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需要理解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明确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目标,建构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此外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经费的支持保障体系须是正义的。随着政府加大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投入以及普通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会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班就读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基础教育包括特殊教育探索融合教育的一种创新。2003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0个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验,将这一探索创新推向了新的阶段。本刊始终关注着此项工作的进展。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始于1988年,是全国最早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地区之一。同时,北京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市教委的领导下,持之以恒、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全国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北京市现有随班就读中小学947所,随班就读学生总数4957人,随班就读学生占全市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65%。15年来,他们在随班就读工作上展现了不断创新的精神、真抓务实的作风。他们对随班就读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师资培养,特别是支持保障体系的建构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不断提供着新鲜经验。本期“视点”,我们选编了北京市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构建、资源教室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文章推荐给读者,供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场篇] 北京,从零拒绝到认真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 现场一: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 随班就读与人文关怀 2002年12月18日上午,入冬后北京的第一场雪覆盖着整个京城.在西总布小学,寒冷料峭的空中回荡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歌词唱得不是那么清晰,但却激荡人心;旋律唱得不是那么流畅,但却十分动情.  相似文献   

4.
2002年12月17日至19日,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联合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人人受教育”。强调“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要求“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有特殊教育需要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这些学校应该将他们吸收在能满足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引自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7日—9日,全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苏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特殊教育干部及有关科研人员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天顺副司长作了主报告,就一年多来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江苏、四川、甘肃等省的代表交流了实验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策略,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立足国情,探索融合教育的一种创新。北京市在认真总结2003年延庆县作为国家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全市各区县全面推开了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  相似文献   

8.
《现代特殊教育》2014,(2):18-18
近年来,萧山区将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资源教室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已有20余年的历史.20多年来,随班就读学生社区教育、社会支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教育文化氛围不足、普通学生家长认识偏差、接纳认识程度不够等问题.其实,和谐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社区、社会是一个宣传者、推广者、支持者.因此,充分发挥社会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大众达成共识,营造和谐、接纳且包容残疾儿童的社会环境,对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支持是当代特殊教育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实现随班就读工作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谓支持就是在教育上给予特定的帮助,以增强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从相对学习困难的环境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关系,进而促进其身心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19,(29)
文章探寻株洲随班就读工作经验,围绕核心教育本质层层开展。随班就读在以行动诠释教育本质的过程中:打造教育整体,致力于教育的共通性;推崇教育个性,致力于教育的多元化;回归教育本质,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班就读以教育的共同生长点不断深化普特学生各类别层次的个性发展,力图打开面向所有学生的全面融合通道,链接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于共同修炼中,将教育拉向无功利的价值追求,紧扣生命与爱,保持教育初心,奔向我和你一样的教育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4.
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象征着勃勃生机。营造随班就读绿色环境,就是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残疾儿童的生命发展需要,建立使其享受平等教育权利的保障机制,全方位地为他们创造适合其身心发展的随班就读条件,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行是推进融合教育开展,提升特殊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资源教室的建设尚未取得最理想成效,功能也未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本文从体系建构的视角出发,结合资源教室建设与运行的现实,对布局不平衡、网络不健全、资源不匹配、专业性不足的"四不"现象进行反思,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升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班就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形式,也是当前我国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主要教育安置形式,建设完善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发展融合教育的基本前提。笔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Z市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着资源总量不足、政策体系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融合教育理念得不到充分认可等困境,提出扩大融合教育资源、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畅通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范玉明 《吉林教育》2007,(11):27-28
目前,我校随班就读学生10人,属轻度智力残疾,分布在7所小学4个年级9个教学班。近年来,我校在“特普双赢,共同发展”随班就读办学思想指导下,立足农村学校实际,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方式,积淀办学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在回顾西方融合教育和中国随班就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随班就读的概念及其与西方融合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随班就读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随班就读属于全球范围内的融合教育运动范畴,是西方融合教育的形式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结合,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融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1月下发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简称《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指出,普通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都要根据残疾学生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和特殊需要等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的学习、康复和辅导提供全方位支持。《资源教室建设指南》要求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落实好普通学校特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