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罢张翠玲老师的文章《“一句话”不是“两句话”》(《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l期),笔者看法与张老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读了《小学教学》2013年第4期张广明老师的《我没想到,他却成了……》一文,我仿佛走进了张老师的课堂.分享着张老师“让意想不到的生成拓展下去”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2001年第1期《小学教学研究》载张淑君老师《此处用“liǎ”不妥》一文,认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张益民老师撰写的《写字与书法不能混淆》一,觉得中某些提法不妥。在小学阶段,写字与书法不应该有严格的概念之分、教学之别,写字与书法应求得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指导小学生作文,究竟是先确定中心、还是先选材,《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5期和第9期分别发表李正存老师《先确写中心还是先选材》和张运群老师《还是应该“中心先行”》两篇文章,对此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鸣和探讨。张老师的文章(以下简称“张文”)是主张“主题(即中心)先行”的,事实上这种观点在教学中颇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特级教师张云鹰老师最近撰文《构建以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课堂》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上。在这篇文章中,张老师首先提出构建以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课堂的教学主张,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阅读课:立足文本练习写这样的观点,并且分析了当前小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小学数学界有一位老师,他数十年如一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从“计算教学探索”的研究到独创性地构建了“新思维数学”教学体系,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创造了众多宝贵的财富。他就是著名特级教师——张天孝。张老师不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他还在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进行深入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主编了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主的《现代小学数学》《新数学读本》等教材。2007年8月,由其主编的《新思维小学数学》通过了教育部的立项审查。他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成绩卓著,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张鸿清老师发表在《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第6期上的《质疑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一文后,觉得张老师并未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整体认读音节”这一问题。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现代汉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颜迈著)第82页写道:“在初等教育中,为了避免讲解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2010年第2期刊载了巫新秋老师的文章《没有窦老师般的朗读技艺,怎么办》,拜读之下,感叹巫老师对朗读教学钻研之深,同时也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与巫老师商榷:这里的逗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7、8期刊登了张运群老师的《“风向”一说不合理》一文。在该文中,张运群老师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联系课文内容,指出“风向”一说不合理,即:大火顺风烧得快,逆风烧得慢,但不管风向如何,都不能是大火只烧邱少云而不烧其他战士。(详见原文,在此不再具体阐述)对张老师的观点,我深表赞同。但张老师未能解释上述问题的真正原因。为此,我查阅了大量报刊,终于在1994年第9期《小学教学》(现已更名为《小学青年教师》上,查到四川省李兴彦、秦大培老师专门就此问题撰写的一则资料。读了这一资料,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读张鸿清老师的《质疑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见《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第6期)一文,受益匪浅,同时也觉得张老师在叙述时似乎有点模糊,故就此想与张老师共同商榷。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把音节分为拼读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两大类。这样的分类只是为了教学的方便,只适用小学教学,那么就应该在小学的分类中认识整体认读音节这个问题。张老师认为“yɑn”只读韵母iɑn的音,是整体认读音节。笔者认为,小学汉语拼音中把韵母分为五类:单韵母(ɑ、o、e、i、u、ü)、复韵母(ɑi、ei、ui、ɑo、ou、iu、ie、üe)、卷舌韵母(er)、前鼻韵母(ɑn、en、in、u…  相似文献   

12.
谭曙光 《湖南教育》2009,(11):50-51
《湖南教育》下旬刊2009年第10期“教研在线”栏目刊登了长沙市岳麓区张新春老师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及其提升途径研究》的一组文章,并配有“编者按”.“编者按”将教书比做练功,说内功比招式更显得重要.这是非常正确的.笔者从一线教师岗位走向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对此深有感触,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2年第1期第72~73页发表了张平奎老师的文章,拜读之后,深为张老师的钻研精神所感动。但我们认为张老师文中的部分观点有待商榷,同时,张老师在最后提出的疑问也是能够解决的。现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这类问题的更多探究。  相似文献   

14.
最初关注到“李绍贵”这个名字是1999年,当时我正在编辑《小学自然教学专题研究简报》,为的是整理我们与《小学自然教学》编辑部合作进行的专题研究(如何落实“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原则)所取得的一些收获。在当年第9期《小学自然教学》杂志上,我看到了李老师的文章——《大气压力》实验的改进,吃惊不小,因为在《小学自然教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实属不易,何况他是一名西部山区小县村级小学的兼职自然老师。当时我就认为,这个老师不错,肯动脑筋、勤于总结。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3期,刊登了贾志敏老师的文章《教语文,其实不简单》。拜读完后,多年来置于心底的一点想法又浮上心头,想和贾老师以及广大的小语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课文值得关注,它们都是叙事性文章,都叙述了科学家通过某一个现象或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得到启发,最后有所发明或应用,造福人类的故事。像这样的课文在小学低年级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有《鲁班与橹板》,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人类的“老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有《天火之谜》,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有《夜晚的实验》等,它们既是叙事性文章,又因为在写作内容上的共性,我把它们归类为写实验的叙事性文章。  相似文献   

17.
王慧 《教育文汇》2010,(5):37-37
前段时间,我参加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张珍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张老师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学科资源,创设情境,巧妙导入,一下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上课伊始,张老师出示了北宋诗人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七期登载了傅爱梅老师的《足“腊梅”还是“蜡梅”》的文章,现结合此文,谈点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贾志敏老师是我十分景仰的语文宗师。每次细细欣赏他的课、他的文章、他的讲座,都会如沐春风,如饮甘霖。那种直抵心灵深处的感觉,有舒畅,有钦佩,有感激,更有深深的感动!《小学教学》2008年第3期刊登了贾老师的一篇力作——《我们怎样看课》。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学研究》在1999年第2期刊登了胡杨老师的《〈丑小鸭〉告诉孩子什么》的文章。胡杨老师在文中部分否定了和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中确立的“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教育目标;否定了刘琼、温中元老师确立的“热情歌颂了那些大胆追求美好东西的人们”的思想教育目标;否定了赖小平老师确立的“不怕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