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 《考试周刊》2012,(59):20-21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小说,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都表现出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本文分析了其主要人物希思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报复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勃朗特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天才,其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唯一一部没有被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作品部分地继承了描写恐怖、暴力和神怪的哥特小说的传统,然而却远远地超出了哥特小说,特别是主人公希思克厉夫那奔腾呼啸的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以及残酷无情的报复手段更深深吸引着读者,他也成为了英国小说史上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呼啸山庄》是其著名作品之一。小说充满了怪异强烈的情感,这与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和身世有关。小说展示了希斯克厉夫的人生经历及情感归属。本文旨在说明希斯克厉夫由于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性格。希斯克厉夫性格中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是小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这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希思克厉夫的爱恨情仇.遭受虐待失去爱人的希思克厉夫对周围的人实施一系列疯狂报复,在报复过程中,希思克厉夫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人性被严重扭曲,其复仇行为最后也被证明毫无意义.随着希思克厉夫之死和新一代人哈里顿爱情生活的出现,被扭曲的人性亦得以复归.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一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那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无时不在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论文以雅克·拉康的原乐伦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僭越理论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6.
采取与传统相异的方法,从夏洛克凭个人手段来反抗民族歧视与宗教迫害这一视角,以夏洛克所遭受的歧视和屈辱为基点,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悲剧性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描写粗野、狂暴、凶猛、神秘的希斯克厉夫与骄傲、刁蛮、任性、倔强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惨爱情的经典小说。希斯克厉夫在失去了情人之后,采取了疯狂的复仇计划。艾米莉·勃朗特描绘了希斯克厉夫在每个阶段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8.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经典,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同样,作为一部文学经典之作,《圣经》中也记载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参孙是《圣经.旧约》中一个鲜明的悲剧形象,将其置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性格理论视域下进行解读,通过系统分析,回顾他坎坷而辉煌的一生,感受他悲剧人生独具的人格魅力,从而深化读者对参孙艺术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张永智 《学语文》2002,(3):54-54
秦可卿生长在一个“寒儒、薄宦”的家庭中,她没有公府千金小姐的高贵身份,没有一般人应享有的母爱,这是她喜欢思虑、性格内向的生活基础;清寒的书香门第,拮据的经济条件,长期跟养父的生活和秦邦业的宦海生涯,是她具有一定教养、见识和深通人情世故的客观条件。但这些并不具备与贾府结(?),她没有薛宝钗那样的贵族势力,没有夏金桂家的雄厚资财,也不是孙绍祖那样的官场新贵,她之所以能登上宁国公长重孙媳妇的宝座,是因为她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  相似文献   

10.
张明 《现代语文》2006,(4):37-38
《史记》中有一类人物,他们英勇盖世,曾经威振天下,显赫一时,但却因为自身的某些错误,或性格上的缺点,而遭遇悲惨的结局。这类悲剧人物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西楚霸王项羽了。  相似文献   

11.
12.
千百年来,以花木兰为代表的一类巾帼英雄历来被人们奉为古代女性的经典形象。在对《木兰诗》的传统解读中,花木兰始终被定义为忠孝两全、深明大义的女中豪杰。本文将根据这首诗歌的具体内容,以魏晋南北朝社会为阐释背景,并结合当时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状况,对主人公进行全新的剖析与解读。文章挖掘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残酷社会现实.对封建纲常伦理对古代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加以探讨,并举例论证了花木兰英雄形象背后的悲剧性所在,由此得出《木兰诗》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赞歌,花木兰也不是简单抽象的巾帼英雄,而是男尊女卑社会下的政治牺牲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作试图从悲剧的角度,通过对悲剧性格的特点,悲剧性格的指向和悲剧结局的分析来把握巴金的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杨丽荣 《文教资料》2009,(25):38-39
本文立足于哥特小说传统,研究<呼啸山庄>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中的哥特因素,探究艾米莉·勃朗特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巧妙借鉴和独特创新.  相似文献   

15.
章琴 《考试周刊》2013,(71):19-19
文章从《伤逝》中子君形象入手,从爱情中寻找“悲剧美”,从性格中分析“悲剧美”.从作品中总结“悲剧美”。子君形象,为鲁迅关于“悲剧”的定义作了形象的注释。在表现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的同时,描写比死亡更厉害的人物心灵的受残害。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旧制度吃人的本质,深刻表现了子君被摧残、被吞噬、被毁灭的过程。使子君形象呈现出了强烈浓重的悲剧美感色彩。  相似文献   

16.
蜿蜒推进的悲剧情节、荒诞扭曲的悲剧性格、底层挣扎的悲剧形象是北村小说的总体悲剧美学风格,该风格完全契合亚里土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六要素里的情节、性格、形象三要素的论述。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念为视点看北村小说的悲剧精神,既深化了对北村小说悲剧性风格的研读,也阐释了亚氏悲剧理论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7.
18.
英国小说家勃朗特三姐妹以各自的优秀作品征服了各国读。她们的年龄、作品数量、写作技巧并非她们成功的根本原因。她们成功的秘诀至今被人们探究。她们的社会地理环境、家庭背景、各自的婚恋、独特性格等因素是她们学成就的自然和必然要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探春的才智与社会的矛盾的角度探究探春悲剧成因。通过探春性格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文学史上的独特性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其美学内涵。对探春对生母的态度问题做了较深入地剖析。对探春悲剧性格的理解。从多角度着手,力求做到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对悲剧的美感特征作了这样的说明:“当痛苦在具体化为艺术象征的同时,也就被作家的创造性想像所克服和转变了。它通过艺术的‘距离化’而得到升华。痛苦的征服像丑的征服一样,都代表着艺术的最大胜利,它必然在我们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