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实验器材:烧瓶、有喷嘴的玻璃管或细口径玻璃管、带孔橡胶塞、水槽、热水、红水。 实验步骤:1.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2.将玻璃管吸满水(红色更好)后,用食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到固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缩小的性质。 原理:利用小灯泡、电池和开关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在开关处换上加工好的起辉器,当给起辉器内弯铜片加热时,铜片体积就膨胀,与另一端细铜棍接触,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当铜片冷却后,铜片恢复原状,电路断开,小灯泡就熄灭。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二 )》。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引导学生利用平底烧瓶与带玻璃管的胶塞来做实验。以前的设计方案是将带胶塞的玻璃管上端蘸一下水 ,插入烧瓶口 ,拧紧胶塞 ,玻璃管内就有一小段液柱。把烧瓶放入热水中 ,使内部空气受热 ,慢慢地就会发现小液柱往上升。把烧瓶放入凉水中 ,使其内部空气受冷 ,发现小液柱会往下降 ,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利用水滴充当密封材料 ,并通过小液柱上升、下降 ,来判断空气的体积是否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是这一实…  相似文献   

4.
一、气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可通过易拉罐饮料筒的鼓、瘪现象,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本实验装置是利用废易拉罐饮料筒加工自制的。在常温下稍被压瘪的密封饮料筒内,装有空气,当把饮料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筒内空气被烧热,体积膨胀,筒壁被压瘪的部位被膨胀的空气顶起来,使饮料筒恢复圆筒状。当把胀圆的饮料筒放入冷水中时,筒内空气受冷收缩,筒内压力变小,在筒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筒壁又被向内压瘪。  相似文献   

5.
从原理上说,空气密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是用天平称出某一容器在充有空气和抽掉空气后的质量差,除以被抽出空气的体积,所得的商,即为空气的密度。 另一种方法则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在一只绑住的塑料袋内,将发酵用的苏打粉跟食用醋混合起来,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测定这塑料袋在充有二氧化碳气体后所受的浮力,且在已知这塑料袋的体积的情况下,就可计算出空气的密度。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6.
初三物理课演示液体对流时,是用高锰酸钾放入装有冷水的烧瓶中加热演示,由于可见度小,课堂上学生看不清对流现象,只能看到冷水渐渐变红,造成对流与溶解概念混淆不清。笔者根据液体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旁边未受热密度较大的液体流过来填补,流到受热处又上升形成循环流动这一对流现象,用废塑料瓶制成液体对流演示器。这个液体对流演示器具有操作方便,物理效果明显,可见度大等优点,经演示证明,对学生有一定的说服力。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制作这种液体对流演示器,以丰富课外生活。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年级自然教学实验课水的蒸发和沸腾教案教学设计蒋隆楣(湖南省娄底市仪电站)刘婕(湖南省煤炭一处子弟校)主讲刘婕十六、水的蒸发和沸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和沸腾是液体受热,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学习用图解表示这一变化规律。2.指...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循环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结论: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师资不足、工作量过大的现状,"循环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显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建立小组管理公约,制订循环式小组管理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调动班级管理激情,做到小事组内管、大事班内讨论的民主开放式的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氨溶于水实验的失败原因及及补救方法江西省新干中学周之云氨极易溶解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氨。高一化学课本上安排了两个氨溶于水的实验,装置如图1和2所示。图2图1是氨溶解于水的演示实验──喷泉实验,图2是氨溶解于水的学生实验。虽然氨极...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做扩散和对流实验,按课文所介绍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做,效果不佳,操作麻烦,花时太多。因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大,致使硫酸铜或高锰酸钾自进入水面直至下沉到瓶底的全过程中会不断地溶解扩散,从而出现了与对流规律相矛盾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异向思维,对对流现象产生了误解。现利用高锰酸钾对“对流”现象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2.
谈谈氯水在化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2溶于水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常温下溶解度不大,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Cl2。二是溶解的速度并不快。  相似文献   

13.
谈用天平“称”面积、体积和密度河南省平顶山师范(467000)杨兆民不借助于其它测量工具,只用天平能够准确地测出物体的面积、体积和密度吗?其答案是肯定的。一、“称”面积求平面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经常遇到的。如,在一张标有绘制比例的地图上,由于地...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循环式燃油喷射系统压力波形的特征,通过对波形的分段符号化处理来实现压力波形的提取与描述,并在不同的波形段内定义不同形式的波形结构基元,以便更有效地描述各波形段的结构特征.同时,详细介绍了各波形特征的识别算法和波形符号化处理过程,以便自动获取循环式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压力波形的故障特征,用于船用柴油机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5.
自新近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以来,许多内流盆地转换成了外流盆地。内流湖水突然外泄,给下游流域带来大量的水。外源流水的注入重塑流域地貌并影响流域内河流的演化。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对外源流水对隆升河流地貌的重塑过程进行数值实验分析。主要结论为:外源流水注入后,下游主河道被深切。支流受侵蚀基准点下降的影响开始加速下切,整体流域的高程逐渐降低。当外源流水流量较大时,下游流域会袭夺相邻流域。河流下切系数控制流域开始袭夺的时间。河流下切系数和外源流水流量控制流域袭夺速度。流域重塑后的平均高程依赖于地表隆升速率、河流下切系数和外源流水流量。外源流水引起的流域袭夺过程可用于解释晋陕黄河与汾河流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压密闭腔体内水膜的加热蒸发现象,利用斐克扩散定律构建一维蒸发模型。基于饱和水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发展一种确定扩散边界层厚度的方法。搭建水膜低压加热蒸发的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压力条件下水膜的蒸发质量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比蒸发质量和温度变化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二者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低压加热条件下的水膜蒸发特性。基于当前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真空压力、加热热流密度和蒸发容积对水膜蒸发速率、蒸发质量和蒸汽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越低、加热热流密度越高和蒸发容积越大,水膜的蒸发速率越大,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04年第12期刊载的由福建莆田第四中学的林飞老师撰写的《液体密度、力两用测量仪》一文中所介绍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弹簧秤适用功能的一种科学的拓展。然而,弹簧秤的功能,还不只是文中所介绍的两种。两年前,本人就曾将一只只能测力的弹簧秤,稍加改进制成了兼具测液体密度、测力、测固体体积三项功能的“多用秤”。现将该作品介绍如下,重点介绍用其测液体密度与测固体体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由于镜场辐射投射到吸热器受热面上同一目标点(即单点聚焦),造成塔式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受热面热负荷呈现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现象,导致系统工质流量分配特性恶化。搭建用于模拟蒸发受热面水动力特性的试验装置,利用低电压大电流变压器加热,得到各管流量分配及壁温分布规律。从试验角度弥补了腔式吸热器受热面的水动力特性研究的空白,有利于实现腔式吸热器向大容量、高效率、规模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1教具装置图(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 将自制的简易天平密封在玻璃罐头瓶中,通过增大或者减小瓶中气体的密度,来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气体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电解水的实验通常采用霍夫曼水电解器,但其体积大,电解时间长,且价格贵。因此,在工作中我制作了一些简易的水电解装置。现提供其中两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