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羞耻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羞耻感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学生的品德修养,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需要。当前学生羞耻感淡化,有必要进行羞耻感教育,提出培养学生羞耻感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东亚 《文教资料》2006,(27):156-157
羞耻感教育是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着眼点和主要内容。小学生羞耻感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小学生的羞耻感可以通过是非观、自尊心和良好的氛围等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3.
羞耻感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羞耻感是指行为主体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有悖于自己内心赞同的道德、伦理、标准、规范、价值观等时产生的一种带有不光彩、不体面体验的情感.在教育中实施羞耻感教育,就是要通过树立正确导向,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赏识教育,举行各种有益活动,并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根据学生的心理、道德发展水平,进行个性化羞耻感教育,培育学生的移情能力、合作精神、自制自爱、责任心等良好品质,通过教会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妥善管理自己的羞耻感,进而促进个人的成长,最终达到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探讨了当前青少年的触网热及其原因,以及在此情况下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青少年羞耻感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对924名中小学生施测羞耻感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结果:青少年羞耻感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青少年羞耻感各个维度、心理控制源、社交焦虑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羞耻感在心理控制源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中起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羞耻感是心理控制源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
羞耻感是个体违背道德或感到个人无能时,基于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指向自我的痛苦体验。它是是非观形成的基础,是自尊心的表征,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是非观、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心来培养学生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7.
美国青少年品格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新时期品格教育的复归原因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我国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杨秀芳 《文教资料》2008,(24):90-92
青少年网民数量巨大,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不容忽视,文章在认真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基础上,积极探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根源,努力寻求应对措施,着力构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道德资源底蕴厚,内容广,哲理深,造就了无数传统道德哲理大师,培育了许多可歌可泣践行传统美德的民族英雄、道德典范及伟人志士,同时他们的言行也丰富了中华传统道德资源。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要按照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原则,开发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道德教育工作复杂程度高、专一性较强,本文就论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为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确立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要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教育应对措施,建 立检测和辅导两个系统,创造宽松环境;同时要教会青少年自我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确立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要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教育应对措施,建立检测和辅导两个系统,创造宽松环境;同时要教会青少年自我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简述生涯教育的兴起,阐述青少年生涯教育的模式、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最后简要指出青少年生涯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困惑的原因  (一 )社会转型引起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冲突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许多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受到无情的冲击,且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处在品德尚未定型时期的青少年,其价值观念也处于经常动荡变换之中,在他们身上也必然出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   其一,面对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他们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突出表现是:特别关注自我,对人际关系缺乏信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虚伪和极端功利的。因此,他们视学雷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培养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成因不断进行分析,观测,研究,努力探索出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和谐,愉快,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的心态都较为叛逆,好胜心和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这些心态特征使得他们在感恩意识方面较为短缺。受经济发展、应试教育、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据此提出了感恩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将感恩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感恩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青少年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好网络的平台,更好的引导青少年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网络道德教育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普及给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中小学校应及时走出德育管理和实施的误区,科学面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完成,考试经常作弊,受到老师的批评却不以为然;有的同学浪费粮食,逃避劳动,却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甚至有的同学违反学校常规,做了损害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却不感到自责、内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感危机,加之互联网和移动数据终端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的信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易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普世价值等不良思想影响。因此,青少年教育应注重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仍属于粗线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我国优秀文化精髓中寻找力量。慎独教育注重内省、自律,强调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自控力,并以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能自发自觉践行道德标准为教育目标,注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慎独教育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一个全新的视角。慎独教育的成功需要家庭、学校、国家、社会及青少年自身的多方努力,致力于培养具有"慎独观"的新时代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