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疑展评"有为课堂完全秉承有为教育的理念,旨在使学生具备"愿为"之心、"能为"之技、"可为"之法,成为有担当(社会责任感)、有为知(实践能力)、有变化(创新精神)的有为学子。本文从八大艺术入手,阐述教师如何在"疑展评"有为课堂中修炼和提升教学艺术,从而实现自我成就,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门实验中学借鉴国内外的教改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疑展评"有为课堂教学探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根据政治科组近年来的实践,从操作流程、教学类型、学习方法等方面探讨"疑展评"有为课堂教学下思想品德学科的活动课教学。  相似文献   

3.
李云 《生活教育》2015,(2):55-56
本文主要探讨"疑展评"有为课堂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预习生"疑"、以"展"促思、以"评"促学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数学课堂中的导入方法着手,结合"疑展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切题导入、植入学法、开放问题,拓展导入、"设疑"导入,启发碰撞、错题导入,展示纠错、检测预习,评价导入等方式,为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奠定基础,并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疑展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旁批式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旁批式阅读的提出、实施方法和过程、实施效果、不足及困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疑"指向智慧,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趣"指向愉悦,拥有趣意永远是感到快乐的。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疑",又要关注"趣",让"疑趣"立体交融,相得益彰。下面,笔者结合"毫米和分米"一课的教学,阐述构建"疑趣"课堂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构建"疑趣"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能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一、让学生在"疑趣"中产生学习需求"疑趣"课堂关注学生的生疑,强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  相似文献   

7.
"五段式"课堂结构(又称"五段式"教学法),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通常包括课前导入、新课学习、讨论质疑、练习指导和展评小结五个教学环节.这种课堂结构(或教学法),不摆花架子,不标新立异,它朴实、大方、有效性强、应用范围广,深受老师们宠爱和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举办,是一项专题性教研活动,今年已经是第13届,今年参赛的书法教师的课堂亦各具风采。本届"杏坛杯"展评主题为"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近年来,"杏坛杯"展评顺应新课改的精神,一直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从教学与课程的角度追寻教育的本质,阐述着课堂教学的价值、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五疑导学"的校本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该模式来构建生态课堂,通过学案导疑、自主质疑、互动排疑、精讲释疑和练习馈疑五个教学环节,精准把握学生学情,创设恰当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五疑导学"是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应然之道。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学习河南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基础上,我县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提炼并归纳出符合我县实际的五元教学模式,即"疑、探、展、评、用"五元素。通过近二年的推广实践,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支持;但在运行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于此,本人想通过自己及其他同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学经验,对于"疑探展评用"这五个元素如何更好地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疑""疑"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学生能不能  相似文献   

11.
"展评学习法"始终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因此,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展评学习法"中的教师,一方面,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思考探索的帮助者,通过设计、引发、维持、调控等行为,帮助"主角"更好地完成角色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学习者,是课堂学习共同体成员之一,需要不断加强学科素养,向学生学习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陈玉宇 《考试周刊》2014,(91):39-39
疑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根源。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导学生设疑,鼓励他们设疑,并通过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善于设疑。培养学生层次性设疑思维,使学生疑出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我认为最有成效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学本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的课堂.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运用学习单,从"以疑引疑","以查引疑","以生引疑"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本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言简意赅地讲明了质疑问难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师可及时弄清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修正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效的劳动。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释疑的指导,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变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20,(3):F0002-F0002
吴景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先后荣获全国"地球小博士"优秀辅导奖、枣庄市地理优质课一等奖、滕州市教学能手称号等。成功执教山东省地理德育课例展评活动的公开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凭着对地理教学的热情与执着,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长期致力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效性研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教学成绩优异。长期坚持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指导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力争每一节课都是最有效的课堂。挖掘多种地理资源,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学习地理兴趣、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课堂是指学习资源、教学方式与主体(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实现动态融合、相生相长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课堂上,师生生态地(和谐平衡)从事各种教与学的活动。笔者认为,生态课堂中,教师既要"有为",更要"无为",应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提高能力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引导者。"有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常言道"功夫在诗外"。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尤其是面对新课标下"一标多本"的历史教材,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为质疑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起点.笔者尝试采用"教师设疑——学生探疑——学生解疑——学生质疑——师生释疑"的教学. 下面就这种课堂的几个教学环节作一介绍. 1教师设疑——教师设置课堂问题 "设疑"是教师根据所授内容和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以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备课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实践有诸多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改变偏科的教育观念;搭建平台,通过进修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加大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指导和相关教法的指导;开展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展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石;对教师来说,课堂上不仅要"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课堂提问。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问题世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  相似文献   

20.
正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一、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