学生;在教育圈外也很出名,因为天天在食堂给学生打饭,是民间被传最广的“打饭校长”。文澜中学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校长打饭分量最足。受“任哥”感染,食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教师义工”。  相似文献   

20.
谈到教师知识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时,传统说法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在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方面,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把这句话当做衡量教师合格与否的“标准”,则未必妥当。首先,衡量学生成绩需要正确的质量观,衡量教师合格与否同样如此。怎样确定“一杯水”或“一桶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有了“一桶水”是否就是合格教师同样要打个问号。其次,倒“水”还有个方法问题。你提一桶水往一只杯子里倒,很可能洒在外边的多,倒入杯中的少,浪费且不说,未必能把杯子倒满。况且,这样做难脱“注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