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与毫升,初步建立升与毫升的容积观念。3.培养观察、独立思考和应用几何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量(升、毫升)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容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2.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容积概念的建立,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容积概念的建立。教具装满沙子的长、正方体小盒子、容量单位、1毫升注射器、烧杯。教学过程一、建立联系,探索发现,明确内涵师:同学们,上一节活动课中,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动手制作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盒子,现在,这些小盒子里面都装满了…  相似文献   

3.
叶文军 《广西教育》2014,(13):84-85
《容积与容积单位》一课,学生既要了解"容积"的概念,又要感受"1升与1毫升"的实际意义。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刚学完《体积与体积单位》,只要讲清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再补充两者之间的转化练习,把"提高转化正确率"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就可以了,其实那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设计,不但无法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无法积累基本的活动技能经验,而且也无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无法感受1升与1毫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燕 《师道》2009,(2):21-21
让学生直观感受1毫升有多少,强化认识1毫升的容量观念,是《认识毫升》一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材在此环节的安排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观察量筒里的1毫升水,初步形成1毫升的印象;然后通过滴管滴水的操作实验,让学生观察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从而让学生明白毫升是计量较少液体的单位。由于学校里没有滴管和合适的量筒,“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的操作实验肯定是无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容积概念。2.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与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动  相似文献   

6.
《容积与容积单位》一课,学生既要了解“容秋”的概念,义要感受“1L与1mL”的实际意义。通过教学前测,了解到学生对容器的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理解以及容积的计算不存在问题和困难,但感受单位容积1L与1mL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怎样帮助学生感受单位容积1L与1mL的实际意义呢?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刘永亮  陈晨 《现代教学》2011,(1):144-144
[案例呈现] 引入:认识饮料盒标签上100ml的含义.引出液体体积的含义、液体体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以问题“饮料盒上的100ml是指它能够最多容纳的饮料吗”,引导学生认识容器容积的概念和新测量工具量筒。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含义。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3.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几何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二、了解容积的概念师:同学们,关于容积和容积单位你们在课前了解了哪些知识?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同桌互相说)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已经知道了容积…  相似文献   

9.
容积≠体积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71~172页,编排了一组综合练习题。其中有两个题是这样编写的:“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长、宽、深分别为50米、25米和3米。如果水池中水深1.5米,这个水池中水的容积是多少?”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两道题中出现的两个“容积”都应该是体积。由于容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 ,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先天”与“后天”的不足。“皮之不佳 ,毛将焉良 ?”因此 ,我们除了要进行教法等一系列改革外 ,更重要的是改革它的“本”———教材。例如 ,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 ,教科书中有三个公式 :1升 =1 0 0 0毫升   1升 =1立方分米1毫升 =1立方厘米它们是直接以结论的形式给出的。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教材 :出示 1升的量杯和 1 0 0毫升的量筒各一个。旁边出示问题 :利用右图的工具 ,你能找出升和毫升的关系吗 ?  课堂…  相似文献   

11.
林钦 《福建教育》2007,(2):43-44
[设计片段一]感受升1.教师演示,把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再将水倒进容积是1升的容器中,刚好倒满,说明“1升=1分米…’。2.参照1升水的体积,估一估大瓶橙汁的体积。3.参照1升水的体积和橙汁的体积,估一估红色塑料桶的容积。  相似文献   

12.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在超市里见过桶装食用油吧。你知道这样一桶油的质量是多少吗?也许有的同学张口就来:“5千克”;也许有的同学会去观察包装上的说明,这时你就会发现大部分找不到关于质量的说明,多数是标有“净含量:5升”的字样。我们知道“升”是一个容积单位,在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中介绍了体积(容积)的知识.那么它与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以及对案例《容积与容积单位》课堂教学的具体描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课.堂理应是“动态的教学场”,“场”中洋溢的是需要(动力源)、沟通(均衡器)、互动(加速轮)、参与(催化剂),是由这四大活性因子支撑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的,同时还从理论层面对其价值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教师提着一桶水,带着一个小漏斗、一些大小不一的饮料瓶或矿泉水瓶进入课堂,所带的瓶子中有1升、500毫升、350毫升、170毫升、100毫升的各若干个,瓶子上的标签不要撕掉。上课开始,把瓶子摆在讲台上,教师依次提起几个瓶子,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在黑板上把问题用图画(画大小不等的瓶子)表示出来。①最大的瓶子(1升)1瓶水与第二大的瓶子(500毫升)2瓶水的量有什么关系?先猜再用水量试。②最大的瓶子是否能装第三大的瓶子(350毫升)3瓶水?③第三大的瓶子与第四大的瓶子(170…  相似文献   

16.
任景业老师在他的博客中,转引了云南王发林老师教学“体积和容积”时的一个疑问:“容器的体积包不包括容器的容积?以烧杯为例,容积是指烧杯内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体积是指玻璃所占空间的大小,还是玻璃所占空间及其容积之和呢?”对于王老师的问题,任老师提供了张奠宙先生的观点以及他所了解的一些争论,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比较体积大小的一般方法。2.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3.  相似文献   

18.
蒋文莲 《成才之路》2011,(12):37-37
教学片断: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题目:把720毫升水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1个小杯的容积是1个大杯的1/3,求1个大杯和1个小杯的容积各是多少毫升?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用720×1/3=240(毫升)是大杯的容量,再用240÷3=80(毫升)是小杯的容量。马上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19.
一、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明确本课教学要来“容积和容积单位”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本课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些都为新知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清晰有序有层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组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教材首先从具体的事物中揭示了容积的概念,介绍容积的计算方法,突出了容积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着教学容积单…  相似文献   

20.
一块长方形铁板,长30厘米,宽25厘米,像下图那样从四个角切掉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有多少毫升?(用不同方法解答。)25厘米30厘米这是一道课本习题,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解答的:第一种解法是用厘米作单位,先求出长方体铁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求出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再变换成毫升。(30-5×2)×(25-5×2)×5=1500(立方厘米)=1500(毫升)第二种解法是先把厘米数变换成分米数,求出长方体铁盒的容积是多少升,再变换成毫升。(3-0.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