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一部《三国演义》,写了大小上百次战争,每次战争都写得各具特色,独呈异彩,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三国时期斑斓绚丽的战争风云画卷,再现出各个封建统治集团之间近百年间种种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为什么《三国演义》能够把每次战争都写得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呢?人们曾经就此作过许多探讨、分析。诸如着重写战争的特点,着重写战略战术的运用,着重写人的活动,虚实结合、张弛结合等等,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但人们却很少谈过《三国演义》的战争环境描写。而正是每次战争特定的典型环境的描写,决定和突现了该次战争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左传》和《三国演义》是两部描写战争非常著名的著作,历来人们对他们各自的描写战争的特点分析比较多,但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相对来说很少,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即:(1)通过战争写政治;(2)通过战争与战略;(3)通过战争写矛盾;(4)通过战争写人物。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是第一部名的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对战争的描写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吸收和发展了《左传》描写战争的方法,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决、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注重从宏观和侧面描写来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预示战争的结局;同时对战争中精彩的场面,也不乏细致、生动的描写。特别是在决定魏、蜀、吴三国命运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的描写上,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笔仅就以下三点略微谈谈《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全书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封建社会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地主阶级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由于这种矛盾斗争往往发展成为接连不断的军事冲突,因而以最多的篇幅描写战争和善于描写战争,正是这部古典名著在题材上和艺术上的主要特色。可以说,三国时期的一些著名战例,几乎都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表现。小说的作者不仅以绚烂多彩的笔墨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风云图,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也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描写了自东汉末年到晋初一百多年的战事,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在对战争的描写中,《三国演义》重视渲染战争环境,青睐于智斗的决定性作用,又擅长以战争冲突塑造人物性格;但在对战争的全景性和狂欢式的表现中,《三国演义》陷入了为统治阶级、为利益集团“修史”的片面立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战争暴力给百姓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缺乏反思意识和人道主义关怀,由此淹没了战争的血腥气味和死亡恐怖,而将战争诗化和狂欢化了.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战争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战争描写等方面都受到《孙子兵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小说中“拥刘反曾”的褒贬倾向契合《孙子兵法》以“道”为本的战争道德观,将帅谋臣群像的典型化塑造呼应了《孙子兵法》对将帅人物各方面素养的要求,战争描写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战争谋略观。  相似文献   

7.
说曹操     
说曹操郑庆山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正在上演。它编得好,也演得好。编导者提炼了那些戏剧性强的故事情节,萤屏上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忠实于原著,再现了三国时代的生活,使它取得了成功。《三国演义》写得好,战争写得好,曹操这个人物尤其写得好。但是,罗贯中笔...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是一部战争文学,在全书中描写了大小40多次战役、战斗。对这些战争进行归纳、抽象,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在战争中塑造人物形象等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一、《三国演义》中的文人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汉末,三国群雄纷争的历史小说,书中尽管写了不少错综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而大量解决问题的还是战争,因而战争成了全书的重要内容,占了主要的篇幅。所以,对于《三国演义》,我们可以径直把它看做一部战争小说。它刻画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战将,好不威风。神武如关羽;超勇如吕布、马超、赵云、太史慈;悍将如张飞、典韦、许诸;其他英武、骁勇、粗蛮之徒不可胜数,提起他们的名字,就让人立即想起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小说,大小共计四十多场,场场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能让读者充分领略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深刻感受变幻莫测、星移斗转的战场风云,获得酣畅淋漓的精神愉悦。在纷繁复杂的战局中,作者突出智慧的力量,把握战争的焦点,洞悉战争的变化,显示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说客的分类描写,进一步展示出除了英雄人物和战争描写的又一艺术特色——论辩艺术,使人们不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与探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说”的艺术,从而折射出‘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艺术上最大的特色表现在对战争的出色描写上。它写的战争,有千军万马的大兵团会战;也有个人单枪匹马的搏击;有火攻、水淹;有力敌、智取,可谓是波澜壮阔、异彩纷呈。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战争描写中刻画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既写了战争,又突出了人物性格。小说第五回“温酒斩华雄”一节的描写,即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来看看古典四大名著都是如何对人物进行描写的:《三国演义》写人是在一次次的权谋较量中,《西游记》写人是在一程程的降妖伏魔中,《水浒传》写人是在一场场的江湖争斗中。但此中人物历经的事件,不论是惊心动魄还是荡气回肠,都与现今的岁月静好生活搭不上边。  相似文献   

14.
崇尚智慧与谋略是《三国演义》一以贯之的思想。特别是在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上兵伐谋"的思想。作者描写战争时,重点没有放在战争场面的描写上,而是放在战争双方的谋略使用上。由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遵守原著这一思想,特别是在夷陵之战中,利用影视手法对原著"谋略"主题进行了创新性地阐释与重塑。  相似文献   

15.
截取《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战争片断,探讨作品对战争的描写艺术:采取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既为作品争得了更大的容量,也在战斗环境的描写中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任兴科  苏凤 《现代语文》2007,(10):30-31
从陈寿的《三国志》、民间的三国故事,到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虚构、想象的民间再创作过程。《三国演义》不是为写战争而写战争,而是更着重战争氛围的渲染、战争过程的表现,用小说的细腻和深刻,以戏剧的夸张和幽默,对战争场景、战略谋略、战争氛围、敌友变化以及战争人物进行了戏剧化的再现,从而达到了让读者对战争题材多元感悟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7.
编首语     
无论是写好一个人,还是写好一件事,都离不开记叙与描写两兄弟。但我们写作文时常常忙于叙述,顾不得加上些必要的描写,因而这写出来的文章瘦枯干,如同鱼干、笋干一般。加上一点描写,把鱼干、笋干泡开来,无论吃起来还是读起来,效果都是大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解]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第三十八回内容改编而成的.课文以"拜访诸葛亮"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之事.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写得简略,第三次拜访作者对刘备的言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将刘备那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相似文献   

19.
《失街亭》     
教学目的1.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地位及其价值。2.欣赏《失街亭》中的战争描写技巧。3.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形象。4.熟悉本课的语言特点,积累词汇,增强语感。教学重难点1.复杂的战争描写分析。2.人物性格展示的技巧。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欣赏———比较———研读”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关失街亭部分,然后阅读课文,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研读课文,进入文学欣赏境界,锻炼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背景敷设法(师生交流背景知识)、资料引…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中国军事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要体现,它的战争描写在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二者之间有深厚的结缘关系。探讨《三国演义》对《孙子兵法》思想的运用,对理解《三国演义》的丰富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