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中英语评判性思维训练中的质疑与由此而带来的争议,是一种开放性、流动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因为质疑、争议的话题是学生在英语阅读评判性思维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迷茫或偏解,有的问题虽然不难解决,但也不乏“奇思异想”,扑朔迷离,形成课堂教学困境。尽管质疑、争议对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被广大英语教师所认识,但也有不少英语教师仍感到这一教学活动的难以驾驭,唯恐对始料未及的种种问题处置欠当,甚至束手无策。质疑和争议的驾驭之难,说到底是信息交流的多向和流动带来的散漫性、随机性所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帮助学生在新旧语言知识之间建立联系。[1]如果教师控制失当,就会扼杀学生质疑、争议的积极性,造成信息渠道流通不畅甚至受阻中断;或者东拉西扯造成信息泛滥,远离了“定向”“定度”的控制要求,使无效信息率提高,有效信息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一、质疑答难,为培养问题意识打好基础质疑答难即指学生质疑问难和教师引导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相似文献   

3.
讨论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讨论,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质疑,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弥补了独立学习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刘瑶 《文教资料》2012,(6):125-126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列举了自己有关对话教学的几点感悟:在理解中对话;在感悟中对话;在质疑中对话;在延伸中对话。  相似文献   

5.
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以及独创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质疑问难、启发想象、求异创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让语文课堂真正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凸显。翻转课堂变单向传输为主动质疑、变被动接受为互动探究、变强调统一为思维多向,让学生在自己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表扬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评价手段,或肯定成绩,树立正面的学习榜样;或挖掘亮点,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一直认为表扬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发展和表达的机会,倡导多向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在小学阶段,做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加强训练,培养学生有感情、有礼貌地说话,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沈娟 《成才之路》2009,(34):79-7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当代复杂和生成的思维方式给予教学过程的新启示。生成教学不是随意的、纯粹自发的课堂行为,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发难,有机地整合课堂上各种不同的信息,引发学生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信息,有的属于正面信息。有促进作用;有的属于负面信息,有阻碍作用;有的属于无关信息,有干扰作用。对这些不同的信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近几年的听课活动中发现 ,不少的课堂教学 ,对“质疑”过程的设计和处理进入了误区 ,很值得我们思考。一、几种误区1.生搬硬套。表现在教师把引发学生“质疑”作为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 ,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材的特点实施教学。结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思考价值。2 .表里不一。表现在教师把学生的提问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 ,贴在课堂教学这本书上。有的教师一方面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质疑”,一方面却没能高度重视学生思维成果 ,仍旧按照备课本里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就形成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有的教师只采用“正中下怀”的…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课堂设问、学生质疑一直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有许多老师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如,有的教师采用一问一答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集中设问,学生逐题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问题讨论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设疑方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设疑教学。但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问题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2.
杨凤琴 《学子》2014,(10):38-38
真正的教育是离不开真诚的倾听。只有细致、专心地倾听彼此的心声,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有效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不会做真诚的倾听者,就很难做优秀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呼唤教师的倾听。一、倾听学生困惑,取舍整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对课文真正进行思考的一种表现。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论是在写法上,还是在内容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难有易,有的切中文章要害,有的也许离题万里。  相似文献   

13.
学者四失     
《礼记·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即“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说做学问的人容易发生四种过失;有的失之贪多,不求甚解;有的失之务少,知识面窄;有的失之图易,不动脑筋;有的失之怕难,不用苦功。这四种学习中的过失,的确是学习的大敌,也是学生的大敌。做教师的,应该善于指导学生克服这四种学习中容易产生的过失,方能称职。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感到物理难教,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是物理涉及多方面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有的学生缺乏恒心和毅力,舍不得下苦功夫;有的教师授课平淡无味,导致学生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结果学生能力未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多向型交流是力求用最少时间,去争取最佳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传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很重要的一环。而多向型交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在教学中的问题一起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交流和切磋,相互启迪相互提高,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和感情的传递,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一、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它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讨  相似文献   

16.
陈向华 《考试周刊》2009,(12):72-73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人为地约束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现象。特别是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问题不够重视或不予解答,有的教师还训斥学生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常听初中教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一教就会,有的甚至不教也会;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无论怎么教都不会,一个班不及格的有一大半.这是真的吗?带着质疑,我对某校初二(2)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有少数几个学生确实属"接受能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其间必然涉及单向型、双向型和多向型的互动方式。单向型是一种单向互动方式,其特征是教师授课,不要求学生立刻做出任何反应。双向型虽然“强调了师生的互动,信息交流也是双向的,教师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但教师仍是互动的核心角色,并且信息仅仅是在师生之间上下流动,而信息在学生之间的平行流动和沟通则无法实现”。多向型则视教学为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生生之间全渠道、平等…  相似文献   

19.
聋校理科物理教材中教师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多向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研究、讨论交流、发现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正一、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把握适时宽松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应创设气氛宽松的学习"质疑场",努力做到"三要":一要允许学生课堂内外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交流关系;二要避免简单的指责和批评,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有疑可问的环境;三要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问或质疑,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并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课堂研讨气氛浓郁。做到了上述三点,学生才敢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